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时嵁_我杏赛高 于 2013-3-3 01:11 编辑
撸主想说
你们真的要看这个无聊的产物吗,一个二次元人对于白雪公主【划掉】细致入微【划掉】的考据吗虽然我最想知道的是,这玩意儿到底要放在哪个版比较好_(:3」∠)_
===============================================================
白雪公主——《格林童话》 有妹子求童话提纲,于是讨论起来。然后无聊的PO主就考据起了著名童·话故事,白雪公主。
↓↓↓这里是国内通译版节选↓↓↓其实只要看红字部分就好↓↓↓ 在遥远的一个国度里,住着一个国王和王后,他们渴望有一个孩子。于是很诚意的向上苍祈祷。 “上帝啊!我们都是好国王好王后,请您赐给我们一个孩子吧!”不久以后,王后果然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公主,这个女孩的皮肤白得像雪一般,双颊红得有如苹果,头发乌黑柔顺,因此,国王和王后就把她取名为“白雪公主”。 可是,好景不长,白雪公主的母亲生病去世了。 国王为了白雪公主就迎娶了一位新王后,可是,这位新王后却是个精通法术的女巫。她虽然很美丽,但是个性很骄傲、暴躁。尤其她最恨别人比她美丽。 王后命令猎人杀了白雪公主并夺取她的心和舌头。猎人却对白雪公主感到同情而放了她,杀了一头猪取回猪心猪舌交给了王后。 新王后以为白雪公主已经死了,有一天她又问魔镜,魔镜回答王后说:“王后,你很美丽,可是白雪公主比你更美丽,她现在在森林中和七个小矮人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坏心肠的王后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在鲜红的苹果外面,涂上了她调配的毒药,准备去毒死白雪公主。 “可爱的小姑娘,你要不要买一个又红又香的苹果呀!我送一个给你吃吧,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 “哇!这红红的苹果多么的可爱呀!一定很好吃的。”于是白雪公主就伸手接过那个苹果。结果,白雪公主才咬了一口,就马上倒在地上,昏死过去了。 小矮人们哭哭啼啼的把白雪公主,放在一个装满鲜花的玻璃棺材内,准备举行盛大的葬礼。 这时,邻国的王子正好路过森林,看到了玻璃棺材里美丽可爱的公主,还有在旁哀悼的小矮人和小动物们。 王子知道事情的经过之后,含着泪水悲伤地的注视白雪公主说: “可怜的公主,如果你能复活的话,该有多好呀!”王子向白雪公主献上了花束,含情脉脉的地凝视着她说:“她的皮肤雪白,脸颊红润,好像睡着一般,根本不像死去的人。” 最后,王子情不自禁地俯身吻了她。 突然,白雪公主从口中吐出了吃进去的苹果。 王子向白雪公主说明了他的来历之后,就握着公主的双手,温柔的说:“公主,你愿意和我一起回皇宫,做我的王妃吗?” 白雪公主羞怯地点头答应了。 坏心的王后自从毒害了白雪公主之后,就以为白雪公主必死无疑,所以非常高兴。 有一天,她满怀自信地的问魔镜:“魔镜、魔镜,现在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应该是我了吧!” 魔镜回答说:“除了白雪公主以外,你是最美丽的人,但是,在邻国生活的白雪公主比你漂亮千万倍。” “简直是气死人了,我就不相信不能杀掉白雪公主!” 王后原本就是个女巫,于是她骑着魔扫帚,带着魔剑,飞往邻国,准备去除掉她的眼中钉。 当她飞到邻国的上空时,突然一道闪电朝坏王后打来。 “劈!叭!” 一阵响声把女巫王后从扫帚上打下来。 女巫王后终于受到上帝的处罚,结束了作恶多端的生命。 此时,王子的国家却举国欢腾,因为美丽的白雪公主答应了王子的求婚,正在举行盛大的婚礼。 小矮人和森林的动物们也被邀请来参加婚礼,在全国人民的祝福声中,王子和白雪公主将永远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PO主已经狂删减了↑↑↑ 关于红字标出的部分是这样的。 在格林兄弟他们第一次发布的版本,嫉妒白雪公主的是母亲而不是继母。所以说小时候根深蒂固的“继母都不是好人”请擦亮眼睛啦,改成继母是因为原设定太过黑暗不适合给小孩子看才……(。 接着是王子吻了公主的部分,在原著里是因为抬棺材的时候撞了一下把苹果撞出来而不是一吻定情就这样醒过来皆大欢喜。说句题外话,真的没有人介意去吻一个死了都不知道多久没刷牙嘴里还有个毒苹果的女人吗,况且这个女人被自己吻了之后还把毒苹果朝自己吐!出!来!另外一点,谁告诉我为什么所有的童话里王子都是一见钟情然后不再移情,第一次见面就求婚好意思么你,好意思么你!