有爱,有技术,有你^_^)y
╱人◕‿‿◕人╲订下契约(注册新用户)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查看: 1465|回复: 1
收起左侧

[原创] 【哲学入门】《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25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14

好友

4398

积分

序章

积分
4398
发表于 2014-1-13 01: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人╲定下契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人◕‿‿◕人╲订下契约(注册新用户)

x
1~10 https://www.gn00.com/t-111176-1-4.html
11~15 https://www.gn0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8421
16~19 https://www.gn00.com/t-226038-1-4.html

苏菲的世界 笔记二十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原意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十七世纪被称为巴洛克时期正是因为其对照鲜明的艺术形式,以及在种种矛盾对比中呈现的张力。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相对平实和谐。十七世纪是浮华的、是矫饰的、是夸张的,许多人延续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乐观,而繁复的锦缎包裹的是骷髅深陷的眼窝,也有人意识到美好的易逝与世事的无常。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一面是纵情的自我表达,一面是退隐的避世苦修。当时有两句流行的拉丁谚语,一句是carpediem,把握今天,另一句则是memento mori,不要忘记你将会死亡。
    巴洛克时期充满了政治的冲突。基督新教与天主教间的矛盾,以及政权的争夺引发了当时最惨烈的“三十年战争”,一六一八年到一64八年的一连串战役卷入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德国深受其害,法国通过战争逐渐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当时阶级差距巨大,路易十四下令修建凡尔赛宫,而法国市民过着贫困的生活——财富建立在权力之上。巴洛克时期的建筑在屋角和缝隙上有许多细节装饰,与之对应的,政治充斥着阴谋和暗杀。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于一七九二年在一座歌剧院的化妆舞会中遇刺。瑞典的巴洛克时期随着他的遇刺而结束。和百年前路易十四的统治相似,古斯塔夫时代的政治开始过渡到“开明专制”。古斯塔夫三世爱慕虚荣,崇尚所有法国仪式和礼节,喜爱戏剧并因此而死。
    巴洛克时期的戏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生活的象征——“人生如戏”。巴洛克时期诞生了现代戏剧,包括各种布景和舞台机关。演员在舞台上创造一种假象, 来显示戏剧这假象本身,以此作为整个人生的缩影。它所呈现的,可以是骄纵者的失败,也可以是人类的软弱。莎士比亚横跨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在一六〇〇年写成了他最伟大的几出剧作。莎士比亚的剧本里多处提到人生如戏:

    世界是一座舞台,
    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演员:
    有上场的时候,也有下场的时候;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扮演着好几种角色。
    ——《皆大欢喜》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高谈阔步的可怜演员,无声无息地悄然退下;
    这只是一个傻子说的故事,说得慷慨激扬,
    却无意义。
    ——《麦克白》

    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the question.莎士比亚最著名的这句台词来自《哈姆雷特》,他时常想到生命的短暂。今天在世上到处行走的众人,明日就死去,消失。

