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57
203
15万
最终章
沉默的老人。
ID1 发表于 2013-9-16 19:14 那这就是可爱。。。有时间还是快去脑补那本书吧。。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88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70
1
9万
第五章
Mei_小梅 发表于 2013-9-16 19:27 ....好……反正我下載pdf了……
ID1 发表于 2013-9-16 19:32 这类书很像看天气预报
Mei_小梅 发表于 2013-9-16 19:47 咩?
ID:L1 发表于 2013-9-17 06:07 你看了就知道了。 像天气预报一样。看多了受不了。。还看不明白
Mei_小梅 发表于 2013-9-17 23:37 _(:
ID1 发表于 2013-9-18 06:06 差不多。就和看天气预报一样。。。以为知道。谁知天气预报不准常有事。。看多就晕 ...
Mei_小梅 发表于 2013-9-18 09:23 好
ID1 发表于 2013-9-18 18:15 看的这么样了。。。有吐槽点没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14
2285
Continue
查看全部评分
在现代文学流派中,意识流写作手法配合浪漫主义的因素,强烈地抒发自我感受,同时,又继承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通过内心活动来揭露西方的“文明”,故又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
意识流文学是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
词汇起源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当我们运用意识流理论去衡量《狂人日记》的时候,就会发现,《狂人日记》是一篇运用意识流方法进行创作的小说。首先,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着力于对狂人心理的解剖,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直接而真实地揭示其内心的意识活动。没有肖像和外景描写,也没有受时空限制,合乎逻辑的事件。展示的只是狂人的意识的流动——幻觉、焦虑等等反常心理以及荒诞而奇异的思维跳动。还有,小说的叙事方式也是突兀多变的,呈现出一幅幅“蒙太奇”式的电影画面:猜疑、恐惧、妄想等。具有典型的潜意识特点。再加上“心理时间”的巧妙运用,使得小说的心理描写极具深度。虽然是一个短篇小说,但内含高度浓缩。鲁迅出色的意识流的方法在《狂人日记》中得到充分地发挥,它大大丰富了《狂人日记》这篇小说的内容。在中国,长期以来人们对《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分析产生较大的分歧,但其中意识流的手法是显而易见的。
有的同志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其论据有四:第一,“整个作品没有传统小说中的那种故事情节,从头到尾终是一个人物的意识流动”;第二,“对环境没有任何单独的描写,整个环境完全融化在狂人的意识流之中”;第三,“在狂人的意识流动中,时间的逻辑顺序完全打乱,过去和现在互相交织穿插,光怪陆离,不可名状”;第四,“在狂人的意识流动中出现的景象,有的是隐喻,有的带有象征色彩,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些论据主要是从艺术技巧出发,忽视了现实主义同现代主义两个最基本也是最本质的问题,即现实性和真实性。由于论据的片面,即使论证天衣无缝,其论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Mei_小梅 发表于 2013-9-23 22:29 我看完了,但是一直都忘記回了【。《意识流文学在中国》、《是意识流小说吗?》
ID1 发表于 2013-9-24 07:33 看完觉是不。。。推理和意识流结合这么样。
Mei_小梅 发表于 2013-9-24 10:25 推理跟意識流結合大概會很困難吧,意識流小說的特點就是主觀性,自然性和跳躍性。推理小說一定程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技术宅(Z站|基宅) ( 粤ICP备18082987号-1 )
GMT+8, 2025-7-2 04:13 , Processed in 0.093821 second(s), 24 queries , Redis On.
Copyright © 2018 技术宅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