烧死你啊!PO主想说的是,这种男人分明不是好人好吗。 最后是王后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这一点是保留了严重宗教思想的。格林童话最早出版于1812年,白雪公主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应该是在中世纪(这里指此版本的故事)。王后的设定是女巫,在一开始就没有改变过。中世纪的女巫是大量的,从后来的女巫审判(魔女狩猎)处死将近十万人就可以看出(其实冤枉死的也很多,但总有奇怪的理由处死她们)。王后的死法在国内通译版里没有忠于原著,原文大约是王后受到了王子邀请,去了之后却被逼迫着穿上了烧红的铁鞋,最后穿着铁鞋跳舞力竭而死(或者烫死)。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死法,就像原来经常讲的红舞鞋一样(才知道红舞鞋出自《安徒生童话》,一直以为是鬼故事来着)。据说铁鞋是女巫审判里确实存在的一种刑罚,只盛行了几十年却异常著名的铁处女在时间上和中世纪也相吻合,PO主猜测也拿来猎杀过女巫,细思极恐。 【好像没话说了就来谈谈人物】
公主躺在水晶棺材里
公主 故事的本名就叫《白雪公主》,作为主角似乎应该放在第一位。 从文章内容来看,公主大约有以下几个特点。 美貌、贪生怕死、贪婪、饕餮、暴怒。 美貌这点不用说什么;贪生怕死在公主和猎人的对话之中(通译版没有,总之国内版的白雪公主就是个没有缺点的人);贪婪可以体现在公主三次给卖东西的老婆婆开门上,感觉这一点还可以加个愚蠢;吃苹果既是饕餮,在后来迪斯尼改编的动画里白雪公主到小矮人的屋子里把他们的东西吃了喝了酒可以看出(不过我觉得迪斯尼并非有意为之,倒是被我拿来黑了白雪公主);暴怒其实一般人都觉得应该是王后吧,言之有理,但公主也并不是没有,或者说是王子。两人既然已经在一起了何必还要邀请王后来参加婚礼呢,想必这一定不是什么孝顺的体现。目的只是为了替自己报仇,并且残忍地杀害了王后,最终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都不觉得后怕啊你。 公主的性格特点先讲到这里,关于这个人物是有原型的。 白雪公主名叫玛丽亚·冯·埃特尔,是于1729年6月15日在洛尔出生的贵族。 玛丽亚成长的古堡变成了一座博物馆。馆内有一面“会说话的”镜子——这种发声玩具在18世纪曾风行一时,而洛尔当年正是制造这种“魔镜”的中心。这块镜子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玛丽亚的“恶毒”后母,即父亲菲利普的第二任妻子克劳迪娅。 假设这个关于原型的考据是事实,即白雪公主本人患有天花视力不佳。但也不至于把后母写成这么恶毒的女人吧。而且根据格林兄弟最初的设定,企图杀害公主的是生母而不是后母,这个考据还有待商榷。这个倒不如说是德国人自己开的玩笑。 有一点比较有意思,关于白雪公主的外貌描写。不自然的白肤、黑发与红唇,与其说是个好看的女人倒不如说成是个普通的吸血鬼。吸血鬼具有吸人血的能力,严重些是杀人的能力,从这一点上看公主把王后杀了似乎也是符合这个特性。 在德国的传说中,吸血鬼是具有传染黑死病能力的,吸血鬼的来源之一即曾是女巫。近乎丧心病狂的女巫审判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黑死病的疯狂传染导致欧洲社会结构转变,教会内部响起了铲除异端的声音,于是一直神乎其神的女巫就成了被猎杀的对象。 由此可以看出,公主的设定大约是教会一方,外强中干,被异端迷惑过(即长时间的宽容),最后通过异端裁判所杀掉了女巫。异端裁判所的代表即是王子,留到后面再讲他。 而与吸血鬼的契合代表公主生前是个女巫——她是母亲所养,母亲是个女巫,公主在出生之前就是个女巫的受精卵。从这里也可以契合格林兄弟生母的设定。但教会是异端所孕育出来的这一点也孰是孰非,仁者见仁吧。
王后参加婚礼 王后 其实我个人更偏向于相信生母对自己女儿有强烈的嫉妒心,上面也讲过一点能够支撑的理由。当然,这人也不是什么好货。根据七宗罪来说,暴怒和嫉妒就完完全全体现在了她的身上。 在这里,主要考证的是王后的设定。心生嫉妒的巫女不是白来的,由爱生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希腊神话的美狄亚女巫。起因虽然不一样,却都是在妒火中结束。 大概介绍一下。 美狄亚是科奇斯岛国的公主,也是女祭师,一生命运乖舛,她爱上来自外地为了取得金羊毛与她父亲作对的伊阿宋,不过这段姻缘最后却以悲剧收场。米蒂亚是月亮女神的干女儿,所以她懂得使用许多的黑魔法,她会调制灵药、占卜、下毒。