    莎士比亚:
    我们的本质原来也和梦一般,
    短短的一生
    就在睡梦中度过……

    除了把生命比作舞台,巴洛克时期也有人将之比作梦境。西班牙剧作家卡德隆于一六〇〇年出生,他写的《人生如梦》中有这样的台词:“生命是什么?是疯狂。生命是什么?是幻象、是影子、是虚构之物。生命中至美至善者亦微不足道,因为生命只是一场梦境……”卡德隆借用了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中的主题。作为巴洛克时期过渡到开明时期的重要人物,北欧大作家侯柏格又从卡德隆处借用了这个主题,写了剧本《杰普大梦》。在壕沟中睡着的杰普,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男爵的床上。他以为贫困的农场工人身份是他所梦。他再次睡着之后被人抬回壕沟,醒了就以为刚才只是梦见自己躺在男爵床上。更早之前,有庄周梦蝶。
    巴洛克时期的文学作品一面描写今生与人世的现实生活,一面描写来世与天界的虚幻情景,好比柏拉图将宇宙分为感官和理型的世界。挪威天才诗人达斯(一64七~一七〇七年)写道, “上帝仍为上帝,即便天地洪荒;上帝仍为上帝,纵使人人皆亡。” 强调只有上帝永恒不变的同时,他在同一首赞美诗中也描写挪威北部的乡村生活。巴洛克时期的哲学,充满强烈冲突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并存。理性主义认为生命本身具有一种崇高的特质,理性是知识的来源并且高于、独立于感官感知。而经验主义相信人天生是一张白纸,通过感官获得经验,归纳演绎后得到知识。
    十七世纪受到新科学的影响,唯物主义日益盛行。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相信物质分子组成了自然界所有的现象,人的意识(灵魂)也是由大脑中微小分子的运动产生的。牛顿证明了整个宇宙存在普适的法则,理论上数学可以精确地计算所有自然界的变化,这些促成了机械论的世界观的形成——整个世界是一部巨大的机器。
    “机械论的”(mechanic)这个词来自希腊文“机器”(mechane),虽然霍布斯或牛顿都认为机械论对他们的信仰没有抵触,但十八、十九世纪的唯物主义者就不这样想了。十八世纪法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拉美特利写了《人是机器》一书,他认为就如同人腿部有肌肉用来行走,大脑也有“肌肉”用来思考。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表达了“决定论”的观点:如果在某个时刻能知道所有物质分子的状态,那就能知道任何事情,包括过去和未来。所有的事情的发生与否都是命中注定的。十九世纪德国唯物主义者宣称,思想和大脑就像尿液和肾脏、胆汁和肝脏的关系。他们认为世间没有自由意志,一切事物都是机械过程的产物,包括思想和梦境。然而十七世纪哲学家莱布尼兹指出:物质可以不断被分割成更小的单位,但灵魂不行,这正是物质与精神的不同之处。
2013/3/30

苏菲的世界 笔记二十一
笛卡尔(一五九六~一六五〇年)
    笛卡尔在年轻时便决定到欧洲各地游历,从军打仗并客居中欧各地,在巴黎住了几年后于一六二九年前往荷兰,在荷兰居住了近二十年撰写哲学书籍。一64九年应克里斯蒂娜皇后邀请,笛卡尔前往瑞典。但他在这片熊、冰雪与岩石的土地上患上了肺炎,在一六五〇年的冬天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苏格拉底、柏拉图、圣奥古斯丁和笛卡尔都是典型的理性主义者,相信真正的知识只能通过理性获得。广泛研究后,笛卡尔认为古籍的记载与感官的知觉并不能全信,中世纪以来的哲学不一定可靠,于是他开始创立一套从基础开始、试图解释所有重要哲学性问题的哲学体系。笛卡尔是第一个整理并综合各种新思想,使之条理分明的人,开创了后世各种重要哲学的研究课题,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真正的知识、灵与肉的关系这两大他最感兴趣的问题,成为之后一百五十年哲学家争论的主要内容。
    新的自然科学已经发展出精确描述自然界现象的方法,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提出,哲学家必须使用特定的方法解决哲学问题。笛卡尔希望用数学方法来进行哲学思考,数学计算、证明所用到的理性比感官更为可靠。一个复杂的问题要尽可能地细分成许多不同的因素,从最简单的概念出发,并时刻列举、控制各种因素以保证没有任何遗漏,由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斟酌与衡量每一种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结论。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地知道某事是真实的,否则就不能认定为真。笛卡尔的目标是对于生命的本质获得某种确定的答案。
