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有爱,有技术,有你^_^)y
╱人◕‿‿◕人╲订下契约(注册新用户)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查看: 1010|回复: 9
收起左侧

[历史军事素材] 宋代婚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51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2831
发表于 2012-6-22 21: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人╲定下契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人◕‿‿◕人╲订下契约(注册新用户)

x
在东京,有一富户为儿子娶一媳妇,刚过三天,就被皇宫中一位指挥官命令入见,结果,泥牛入海无消息,半个月不见人归来。这事发生在颇得人望的仁宗朝,富户自然上告到开封府。开封府尹范讽为此毅然去面奏,他对仁宗侃侃而谈:民妇既成礼,而强取之,何以示天下?范讽所说的『礼』,即是严格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程序而进行的婚姻礼俗,它是维系社会安定发展的重要大礼,怎么能随便破坏呢?仁宗闻言极是,立刻降旨,放出此女子,在御榻前交给范讽带回。透过这件事看,即使是皇帝,也要摆出一副尊重婚俗的样子,尤其是在城市里,讲究礼仪,婚俗是千万马虎不得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30 贡献 +4 收起 理由
小瘪七 + 30 + 4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温柔固善蜜,狰狞皆无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51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28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21: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任何一桩婚姻的形成,都要由媒人往来通言。那些严循明媒正娶戒律的名门,需要的媒人是戴盖头(即帷帽),拖裙到颈,着紫色套服,衣饰华丽者,她们的装束几乎和贵妇人一样。所以,从外地来到东京的人,见一妇人着红背子,戴紫幕首,却没有仆人跟随在后面,就感到诧异。皇帝为使宗室与有钱富户联姻,选定了数十名官媒人,也就是这般模样。中等门户,所需媒人则着冠子,黄包髻,系把青凉伞儿。再次之就是头挽一窝丝,身穿粗布衣,混迹在市井城镇上的王婆之流。她们做媒为生,练就巧舌如簧,可以:
开言成匹配,举口合姻缘;医世上凤只鸾孤,管宇宙单眠独宿。传言玉女,用机关把臂拖来;侍案金童,下说词拦腰抱住。调唆织女害相思,引得嫦娥离月殿。
温柔固善蜜,狰狞皆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51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28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21: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窝丝也是饼啊 长见识了
温柔固善蜜,狰狞皆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51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28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21: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媒人真是不简单,所以男女双方都将希望寄托在媒人身上,尤其那些婚姻未圆满者。像宋话本《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中描写的:
东京界身子里拥有十万资产、年过六旬的张员外,孑然一身,便想续弦,找来了张媒、李媒,委托她们为之说亲。但是条件苛刻,他一要人才出众,二要门户相当,三要有十万贯房奁。两位媒人明知这非常不实际,肚里暗笑,口中却答应这三件事都容易。结果,她们把张员外的年纪瞒了三四十岁,和女方说了,又到张宅讲定财礼。成亲那天,女方才知是位鬓发皆白的老员外,叫苦不迭,后悔已晚。为了钱财,媒人就是这样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有人特别感叹宋代城市媒人的这种见钱眼开的做法:到女家则说男家不求备礼,而且帮助出嫁遣之资;到男家则厚许其所迁之贿,而且虚指数目。轻信了这些媒人的话而成了婚的人,往往赍恨见欺,夫妻反目,乃至离婚。可是,没有媒人,任何婚姻都不成。即使强霸妇女的财主,也要使强媒硬保,否则名不正言不顺。一句话,城市婚姻的序幕,必须要由媒人拉开。
