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尘于野 于 2013-5-25 21:40 编辑
《牛虻》 【爱尔兰】伏尼契
窝又来了……说实话真的好想写鲁鲁修什么的毕竟是我男人啊……不过牛虻也是心中大爱所以还是写着这个先吧。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快乐地飞来飞去!
从结束的这首诗说起。牛虻,男主角亚瑟的化名,一种忙碌的、可悲的小小飞虫。一只渺小的牛虻的影子,逐渐消失于黑暗与光明交替的黎明,而它的死去,无人在意。很多人说这是一个悲剧的结局,牺牲的是自己,被砸碎的也是自己,而牛虻的牺牲毫无意义。但我并不是这样想的。诚然,亚瑟最后落到被生父蒙太尼里抛弃的地步,但他也并不是失去了一切。他爱的女人依然爱他,也许他们之间的爱情不再关乎情爱,却业已上升到心灵相交的高度。而琼玛(牛虻童年深爱的人)已经认出了他,在他牺牲以后,必然会永远记住他——虽然是以这种方式。意大利的革命不会因为牛虻的死而停止,相反,革命 者将会更加坚定, 以牛虻为信仰赴死如散步的精神而自豪而奋斗。
有人这样写过: “一切正如十三年后气息奄奄的牛虻再见他的padre所说的一样:‘拿起一把锤子砸碎,看起来多么容易。现在又重现当年的情景——被锤子砸碎的却是我。’当然,被砸碎的不仅仅是残废的手脚与曾经俊美而今面目全非的面庞,还有他描述过的——一个人的灵魂,一个无可寄托的小丑般扭曲的灵魂。仅仅是残废的手脚与曾经俊美而今面目全非的面庞,还有他描述过的——一个人的灵魂,一个无可寄托的小丑般扭曲的灵魂。”
但是,我认为,被砸碎的不仅仅是那个美好天真的亚瑟,在砸碎与拼凑成一个新人之中,一个崭新的灵魂正在成长,也许这个新的灵魂内心已不再简单,但他依然是那样纯净,为了自己的理想,哪怕自怨自艾,最后依然坚强的站起来,不屈不挠,甘愿受命运的磨练。
所以我也曾经仿着牛虻的口吻写道:“虽然我只是一只忙碌的牛虻,但我已获得新生。过往的欺骗已不用再提,如今……我就是牛虻,一个斗 士,一柄投 枪,一支犀利的 羽毛笔!”
所以,到死,他也是一只快乐的、自由的牛虻。这就是一个真人的追求。
@蔓子的荞麦面
@苏家七爷 @迷途八雲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