    在笛卡尔所处的时代,许多人全然怀疑,认为人应该接受自己的一无所知。笛卡尔并不认为怀疑一切事物是合理的,但他以为,怀疑一切事物在原则上是可能的。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之前,怀疑是为了挣脱前人理论的影响。笛卡尔希望他所构建的新思想体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他不仅怀疑前人的理论,甚至认为感官也不能信任。感官可能会带来误导。做梦时人们以为自己身处于真实世界中,清醒时的感觉和做梦时的没有什么区别。梦与醒的状态就不一定有分别,人不能确定自己的生命是不是一场梦。他最终怀疑每件事物。
    笛卡尔设法从这个零点出发:他怀疑每一件事物,而这正是他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他怀疑这件事必定是真实的。他怀疑时是在思考,他在思考,因此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 sum)这具有一种直观的确定性。笛卡尔不仅觉察到自己是一个会思考的“我”,还发现这个会思考的“我”比感官所观察到的物质世界更为真实。之后他开始用同样直观的确定性来察知其他事物。
    笛卡尔相信,依理性看来越明显的事,其存在就愈加可以肯定。他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完美的实体,但如果这个概念来自一个并不完美的人,这个实体就不完美了;因此这个概念必定来自那个完美实体本身,即上帝。就如同一个会思考的存在者必定存在,对笛卡尔而言,上帝的存在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存在”是完美实体达成完美最重要的特质。上帝的概念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工匠在他的作品上打上记号”。
    外在现实世界的概念可能都是幻象,但外在现实世界的数学特质可以用理性察知,长度可以测量,“量”的特性对于理性来说显而易见,而颜色、气味、味道等“质”的特性,关系到感官经验,因此不足以描述外在的真实世界。理智认知的事物一定会与现实世界相符,因为一个完美的上帝不会欺骗我们,“上帝可以保证”。
    笛卡尔发现了三件事:一、人是会思考的生物。二、上帝是存在的。三、宇宙有一个外在的真实世界。
    在几乎所有的欧洲语言中,灵魂(soul)的原意是“气息”,精神(spirit)的原意是“呼吸”。十七世纪前,人们普遍将灵魂视为所有生物中遍布的“生命原理”。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生物体中无所不在的生命因素(life principle),不能与肉体分离。直到十七世纪,哲学家提出灵魂和肉体应有所区分。所有物质,包括动物和人的身体,都被看作一种机械过程。但灵魂并不是这个机器的一部分。笛卡尔宣称宇宙间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真实世界(实体)。一种实体是思想(灵魂),另一种是物质(扩延,extension)。灵魂纯属于意识,不占空间,不能被分解为更小的单位;而物质占据空间,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单位,但没有意识。两种本体都来自上帝,只有上帝是独立存在的。灵魂与物质间没有接触,互不受彼此影响。
    笛卡尔被称为二元论者。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动物则完全属于物质世界,它们的生命与行为都是机械化的,就好像一种复杂的机械装置。他对于物质世界采取十足的机械论的观点,就像是一个唯物论者。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占空间;既有灵魂,也有物质的身体。如果动物也有思想,这种二分法也同样适用。身体必须遵守一套法则,而灵魂独立运作,理智思考在灵魂中不受物质世界左右。
    灵魂与身体时常相互作用。笛卡尔相信灵魂在身体中透过“松果腺”与大脑连结。或许灵魂会时常受到身体感觉和冲动的影响,但也能挣脱这种原始冲动的控制,超脱身体的需求,目标是让理性获得掌控。看来灵魂比身体高尚,身体会衰老颓败,但理性不会老化。对笛卡尔来说,理性事实上就是灵魂。
2013/9/4