温柔固善蜜,狰狞皆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51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28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21: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家正式草帖女家正式草帖
在媒人的主持下,婚姻的第一步是起个『草帖子』,或者『讨一个利市团圆吉帖』,看看吉利否、无克否。媒人一般都带着这样的帖子,往往是『从抹胸内取出』,如『一幅五男二女花笺纸』,由议亲人写了,她们带给男女双方。
若双方见草帖后彼此满意,再告诉媒人通一个更细的帖,也叫『定帖』。上面写着男家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名讳、职业,议亲的是第几位男子,何时所生,父母在不在堂,家有多少财资,主婚的是哪位尊长等。
女家也以对等的形式,将自己情形一一写明。两家把定帖放在彩色绸缎或布衬着的盘子里,选个日子送给对方,这就表示此事可谈。下一步就是『相媳妇』,是由男方亲人或媒人上女家去看,也有男子亲自去看的,这唤作『过眼』。
男家正式定帖女家正式定帖
相媳妇的地点往往在酒楼、园圃等雅致环境,这颇有些今日自由恋爱的味道,但是自始至终却充满着男强女弱之意。如男方用四杯酒,女方准备两只酒杯;若新人中意,男方即以金钗插于冠鬓中,这叫『插钗』;若不如意,送二匹彩缎,美其名曰『压惊』。
也有相退女方的男子,被女方告发的,东京的司法机关,即依据刑律条例判决,引起市民的议论,认为这样处理太甚。这表明,婚姻观念已有些许松动,但因循守旧的势力还是很大。倘若不去相媳妇,那就只好听天由命了。都官凌景阳,与东京一豪门孙氏女子成婚,但怕自己年纪大,就匿报了五岁,待交礼时,才知这位孙氏女子比自己还要大,原来她匿报了十岁。此事荒唐,引得皇帝都大笑,这就是没有去相媳妇的后果。假如去相媳妇,而且相好了,那就很快由媒人去道好,议定礼,再往女家报定,接着男方选黄道吉日,送聘礼,婚姻的节奏就加快了。当然,快不快取决于当婚者的主观意图,这要看下财礼多少。
财礼与议亲、送定前后的那类小礼还不同,那是些象征性的物件,如男方家人担着盛一点酒的大酒瓶,装八朵大花、八枚工艺饰品,用花红系在担子上,送往女家。女家用两瓶淡水,三五条活鱼,一双筷子,放入送来的大酒瓶内,用这『回鱼筷』回应。
到了以摆谱为荣的南宋都市里,富裕之家,则准备珠翠、首饰、金器、销金裙褶、缎匹茶饼,牵送两只羊,还有装上大花的四罐酒蹲,用绿销金酒衣或罗帛帖套花酒衣盖上,酒担用红绿缎系上,送往女家。女方备些紫罗匹缎、珠翠须掠、箧帕鞋鞍等回定礼物,再用两只空酒罐,放满清水,投入四条金鱼、一双筷子、两棵葱,作『回鱼筷』送往男家。只有官户富豪,才用金银打造一双鱼筷,用彩帛做两棵生葱,挂在鱼水罐外面。
温柔固善蜜,狰狞皆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51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28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21: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下财礼』就非同小可了,因为它意味着婚姻已完全成『定论』。男女双方,都要倾其所有,有钱人家送聘礼,以送『三金』为时髦,即金钏、金、金帔坠。送不起金器的家庭,用『银镀』的代替。这种以金为主的财物聘礼,闪烁着好一派富贵气象。这是在唐代婚姻聘礼中所未见的,也是元代婚姻聘礼所未达到的,反映了商品货币经济在宋代城市婚姻中占有的无可争辩的主导地位。此外,官宦之家还送销金大袖或红素罗大袖缎、黄罗销金裙、缎红长裙、珠翠团冠、四时髻花、上细杂色彩缎匹帛、花茶果物、团圆饼、羊酒……简直像展开了一场送聘礼的比赛,看谁送得多,送得好。
在宋代以前,这一习俗并不明显。但到了宋代,『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已成为最基本的婚俗第一步,然后再立契约,『以求售其女』,所以『世俗生男则喜,生女则戚』。倘若城市中的富室,一次新婚,最低程度要有『半千质具』!王安石嫁女到蔡家,慈寿宫赐一珠褥,就值数十万钱。南宋景定年间,一小小九品郑姓将仕郎之女庆一娘,许嫁给万知县之子,仅资装费钱就高达十万五千贯,随嫁五百亩田尚不算在内。通过以上一高一低两例,可以推想婚姻论财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这与宋代以前讲究门第、等级的悬殊是有明显区别的。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为下聘财损资破产,乃至嫁娶失时、不能成礼的特别多起来。故官府将聘财定立等第,以男家为主,大致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户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