不但法术高强也非常聪明与残忍,她曾为了杰逊,亲手杀了她自己的弟弟。后因为杰逊移情别恋,与邻国的公主结婚,被情人抛弃的美狄亚一怒之下,制作了一件沾满毒药的礼服,送给杰逊的未婚妻,将其杀害。甚至还亲手杀了自己为杰逊生下的两名稚子,最后骑着龙车伤心地离开了他。 五处红字和王后比较相近,浅析一下。 首先是女巫这个职业;然后是爱情以悲剧收场;会下毒这一点很重要,故事中没有明确指出毒药的来源,可能是皇宫中的,但更有可能是王后自己制造的,毕竟频繁使用毒药无论在哪里都会引起怀疑。而国内通译版明确有写“后母是个精通法术的女巫”;被情人抛弃,这里并不好解释,有本书《令人颤栗的格林童话》就有写说是公主和国王发生了不伦的关系才导致王后心生愤怒和嫉妒,起了杀心。不过这是后人的想象,放在这里似乎也通顺,毕竟哪有生母因为自己女儿好看,所以想杀了她;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这就不必多说了,整个故事几乎都是围绕着王后追杀白雪公主而展开的,尽管结局不同。 有传说写女巫和恶魔有契约,拒绝基督教。这就很明显地提到了女巫和教会的对立关系,也就是王后和公主的对立。 有一说,女巫的药性一般比较温和,类似中药而不是把萝卜蛤蟆猪肚子扔在一锅铜溶液里狂煮七天变成黑暗料理。但换个立场,王后想要杀掉公主其实易如反掌,既然精通法术和毒药,杀个人是非常容易的,却没有成功地一次将其杀死。不得不说,这里似乎还有王后作为母亲的慈爱之情。 还有王后假扮的老婆婆。在女巫审判中,老寡妇是被大量猎杀的几类人之一。关于这个设定,不知道格林兄弟想说明什么呢。
博物馆里的魔镜
再来说整个故事最重要的道具——魔镜。如果没有这面镜子,王后必然不会有如此之大的嫉妒,也就不会有接下来的事。魔镜魔镜,是有一定魔法能力的,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被认为是王后所有的。但事实上女巫并不具有能够制造魔法器具的能力,一般只是身边带有法器,例如扫帚和手杖。 那么这面魔镜到底是谁的呢? 不妨做一个猜测,这面镜子或许是国王的,但我相信一个从头到尾没说过几句话的国王是一定不需要这个道具来满足自恋的。 不是国王就只能是白雪公主的了,在格林兄弟版中,白雪公主在7岁的时候魔镜第一次说白雪公主比王后要美丽,但7岁的女孩真的能够一路狂奔到森林中和王子相爱结婚吗,这大概是一处矛盾的地方,也可能是翻译问题所以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而在通译版中,写出长大后的白雪公主比王后要美丽,这个时候的白雪公主一定是有智慧的,没有人知道她的心思。或许这面镜子就是白雪公主自己所做的,然后放置在了王后的身边,而魔镜所说的话也并非按照真相,可能是故意的设定,为了激怒王后。 这样一来,整个故事的幕后黑手就变成了看上去天真无邪的白雪公主了,似乎有点可怕。但再一次代换成教会势力和异教势力的话又很好理解了,所有的事情都是教会人物们一手策划出来的,从放任女巫不管到最后严酷的打击,使人们再也不敢相信异教。这便是中世纪黑暗的一大体现,教廷的绝对权力和其他宗教思想受到的巨大压迫。
王子 除了上述两个人以外,王子在文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假如没有这个男人的推波助澜就不会有接下来王后的惨死。 这是一个奇怪的男人,突然就偶遇了半死不活的白雪公主,看了一眼其跟吸血鬼差不多的长相就爱到不行简直让人无语。在七宗罪里,我想是色/欲和傲慢的体现。 王子的戏份并不多,直到最后才出来一吻定终身。这是个极具行动力的人物,就好比1689后的英国议会和清朝的军机处,说一不二。 在中世纪里,这也是一类很重要的人物。担着文艺复兴的重要责任和铲除异端的执行力,更多的是后者,毕竟文艺复兴只是思潮罢了,魔女狩猎就是真正的屠杀了。 异端裁判所是在教会渐渐衰落的时候出现的一支队伍,富有行动力和野心。好比初见白雪公主的王子,心里塞满了与她结婚的念头。 最后对于王后的邀请,我想有一定的概率是在王子的高度支持下才决定的。假如白雪公主并不是个拥有很深城府的人,只是个单纯的姑娘,那么贪生怕死的她一定不会再寻求报复而是安分守己地度过一生。不然她大可早就采取措施,何必等到与王子结婚之后再复仇呢。
除了这些还有提到例如“水晶棺材”是封印七宗罪的一个器物,类似潘多拉之盒。还有其他各种YY。
还有七个小矮人和国王、猎人这一些人物没有考据。毕竟只是个简短的童话,很多资料并不容易找到,上文多数内容也只是依靠猜想而并没有实际的证据。不如只把它当做一个故事来看,抛开这些复杂深刻的背景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