苏菲的世界 笔记二十二
斯宾诺莎(一六三二~一六七七年)
    斯宾诺莎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由于其学说难以被基督教和犹太教接受,他被逐出教会。甚至家人也和他断绝关系,以散布异端邪说为由剥夺了他的继承权。之后他隐居研修哲学,磨镜片为生。
    斯宾诺莎是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第一人。他否认整本圣经都是上帝启示的结果,必须考虑到它所撰写的年代。如果批判性地阅读圣经,就会发现若干经文中的矛盾之处。新约代表了耶稣——上帝的代言人,其教诲表示基督教已脱离正统的犹太教。耶稣宣扬理性的宗教,强调爱甚于一切,爱包括上帝的爱和人类的爱。然而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流传都只剩下了严格的教条和外在的仪式。斯宾诺莎因为批评宗教受到迫害,而他推崇言论自由和宗教上的宽容。
    斯宾诺莎最重要的著作是《几何伦理学》(Ethics Geometrically Deomonstrated)。在现代,伦理学多为教导人们合乎道德准则,带有自我主义的意味。而在哲学上伦理学研究的是善良生活需要怎样的道德行为,它还包括生活的艺术。笛卡尔曾希望将数学方法用在哲学性思考中,进行绝对合乎逻辑的推理。斯宾诺莎秉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试图以术语或公式的几何方法,用伦理学显示人类的生命遵守大自然的普遍法则。   
    实体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本质,笛卡尔认为世间有思想和扩延两种实体。而斯宾诺莎是一元论者,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笛卡尔指出上帝独立存在,斯宾诺莎认为上帝和自然或其造物是一体的。这里的自然同时包括了思想和扩延,这是人类仅能辨别的上帝的两种特质,属性,或是其存在的证明。而上帝的属性可能无穷无尽,并不止这两种。实体、上帝、或自然以各种不同的模态来表现思想或扩延属性,一朵花是扩延属性的模态,而描写这朵花的诗则是思想属性的模态。
    斯宾诺莎说上帝不是一切,一切都在上帝之中。他是一个泛神论者。所有的物质和事件的发生都是上帝或自然的表现形式,人的每一种思绪也都是上帝或自然的思绪。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宇宙间只有一个上帝,一个自然,一个实体。人所参与的行为同时是某种浩淼存在的表现,自然通过人来思考或移动。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移动手指,然而手指只能遵循其本质移动,它不能脱离人的手在地上跳舞。人在生命的结构中占据了一席,但人也是上帝的一根手指。
    可以说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由上帝决定的,或者说是由自然法则决定的。上帝(自然法则)是每一件事的内在因,上帝透过自然法则发言,并只能以这种方式。傀儡师通过拉动所有绳子来操纵他的木偶,他是木偶做出动作的外在因。上帝主宰世界的方式和傀儡师不同,自然法则作为内在的原因,展示了物质世界每件事发生的必要性。斯宾诺莎同斯多葛学派类似,采取了决定论者的观点。因此他的道德观认为人不应被感情冲昏头脑,遇到各种情况要坚忍卓绝。只有挣脱自我感觉和冲动的束缚,才能获得满足和快乐。
    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三万年前的石器时代,莱茵河谷住了一个男孩,他长大后用矛射杀野兽,爱上一个女子结婚生子,崇奉他们部落的神。这些事难道都是他自己决定的吗?想想非洲的一只狮子,它作为一只肉食野兽攻击跛脚的羚羊,它难道能自己决定吃素吗?虽然狮子是动物,不是一个具有自由心智的自由人,但人和狮子一样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都遵循自己的天性——自然法则。
    一个新生的婴儿,她哭叫,没奶喝时吮吸手指;两岁时,她跑来跑去,指着四周每一样东西;三岁时,她缠着妈妈叽里呱啦说个不停;四岁时,她突然变得怕黑。她有所谓的自由吗?十五岁时,她开始在镜子前留意自己的容貌,这难道就是她开始为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吗?她真的能够随心所欲地做事吗?她是人,同时依据自然法则而活。她自己并不了解这点,因为她所做的每一件事背后都有许多复杂的理由。
    在一个花园中有两棵同样年纪的树,一棵在充满阳光、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长,另一颗埋没在贫瘠的阴暗角落里。前者拥有着最佳的生长条件,会生长得更为茂盛,结出更多的果实。斯宾诺莎认为第一棵树是自由的,它有充分的自由去发展先天的能力。但一棵苹果树不可能长出桃子或李子。人同样适用,个人的发展和成长可能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制约,当人能自由发展自身固有的能力时才活得像一个自由的人。但无论如何人依旧受到内在潜能和外在机会的左右。
    世间只有一种存在完全自主,充分自由,那就是上帝(自然)。只有上帝(自然)能表现这种自由,这种非偶然的过程。人能争取自由,去除去外在的束缚,却永不可能获得自由意志。人不能控制体内活动的发生,这是扩延属性的一个模态;人也不能选择自己的思想。人没有自由的灵魂,他的灵魂或多或少被囚禁在一个类似机器的身体里。人的野心和欲望之类的冲动使其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如果认识到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人便可以凭直觉理解整个大自然,清楚地领悟到每一件事都有关联,每一件事都是一体的,以全然接纳来理解世间万物。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以永恒的观点来看待每一件事物。(Sub specie aeternitatis)每个人在人世间的生活都只是大自然生命中很小的一个部分,是整个浩瀚宇宙的一部分。在整个自然和宇宙里,在无穷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里,三万年前的男孩曾是这个无尽汪洋的一个小小涟漪,而三万年后的你也是自然生命中的一小部分。你和三万年前的人没有差别。但你现在还活着,试着去想象,三万年之后,你会是谁?
2013/9/21

