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稿旋律 于 2012-5-4 11:01 编辑
--------
木城十一章 那个名字
方方长条,行行长条, 从圆筒树干上切出一块块木板, 在深入土地的木桩之上用钉子接上, 由低至高,一阶到二阶。 由实至虚,扎实到装饰。 就这样一步一步,用上一个月时间, 便能完成一栋木屋。
至于其中的细致技巧,虽不能说人人都能办到, 却也不是异常复杂的事物。
而竖立在克罗娜三人眼前的, 正是这样的一栋简陋,平凡的木屋。
木屋四周甚至攀有纤纤绿藤, 干褐的颜色,令其看起来腐旧非常。 看似会随时倒塌垮下, 吹起一片尘土,悄悄地风化逝去。
木屋唯一特别的地方, 就是它很高,它很宽。 高度约几十米,宽度也上了百米, 约是一座城堡的高度与宽度。 对于一般是贫民百姓居住的木屋, 简陋的构造和宽阔的占地,不免有种矛盾的感觉。
除了这点以外, 木屋的风格和构造实在平庸非常, 东方的城镇里随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木屋。
但在这自然美景片布的红土之上, 独独竖立其中的木屋,带着一种风雅之感。
当然, 任何对木屋的形容,评价, 其实可以结论为一句。
木屋有名木城,里面住着一位大方士。
站在那和屋子不成比例,两米高的双门前, 爱德华颤抖地站着,表情不停透露着复杂难明的情绪。
克罗娜和花草木站在他的身后等待着。 身为一位炼金士,爱德华的执着不容许他人来打开这扇门。
虽然术士和方士,长久以来相互不服于对方。 但是双方都没否认过”方”与”圆”的理论。 既然阵法图形有效果,那么其理论便是存在的, 炼金士从不否认存在的事物。
世人皆传炼金术里方不如圆, 毕竟圆之一脉长久的历史摆在那里。
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在同时代的术士已经能够在一个星期内造出房子来, 同时代的方士却还在为演算补助植物成长的方阵烦恼。
圆的长久历史, 很大程度的完善与简化了圆的知识系统。 使得新的术士在掌握理论与演算上比历史短暂的方士快。
但是方之一脉的始创者,梁梭。 却永远是术士们心中的一根刺。
出生于无知的平民之家, 仅仅听到了从西方的炼金传闻, 便从理论,图像,构成之类的片面之词中, 创出了使用方形为主的炼金术分支。
刚割完稻的田野一夜之间, 重新长满了金黄色的稻米。 稻田上梁梭持着一枝树干, 冷淡的表情仿佛本当如此。 那时,他十五岁。
约七十年后, 梁梭消失于浊世间。
百年后, 因毫不顾虑地使用独特的术法而被认出。 两百年后, 因毫不顾虑地使用独特的术法而被认出。 三百年后, 因毫不顾虑地使用独特的术法而被认出。 四百年后, 因毫不顾虑地使用独特的术法而被认出。
五百年往后, 再没人见过梁梭。
而梁梭不老不死的传言, 却在人间不翼而飞了起来。
所以每当博学高深的老术士们听到这个名字, 面上都会不由自主地抽搐起来。
但是方士们也很少提起这个名字。 即使一些高傲的术士公开鄙视方术, 不到万一, 方士们也不会以这个名字来反驳。
因为梁梭, 从没有分享过任何他的知识。
在世七十年, 他没有收过任何学生,也没有遗留下任何文献。
方术的起始, 还要归功于另一位大方士,郑邦。
郑邦,一位游历东方的术士。 在见证了梁梭近乎奇迹一般的术法以后, 他紧紧跟随着梁梭。
在梁梭所到的一方一处,钻研梁梭所施展的每一个阵法并进行分析。 梁梭没有教导他任何知识,却也没有阻碍他跟随自己。
直到他悄悄消失于世间, 郑邦失望的同时, 整理了他所分析到的一切,创出了擅长有机物炼成的方术。
所以方士们并不对那个名字感到自傲, 甚至有些方士,不把梁梭看待为方术的始创者。
尽管如此。 没有一位炼金士否认过, 梁梭是天所宠爱,甚至是溺爱之人。 炼金士,从不否认存在的事物。
如今。 历史上的七位大炼金士。 五位大术士,一位大方士尽皆已死。
遗留下大方士梁梭, 孤傲地竖立在时间这条长河之中。
爱德华双手放在稍显冰冷的大门上, 艰难而缓慢的推开了那两扇门。
门并不厚重, 厚重的,另有其物。
老旧的木门发出吱吱声响, 从门缝之间映出一丝白光, 而门外的阳光,也照在那木屋之内。
许许多多的书柜, 杂乱堆积的书籍, 之间有一书桌。
年轻的男子,双手堆彻着书籍, 积木一般叠上了三层高塔。
“欢迎,来到我的书房”
男子非常专注的彻起第四层, 顺道表示了地主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