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有技术,有你^_^)y
╱人◕‿‿◕人╲订下契约(注册新用户)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查看: 398|回复: 0
收起左侧

[折腾] 量子物理史话:上帝投掷骰子吗 第五章 曙光(1)

 关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7

主题

61

好友

1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地下研究所 所长

积分
115586
发表于 2012-7-18 15: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人╲定下契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人◕‿‿◕人╲订下契约(注册新用户)

x


本章的主角属于沃尔纳·海森堡,他于1901年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维尔兹堡(Würzburg),其父后来成为了一位有名的研究希腊和拜占庭文献的教授。小海森堡9岁那年,他们全家搬到了慕尼黑,他的外祖父在那里的一间名校(叫做Maximilian Gymnasium)当校长,而海森堡也自然进了这间学校学习。虽然属于“河蟹*”,但小海森堡显然不用凭借这种关系来取得成绩,他的天才很快就开始让人吃惊,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但是他同时也对宗教、音乐和文学表现出强烈兴趣。这种多才多艺预示着他将来不但会成为一位划时代的物理学家,同时也会在哲学史上留有一席之地。

年轻的海森堡喜欢和同伴们四处周游,并参加各式各样的组织。1919年,他甚至参予了镇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行动,当然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大男孩,把这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而已。对海森堡来说,更严肃的问题是应该为将来选择一条怎样的道路,这在他进入慕尼黑大学后就十分现实地摆在眼前。海森堡琢磨着自己数学不错,于是先试图投奔林德曼(Ferdinand von Lindemann),一位著名的数论专家门下学习纯数学。结果,呵呵,令这位未来的科学巨匠脸上无光的是,他被干脆利落地拒绝了。无奈之下,海森堡退而求其次,成为了索末菲的弟子,就这样踏出了通向物理学顶峰的第一步。

不管身在何处,像海森堡这样才华横溢的人是不可能被埋没的,他在物理上很快就显示了更为惊人的天赋,并很快得到了赏识。1922年,玻尔应邀到哥廷根进行学术访问,从6月12号到22号,玻尔一连做了7次关于原子理论的演讲。这次访问在哥廷根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甚至后来被称为哥廷根的“玻尔节”。全德国各地的科学家都赶到哥廷根去听玻尔的演讲,而海森堡也随着他的导师索末菲参与了这次盛会。当时才二年级的他竟然向玻尔提出一些学术观点上的异议,使得玻尔对他刮目相看。事实上,玻尔此行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遇到了海森堡和泡利,两个天才无限的青年。求贤若渴的玻尔把两人的名字牢记在心中,到了1924年7月——那时海森堡已是博士,在哥廷根波恩的手下工作——他便写信给这个德国小伙子,告知他洛克菲勒(Rockefeller)财团资助的国际教育基金会(IEB)已经同意提供为数1000美元的奖金,从而让他有机会远赴哥本哈根,与玻尔本人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工作一年。也是无巧不成书,那时波恩正好要到美国讲学,于是同意海森堡到哥本哈根去,只要在明年5月夏季学期开始前回到哥廷根就行了。从后来的情况看,海森堡对哥本哈根的这次访问无疑对于量子力学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玻尔在哥本哈根的研究所当时已经具有了世界性的声名,和哥廷根,慕尼黑一起,成为了量子力学发展史上的“黄金三角”。世界各地的学者纷纷前来访问学习,1924年的秋天有近10位访问学者,其中6位是IEB资助的,而这一数字很快就开始激增,使得这幢三层楼的建筑不久就开始显得拥挤,从而不得不展开扩建。海森堡在结束了他的暑假旅行之后,于1924年9月17日抵达哥本哈根,他和另一位来自美国的金(King)博士住在一位刚去世的教授家里,并由孀居的夫人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对于海森堡来说,这地方更像是一所语言学校——他那糟糕的英语和丹麦语水平都在逗留期间有了突飞猛涨的进步。

言归正传。我们在前面讲到,1924,1925年之交,物理学正处在一个非常艰难和迷茫的境地中。玻尔那精巧的原子结构已经在内部出现了细小的裂纹,而辐射问题的本质究竟是粒子还是波动,双方仍然在白热化地交战。康普顿的实验已经使得最持怀疑态度的物理学家都不得不承认,粒子性是无可否认的,但是这就势必要推翻电磁体系这个已经扎根于物理学近百年的庞然大物。而后者所依赖的地基——麦克斯韦理论看上去又是如此牢不可破,无法动摇。

我们也已经提到,在海森堡来到哥本哈根前不久,玻尔和他的助手克喇默斯还有斯雷特发表了一个称作BKS的理论以试图解决波和粒子的两难。在BKS理论看来,每一个稳定的原子附近,都存在着某些“虚拟的振动”(virtual oscillator),这些神秘的虚拟振动通过对应原理一一与经典振动相对应,从而使得量子化之后仍然保留有经典波动理论的全部优点(实际上,它是想把粒子在不同的层次上进一步考虑成波)。然而这个看似皆大欢喜的理论实在有着难言的苦衷,它为了调解波动和微粒之间的宿怨,甚至不惜抛弃物理学的基石之一: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认为它们只不过是一种统计下的平均情况。这个代价太大,遭到爱因斯坦强烈反对,在其影响下泡利也很快转换态度,他不止一次写信给海森堡抱怨“虚拟的振动”还有“虚拟的物理学”。

BKS的一些思想倒也不是毫无意义。克喇默斯利用虚拟振子的思想研究了色散现象,并得出了积极的结果。海森堡在哥本哈根学习的时候对这方面产生了兴趣,并与克喇默斯联名发表了论文在物理期刊上,这些思路对于后来量子力学的创立无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BKS理论终于还是中途夭折,1925年4月的实验否定了守恒只在统计意义上成立的说法,光量子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什么虚拟波。BKS的崩溃标志着物理学陷入彻底的混乱,粒子和波的问题是如此令人迷惑而头痛,以致玻尔都说这实在是一种“折磨”(torture)。对于曾经信奉BKS的海森堡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坏消息,但是就像一盆冷水,也能让他清醒一下,认真地考虑未来的出路何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技术宅(基宅) ( 粤ICP备18082987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746号 )

GMT+8, 2024-5-14 06:44 , Processed in 0.227688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Copyright © 2018 技术宅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