苏菲的世界 笔记二十三
    理性主义者相信理性是知识的来源。人还没有任何经验时,心中就有了一些与生俱来的概念,这种概念越清晰就越和实体一致。笛卡尔对完美实体有着清晰的概念,以此断言上帝确实存在。笛卡尔和斯宾诺莎都是理性主义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有理性主义的倾向。这种思想在中世纪打下深厚的基础,并成为十七世纪哲学的特征。十七世纪主要的理性主义哲学家有法国的笛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德国的莱布尼茨,被称为“欧陆的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者从感官的经验获取一切关于世界的知识。见到世界前,人对它没有任何固有的概念。一个概念如果和人所经验的事实毫不相关,它就是虚假的。十八世纪理性主义思想受到了严格的批判,经验主义哲学家以实际的经验检视先前的理论,筛去空洞的概念。柏拉图认为人生而带有“观念”,亚里士多德批评道:“我们心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先透过感官而来的。”洛克援引亚里士多德的话针对笛卡尔。最重要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休谟和贝克莱都是英国人,于是有“英国的经验主义”之称。

洛克(一六三二~一七〇四年)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主要作品《人类理解论》于一六九〇年出版,他在书中试图澄清两个问题:一、我们的概念从何而来?二、我们是否可以信赖感官的经验?
    洛克认为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反映着曾看过听过的事物,未经视听之前心灵就像一块白板(Tabula rasa),好比一个没有家具的房间。婴儿的感觉是最敏锐的,人自此开始对事物有了经验,看到周围的世界,去闻、去尝、去摸、去听。这就是“单一感官概念”。除了被动地接收外界的印象,内心也在积极地以思考、推理、相信、怀疑去处理各种单一感官概念,因此而产生思维(reflection)。
    感觉(sensation)和思维不同,感知到的事物是一些“单一感觉”,思维将所有的感觉组合起来形成了复合概念。婴儿第一次吃到苹果时,并没有苹果这个概念,只知道它是红或绿,新鲜多汁,甜中带酸,这些感觉形成了对苹果的认知,有了这些感觉人得以定义苹果,可以说自己正在吃“苹果”。人认识世界的所有材料从根本上来说都来自感官,无法回溯到某种单一感觉的知识就是虚假的,不应该接受。
    受到笛卡尔等哲学家的影响,洛克把感觉分为“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Primary and secondary qualities)。感官能客观地再现第一性的质,即物质世界的特质,比如重量、数量和运动状态等。而颜色、气味和声音等第二性的质不能真正反映事物本身的固有性质,只能反映外在实体在感官上的作用,这些感觉会因人而异,因动物而异。对于第一性的质人能够达成一致的看法,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对于第二性的质,每个人感觉的本质不同,所带来的体验也会不同,造成审美、口味等方面的差异。
    洛克有一些理性主义者的特征。牵涉到扩延的实体时,洛克同意笛卡尔的说法,有些性质是人可以用理智来了解的。他承认笛卡尔所谓直觉的、明示的(demonstrative)知识也存在于其他方面。每个人都有一些相同的道德原则,世间存在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人类凭理性自然就能知道上帝的存在。他不认为上帝的存在只是一种信仰,上帝的概念原本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之内。
    洛克公开提倡知识的自由和宽容,并且是近代最早关心性别角色的哲学家之一。女人之所以服从男人是由于受到男人的操纵,因此这个结果可以加以改变。英国哲学家穆勒受到洛克极大的影响并推动了两性平等运动。洛克最早强调立法权和行政权必须分立,以防止专制。路易十四统治时一人独揽所有政权:朕即国家。为了确保国家法治,必须是人民代表制定法律,国王或政府执行。洛克提倡的开明观念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中发扬光大,孟德斯鸠提出政权分立,国家政权必须由不同的机构共同持有,人民所选的代表拥有立法权,法院拥有司法权,政府拥有行政权。
2013/10/6

