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中狗的我这些真是不成问题www【一】
《史记》司马迁
《柳毅传》李朝威
《世说新语》刘义庆
《聊斋志异》蒲松龄
《张衡传》范晔
《大铁椎传》魏禧
《苏东坡传》林语堂
【二】
①拿破仑
②张纯如
③贝多芬
④三毛?还是说是荷西啊?
⑤柳永
⑥李白
【三】嗯..正好学校要写作文呢!~
味道 如若你深爱着一个人,那么你可以记录下她的音容笑貌。这样,即使你与她相隔千里、亦或阴阳相隔,你仍可以凭借那些记录独自回忆。然而仅有味道,是只有你在那人身边时才嗅得到的。 我是很厌恶烟的味道的,从小即是这样。我父母并不吸烟,所以第一次知道自己无法忍受那味道,还是在奶奶家。 那年非典,我还小,父母为了保护我,把我送回了老家。那是我第一次回老家,一切还都是陌生的。奶奶住在一个村子里,为了等爷爷回来,她一直不肯搬离。我还没住过农村,所以一开始,对那里的一切——阴冷潮湿的房屋、门口凶恶的狼狗、院子里哞哞叫着的牲口,都是深深畏惧着的。甚至是院后那微风吹拂着都平静的没什么水波的大湖都诡异的令我想到就会发抖。我依稀记得妈妈牵着我的手走到北屋,奶奶的面前,郑重地拜托她照顾我。她就坐在那里,抽着烟,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我怯生生地从妈妈身后探出头看她,被扑面而来的烟味呛得咳了出来。她好像童话故事里烟雾缭绕中阴森可怕不会笑的老巫婆,我突然有一种冲动想冲出这个屋子远离她。我讨厌她对妈妈的态度,我讨厌她不会笑。我不喜欢她。 那一天,是我第一次见到她。 后来,妈妈回去了。我害怕得一下午和她独处却没有说话。她也只是静静地、不停地抽着烟。我被呛得难受,强忍着不咳嗽出声,但眼睛开始发酸,有种液体出于生理反应充盈在眼眶里。我讨厌烟的味道,我讨厌她安静的可怕。我不喜欢她。 她几乎是不与我说话的,偶尔会叫我吃饭,或是把疯玩一整天的我叫回家。慢慢的,我发现这个地方的一切都是那么有意思。一旦出了家门,我就自由了。不仅可以随意呼吸清新的空气,而且热情的村里的孩子们都是一起玩闹的好伙伴,他们知道许许多多我从未听闻过的故事,擅长各种神奇的“绝世武功”。这样,即使我与她没什么可交谈的,也并不觉得丝毫寂寞。 然而,渐渐的,村里人都知道我是北京来的孩子,他们不再让自己的孩子和我在一起玩耍。他们害怕我带着某种病源,甚至开始躲我,就如同躲什么瘟疫似的。再没人和我说话了。我只能继续和她待在一起,呼吸着充斥着烟味的空气,整日沉默。 直到有一天,村长来到我家。我依稀听见他和奶奶在谈论我的事情,在调查我的详细事宜。我偷偷走出去,看见村长惶恐的脸。他惊叫着要我远离他,别再靠近。我呆呆地站在那里,突然觉得我好像被所有人厌恶着、害怕着。我不记得自己有没有流泪了,只记得奶奶气恼地和他说了什么,然后蹲在我面前拥我入怀,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后背,慌乱地用充满乡音的口吻说:“别哭,别哭。”我闻着她身上淡淡的烟草味道,忽然觉得好温暖。 那天过后,我家大门外多了把锁。我不能如往常那样随意出入家门了,而她,也似乎受到我的牵连,一并不能自由进出了。她并没说什么,还是安安静静的,从不曾有多余的面部表情;但不再在屋子里抽烟了,似乎是知道我讨厌那味道,偶尔会到院子里去抽,但那味道也就很快随风散乱了。我开始尝试着和她说话,渐渐发现她只是话少,并不是难以接近或是讨厌我。之后两个人独处的日子里,我都可以和她聊聊天,她静静地听,也会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慢慢的,我发现我并不讨厌她了,虽然她身上还是有那一股无法洗去的烟草味道。 非典过后,我就离开了老家。我甚至恋恋不舍地和她分别。她笑着说:“以后记得回来看看。”那是我头一次见到她笑。我忽而难以抑制地想要扑到她怀里,满面迎来的是一股烟草味道,我被猛地呛出泪来,却也不想再离开那怀抱。 三年前,她去世了。我记得我趴在她身上,她的手轻抚着我的头,慢慢停了下来,再不动了。我把头深深埋在被子里,那是一种医院刺鼻的消毒水味,而她衣服上,那种我曾以为永远洗不去的烟草味,竟淡到被消毒水味完全替代了。我努力吸了吸鼻子,似乎又可以嗅到那股属于她的、淡淡的温暖味道。然后我听到自己抽泣的声音,慌忙地捂上嘴巴,只让缓缓流出的眼泪浸湿被子。她喜欢安静,我知道的。 她并不爱笑,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回忆的照片;她亦不爱说话,没有办法留下任何音频。然而她身上那特殊的味道,却足以让我怀念一生。即使无法保存,但至少如今,每每我又闻到那淡淡烟草味,都会想起她,而后内心无比温暖。因为我知道,那是她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