中户金五钱,银四两,彩缎四表里,杂用绢三十匹。
下户银三两,彩缎三表里,杂用绢一十五匹。
温柔固善蜜,狰狞皆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51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28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21: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是大体的规定,目的是让市民们下聘嫁礼时有所遵循。实际上,即使没有钱的市民,也要硬橕着备一两匹彩缎、一两封官会,加上一些茶饼鹅酒。有的穷苦市民,不顾『报应』,竟到居处附近的大庙,取人们布施给寺院的缣帛以嫁女。至于一贫如洗之家,奁具茫然,但假如女子姿色可取,这就要由男方送首饰衣帛等物,叫作『兜裹』。然而,也有女方奁具万计,只慕男方容仪,情愿不要男方分文,只想及早成婚的。男方一旦答应,女方便来人,『施供张,敷茵几,金玉绮绣,杂然盈前』。然后便是笙箫之音,锵洋渐近,女子乘花舆而来……
这与东京有权人家,专去科场上选婿,毫不考虑男方的阴阳凶吉及其家世同出一辙。这唤作『榜下捉婿』,女方还给男方缗钱,唤作『系捉钱』。后来富商和广有钱财者,也都到科场上捉婿,并成倍付『捉钱』,以诱士人上钩。捉到一个女婿一次就给千余钱,这一明码实价还是非常之高的。可是一旦从科场上选来的这女婿与女子成婚后,其家则就要索取『遍手钱』。通过女不看男家世只重相貌,女方重男才干而不虑其它的这二事,可见宋代城市婚姻不计较门第、『不问阀阅』的端倪,而且它透露出了宋代城市婚姻直逼钱财,专问实际而不好虚名的举措,已是很有代表性,以至可以成为宋代城市婚姻的最大特色。所以,即使男方再贫穷,也要备纳采、问名之礼,始为允当。而受了聘送的富家女子,不仅要用双匹绿紫罗、金玉文房玩具、珠翠须掠这样的女工礼物答回,而且还要送给媒人缎匹、盘盏、纸币、花红礼盒等。
送礼到此还不算完。到迎亲的前三天,男家开始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花粉盘、画彩线果等物品,女家则回送罗花幞头、绿袍、靴笏等。一直到了成亲的前一天,『下财礼』才告一段落。因为这时要『铺房』,由男家备床席桌椅,女家备被褥帐幔;女家出人去男家铺设房奁器具,摆珠宝首饰等。张幔设褥、布幕置毡的程序,演变成了女家夸耀的机会。像公主出嫁的房奁,还由皇帝降旨许官员去参观。
温柔固善蜜,狰狞皆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51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28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21: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迎娶』那一天,婚礼将以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面貌出现,这与宋代以前的婚礼成鲜明对照。早在《礼记》就提出『婚礼不用乐』,后一直延续到北周,才开始出现『嫁娶之辰,多举音乐』的记载,但很快禁断。
唐代嫁娶时,虽有广奏音乐、歌舞喧哗的现象,却遭官方取缔。至北宋前朝皇帝、皇太子还是袭用旧制,婚礼仍不举乐,可民间却松弛多了,《清波杂志》曾说元佑哲宗大婚时,宰执议论不用乐,宣仁太后反对道:『寻常人家,娶个新妇,尚点几个乐人,如何官家却不得用?』这就告诉了我们,城市婚礼用乐已司空见惯。《事林广记》中一段话也透露出了这一新礼节的抬头、不用乐的旧制的崩溃:
近俗,六礼多废,货财相交,婿或以花饰衣冠,妇或以声乐迎导,猥仪鄙事,无所不为,非所以谨夫妇严宗庙也。在乐队吹吹打打声中,男家陪伴人各拿花瓶、灯烛、香球、沙罗洗漱、妆盒、照台、裙箱、衣匣、青凉伞、交椅等物,跟着送『迎客』的车子或花担子前往女家。女家在男家来人迎亲前,叫出嫁的女儿先拜家堂并祖宗,以保过门平安,并且要有一大套吉利话:
今朝我嫁,未敢自专。
四时八节,不断香烟。
告知神圣,万望垂怜。
男婚女嫁,理之自然。
有吉有庆,夫妇双全。
无灾无难,永保百年。
如鱼似水,胜蜜糖甜。
温柔固善蜜,狰狞皆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51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28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21: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待迎亲队伍到女家门口,女家用酒礼款待来人,并散『利市钱』,乐官作乐催妆,待嫁的女子『房中巧妆画,铺两鬓,黑似鸦,调和脂粉把脸搽。点朱唇,将眉画,一对金环坠耳下。金银珠翠插满头,宝石禁步身边挂』。这时,有『克择官』报时辰,茶酒司仪互念诗词,促请新人出屋登车。新人登上车,从人却不肯起步。此刻,有人念这样的诗句:
高楼珠帘挂玉钩,香车宝马到门头。
花红利市多多赏,富贵荣华过百秋。
新人家只得赏了这一求利钱酒的,担才起了,迎至男家。北宋时,迎娶的人先回男家门口,吵吵嚷嚷向男方要钱物,这叫『拦门』,旁边还有人吟诵拦门诗,以推波助澜:
仙娥缥渺下人寰,咫尽荣归洞府间。
今日门阑多喜色,花箱利市不须悭。
绛绡银烛拥嫦娥,见说有蚨办得多。
锦绣铺陈千百贯,便同萧史上鸾坡。
拦门礼物多为贵,岂比寻常市道交。
十万缠腰应满足,三千五索莫轻抛。
这时,由男方以『答拦门诗』回敬:
从来君子不怀金,此意追寻意转深。
欲望诸亲聊阔略,毋烦介绍久劳心。
洞府都来咫尺间,门前何事苦遮拦。
愧无利市堪抛掷,欲退无因进又难。拦门过后,该进行『本宅亲人来接宝,添妆含饭古来留』这一习俗。是由媒人拿着一碗饭,叫道:『小娘子,开口接饭。』这是表示新人入门之初,吃夫家饭,成夫家人。也有喂粗粮的,以示女子进门后要艰苦持家。南宋城市则没有拦门一礼。只待新媳妇下车后,由阴阳先生拿着盛五谷豆钱彩果的花斗,向门首撒去,孩子们争着捡拾。撒谷豆这一点和北宋是一致的,其用意是在压青羊、乌鸡、青牛这『三煞』。习俗认为,三煞在门,新人不能入,若入则会损尊长及无子。撒谷豆,三煞则自避,新人方可进门。
新媳妇是踏着青布条或毡席行走,一女子捧着一面镜子在前面倒行,或者由二女扶持行走,先跨马鞍,据说这是来自唐五代的婚俗。那时,军阀混战,礼乐废坏,无暇讲究婚姻制度,随取一时世俗所用仪式——
温柔固善蜜,狰狞皆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主题

51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28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22: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当时胡人乘鞍马风甚,于是,便有了新媳妇跨女婿准备的马鞍的婚俗。直到明清时期,这种由女婿以马鞍置地,令新媳妇跨过其上,叫做『平安』的婚俗仍保持着,标示着宋代城市婚俗一直引领着宋以后的婚俗潮流。新媳妇还要在草上、秤上过,入了门,进一当中悬挂着帐子的房间,稍微休息,这叫『坐虚帐』。或者一直到一间屋内,坐在一张床上,这叫『坐富贵』。这时男家委托亲戚接待女子亲家,『亲送客』,急急忙忙喝完男家准备的三盏酒退走,这叫『走送』。
北宋城市婚礼进行到此,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堂中置一马鞍,女婿要坐上,饮三杯酒,女家再遣人请他下马鞍,连着请三次,才能把他请下来,这叫『上高坐』。凡是举行婚礼,只有女婿上高坐,才称得起是最隆重的仪式,如谁家不设此礼,就会被男女宾客视为阙礼。即使北宋的名儒巨公、衣冠旧族也都要举行这『坐鞍礼』。这或许是对当时旋风般的草原民族骠悍的仰慕、撷取?
到了南宋城市中,这点变化出现了,男子不像传统戏剧中那样着大红袍,而是穿绿衣裳,戴花幞头,到一张放在床上或离地面很高处的椅子上就坐,这也叫做『高坐』。先由媒人,后由姨或舅母请,他们各斟一杯酒,男子接住饮了,再由岳母请,把他请下『高坐』,回房坐在床上。这时新人家的门额,横挂一条彩帛,已被人扯裂下来,夫婿进门后,众人争着扯着碎片散去,这叫『利市缴门红』。然后,礼官请两位新人出房,男执槐简,挂红绿彩,绾『同心结』倒行;女面向男,把『同心结』挂在手上,缓缓行走。这种被无数文学艺术样式反复重复过的礼节,唤做『牵巾』。也有女子专以此写诗祝贺的,如《灯下闲谈》:
团圆今夕色珍晖,结了同心翠带垂。
此后莫交尘点染,他年长照岁寒姿。
到了堂前,双方并立,请父母、女方亲人,用秤或机杼挑开『盖头』,露出女子的面容,再行参拜男家高祖及诸亲戚的礼节。礼毕,女子再倒行手执『同心结』,牵引着新郎回房,讲『交拜礼』。
宋代城市婚礼席上的参拜仪式,有的是宋代之前就有,如拜舅姑诸亲,有的则是自宋代方始,如夫妇交拜。『交拜礼』之后,礼官用盘盛金银钱、杂果,在房中撒掷,这叫『撒帐』。它与『撒谷豆』禳三煞不同,而是寄寓着祝愿得子、长命富贵等吉祥幸福之意,这可从『撒帐致语』中看出——
窃以满堂欢洽,正鹊桥仙下降之辰;半夜乐浓,乃风流子佳期之夕。几岁相思会,今日喜相逢。天仙子初下瑶台,虞美人乍归香阁。诉衷情而款客,合欢带以谐和。苏幕遮中,象鸳鸯之交颈;绮罗香里,如鱼水之同欢。系裙腰解而百媚生,点绛唇偎而千娇集。款款抱柳腰轻细,时时看人娇羞。既遂永同,惟宜歌长,寿乐是夜也。一派安公子,尽欲贺新郎。幸对帐前,敢呈抛撒。
温柔固善蜜,狰狞皆无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技术宅(Z站|基宅) ( 粤ICP备18082987号-1 )

GMT+8, 2025-5-1 07:50 , Processed in 0.124000 second(s), 22 queries , Redis On.

Copyright © 2018 技术宅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