苏菲的世界 笔记二十四
休谟(一七一一~一七七六年)
    休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出生,和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及卢梭等人同在启蒙时代,启发了康德使其走上哲学道路。家人希望他修习法律,但他发现自己有“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他游历欧洲后回到爱丁堡度过余年。休谟自十五岁起构思,并于二十八岁时出版了他的主要作品《人性论》(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身为经验主义者的休谟,期许自己整理前人提出的一些混淆不清的思想和观念,包括中世纪到十七世纪期间理性主义哲学家留下的言论和著作。
    休谟把人的知觉分为两种:印象(Matters of Fact)和观念(Relation of Ideas)。印象指对外界实在的直接感受,观念指对印象的回忆。如果人被烫伤,马上会得到一个印象,事后回想被烫到这件事,就是一个观念。印象比观念更强烈、更生动,是观念形成的直接原因。感受是原生的,观念是对其的模仿、重现。印象和观念可能是单一的或是复合的。人有时会把物质世界中本不共存的概念拼凑到一起。这些概念中的每个元素都曾由感官体验过,并以印象进入心灵。心灵不能创造事物,它只是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创造一个虚假的观念。
    对于复合观念,休谟先找出共同组成它的单一印象,加以批判分析,看其复合是否符合现实,进而厘清观念。人们曾相信天使的存在,天使的模样像人,背上长着翅膀。天使这个复合观念是由人和翅膀这两个不同的印象组成。虽然人和翅膀在事实上无关,但在人的想象中结合,因此这是一个不实的观念。人在拼凑这类想象的图像时,除了剪刀浆糊什么都用上了。组成想象图像的各个元素,必定曾以单一印象,在某一时刻进入心灵。
    如果想象上帝是一个无限智慧、聪明、善良的事物,那上帝这个观念就由某个无限智慧、某个无限聪明、某个无限善良的事物共同组成的复合观念。只有知道何谓智慧、何谓聪明、何谓善良才能形成这样一个上帝的观念。如果上帝是一个严厉而公正的父亲,这个观念同样由“严厉”、“公正”和“父亲”等元素组成。人在孩提时期对父亲的感觉可能促成了“天父”的概念。女子并不以为上帝一定是个男人,或许叫上帝“天母”(Godiva)以求公平。
    如果手中有一本书,书里是否包含任何与数量和数目有关的抽象思考?答案是没有的话,那书里是否包含任何与事实和存在有关的经验性思考?答案还是没有的话,把它付之一炬吧,这样的书纯粹是诡辩和幻象。只要是无法回溯到特定感官认知经验的思想和观念,休谟就不接受。没有一个哲学家能够带人们体验日常生活,事实上哲学家们所提示的那些行为准则,都是省思日常生活后便可以领悟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使用一些复合概念,但未尝思考这些观念是否可靠。“推翻那些长久以来主导哲学思想、使哲学蒙羞的无稽之谈”。
    “自我”是笛卡尔哲学的基础,是他全部哲学赖以建立的一个清晰判明的知觉。然而自我是一个复合观念。人会觉得自己复杂,时而羞恼成怒,时而优柔寡断,时而爱恨交加,今昔的我已经不是往昔的我,自己的脾气及对自己的看法或许会突然改变,变了一个人一般。以为自己有一个不变的自我实际上是一个不实的认知,人没有一个不变的自我。
    对自我的认知实际上是一长串体验过的单一印象同时造成的结果。自我,不过是一束不同的知觉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接连而来,不断改变移动的过程。心灵是一个剧场,不同的感官认知在各种位置和情况下轮流出现、经过、再现、消退及融合。人所拥有的只是这些来来去去的感觉和知觉,并没有一定的自我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看电影时银幕上的影像移动之快,使得人无法看出电影实际上是一帧一帧的,是由许多不相连的单一图像组成的。一部影片只是许多片刻的集合。
    佛陀的想法和休谟极为相似:人生是一连串身心的变化,使人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婴儿和成人不同,今日和昨日不同,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我”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我”。许多理性主义者认定人有一个不变的自我,因而认为人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这是一个不实的认知,人类没有必要去证明灵魂不朽或是上帝存在,用人类的理性不可能证明宗教信仰。休谟不是基督徒也不是无神论者,他是不可知论者。休谟怀疑上帝的存在,临终前有人问他是否相信人死后还有生命,他回答道:一块煤放在火上也可能不会燃烧。
    休谟心里没有任何成见,他只接受他用感官所认知的事物,除此之外都有待证实。休谟的哲学切断了信仰和知识的关系。他不排斥基督教或是奇迹,但认为两者属于信仰的范畴,和知识或理性无关。人们所听说的奇迹都发生在遥远之地或是古老年代,似乎很少发生。休谟不相信奇迹,因为他从未体验过奇迹,也未体验奇迹的必然不可能。奇迹违反了自然法则,但人不能说自己体验过自然法则——这没有意义。
    抓起一块石头从高处松手,石头会落到地上。人们会说这是重力定律,但没人体验过这定律,只是有东西掉落的经验而已。相信石头会掉落是因为见过它发生过很多次,人对此变得习惯并总是期待发生同样的事,于是形成所谓自然界不变的法则。婴儿见到石头浮空并不会惊讶,他还没有习惯大自然,他也不会对魔术感兴趣。了解自然法则之前见到违背法则的现象,就不会觉得有趣。人应回到对世界有自发性感觉的状态,回到孩提时期对世界的印象,世界仍然会存在,感觉更敏锐,轮廓更分明。小孩没有习惯性期待,他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没有偏见。这也是哲学家的不同之处。见到世界的原貌,他不会再添加任何东西。
    因果律认为每件事的发生必然有其原因。把一个黑球推向一个静止的白球,碰到之后白球开始滚动,所以黑球的撞击是白球滚动的原因。然而对休谟来说,白球滚动是唯一体验到的事件,并没有体验到它滚动的原因。人的经验是一件事发生后另一件事跟着发生,但没有第一件事是第二件事的经验。一件事发生后另一件事也会发生,这只是一种习惯性的期待,并不是事物的本质。自然法则和因果律只是人所期待的现象,没有理应如此,没有合理或不合理,它们只是存在。世界如此,需要慢慢去了解。
    期待使人妄下定论,休谟不否认自然法则的存在,但人无法体验自然法则本身,这容易导致错误的结论。见到的乌鸦都是黑色的,但不能否认白色乌鸦的可能性。闪电之后会打雷但不代表闪电就是打雷的原因,实际上打雷和闪电都是放电作用造成的现象。罗素举过一个例子:有一只鸡发现每天农妇来到鸡舍它就有东西吃,后来就认定农妇的到来和饲料的到来存在关联。然而有一天这只鸡满怀期待地见到农妇,农妇扭断了它的脖子。哲学的目的之一是教人不妄下定论,因为妄下定论可能导致迷信。看到黑猫过街之后摔了一跤并不代表这两件事有所关联。吃了某种药后人的病好了,但不代表病是被那种药治好的。这就是药物试验设置安慰剂对照组进行双盲实验的原因。
    休谟在伦理学方面也反对理性主义者的看法。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的理性天生就能辨别是非,从苏格拉底到洛克主张人的自然权利。但人的言语和行为并不是由理性而是由感情决定的。每个人能感受别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有同情心。决不能从“是不是”的语句得出“该不该”的结论,然而这样的现象却非常普遍。如果为了达成一个目的而杀人,这往往是理智而不是感情的结果。纳粹认为犹太人是劣等民族而对其进行屠杀。他们的头脑非常清楚,最无情最冷血的决定有时是经过最冷静的筹划的。他们并没有丧失理性,但他们没有感情。理智不能作为行事的标准。我们之所以做出负责任的举动并不是因为我们理智发达的结果,而是因为我们同情别人的处境。“一个人可能宁愿整个地球遭到毁灭也不愿意自己的手指被割伤,这和理智没有冲突。”
2013/10/17
   
苏菲的世界 笔记二十五
贝克莱(一六八五~一七五三年)
    贝克莱是爱尔兰的一位天主教主教,主要著作有《人类知识原理》。那个时代唯物主义无所不在,他认为当时的哲学和科学可能会动摇基督徒对于上帝的信心。在经验主义哲学家中他的理论最为一贯。
    笛卡尔、斯宾诺莎和洛克都认为物质世界是真实的。根据洛克的观点,第一性的质是与物体不可分的性质,第二性的质不是对象本身中的性质,而是第一性的质在人身上产生各种感觉的能力,所有第二性的质都可以还原为第一性的质。贝克莱以经验主义的逻辑对此提出疑问,人无法直接感受到“物质”,也无法认定感知到的事物存在一个实体,“存在就是被感知”,他只承认第二性的质。不仅仅是物质的真实性,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可能也只是心灵虚构的产物,时间和空间并不一定绝对存在或独立存在。
    贝克莱认为人的所有观念都有一个精神性的成因。天主造就了形体世界的概念,是万物唯一的成因和所存,世界和生命存在于天主之中,人只存在于天主的心中。天主的力量使人所见所感每件事物,因为天主密切存在于意识中。“天主的存在比人的存在更能让人清楚地感知到。”

    TO BE OR NOT TO BE并不是唯一的问题,问题在于我们是什么,我们真的是血肉之躯的人类吗?我们的世界是由真实的事物组成的吗?或许我们只是存在于心灵之中?这便是存在的焦虑。

启蒙运动
    十八世纪前半叶欧洲的哲学中心在英国,中期在法国,末期则是在德国,由西往东。洛克、贝克莱和休谟这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之外,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出现了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等代表性人物,德国有大哲学家康德。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口号是反抗权威。当时英国在多个方面比法国开明,许多法国哲学家去过英国,受到英国自然科学(尤其是牛顿宇宙物理学)的吸引,并得到英国哲学(尤其是洛克的政治哲学)的启发。笛卡尔的思想体系从头建立,因此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必须自行寻找问题的答案。回法后他们觉得有必要怀疑前人所谓的真理,反对权威还有一部分针对当时的教士、国王和贵族。一七八九年发生了法国大革命,但革命的理念在很早之前就萌芽了。
    法国人总是比英国人更理性,这个民族性的差异可以回溯到中世纪。英国人通常说这是常识(common sense),大家都知道(what everybody knows),而法国人却说这很明显(evident),对理性来说这很明显(what is obvious)。孟德斯鸠去世约二十年后,休谟于一七七六年去世,两年后的一七七八年伏尔泰和卢梭去世。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都去过英国,对洛克的哲学非常熟悉。洛克的经验主义理论前后并不一致,他相信人的理性中固有其对上帝的信仰和若干道德规范。理性主义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当时大多数哲学家和苏格拉底、斯多葛学派这些古代人文主义者一样坚信人的理性,启蒙运动时期也被称作理性时代。
    新兴的自然科学证明自然受到理性管辖,哲学家试图依据人不变的理性来奠定道德、宗教、伦理的基础,因此产生启蒙运动。由于民众的无知和迷信,他们过着贫困而受到压迫的生活。启发民众的蒙昧才能建立更好的社会,因此启蒙时代的重心放在教育儿童和一般民众上。学校制度创立于中世纪,而教育学自启蒙时代而始。当时最大的成就是出版了一套足以代表时代的大规模百科全书,共二十八册,一七五一至一七七二年间出版。所有知名文人学者都参与了编纂工作,“无论是铸炮还是制针的方法都能在书中找到”。
    启蒙时期的哲学家持文化上的乐观态度,人一旦理性发达、知识普及之后人性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所有非理性的行为、无知的做法迟早被人性之文明取代。后来这成为西欧地区的主要思潮。但并不是所有的发展都是好的,当时就有人批评所谓的文明,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自然几乎代表着理性,人的理性不是宗教或文明的产物,而是自然的赐予。未开化的民族往往比欧洲人更健康快乐,因为他们还没有文明化。卢梭提出:“我们应回归自然。”人应尽量停留在孩童般天真的自然状态里,尽管他们往往受到文明的败坏。启蒙时期童年的价值开始得到重视。之前的普遍观点认为,童年只是成年生活的铺垫。然而事实是,孩子和大人同生于世。
    宗教也应自然化,和自然的理性共存,许多人试图建立自然宗教。唯物论者不相信上帝以无神论者自居。但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认为否认上帝的存在是不合乎理性的——这个世界太有条理了,牛顿就是如此。启蒙时期的哲学家也和笛卡尔一样相信灵魂不朽是合理的,这不是信仰问题而是理性问题。他们觉得有必要去除宗教上所有不合理的教条和教义,因为这些都是后来教会在传教过程中,添加到耶稣简单的教诲中去的。有人相信自然神论:上帝创世后再未现身,成为至高的存在,只透过自然和自然法则向人类显现,而不是超自然的方式。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有类似的“哲学上帝”的说法,上帝是目的因,是最初的推动者。
    法国启蒙时期的哲学家比英国哲学家更注重实践,他们不满于一般人的社会地位,要求自然权利,反对言论管制、争取新闻自由,提倡个人在宗教、道德和政治的思想与言论自由,致力废除奴隶制度和人性对待罪犯。一七八九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确立了个人权利不可侵犯的原则。当时确立的公民权利并不包含女性。女权运动在法国革命中起步,女性要求和男性同等的权利和地位。但女权问题只是一个政治角力的工具,在男权社会中受到打压,女权运动者德古热在一七九三年被送上断头台。直到十九世纪女权运动才逐渐产生成果。“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团结了法国人民。
2013/10/25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30 贡献 +6 元气(技能点) +1 活跃 +2 收起 理由
dlsdyc + 30 + 6 + 1 + 2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0

好友

1904

积分

Continue

积分
1904
发表于 2014-5-11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肿么有种沙发的赶脚~《苏菲的世界》表示无能,看到最后凌乱了人物闹哪样,感情半天了看到的是一虚构的。。。。。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技术宅(基宅) ( 粤ICP备18082987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746号 )

GMT+8, 2024-4-27 22:29 , Processed in 0.164948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Copyright © 2018 技术宅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