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72397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3-2-17
- 宅魂
- 7250 点
- 贡献
- 14705 点
- 宅币
- 63706 枚
- 灵石
- 0 块
- 元气(技能点)
- 137 点
- 活跃
- -24 ℃
- 听众
- 16
- 收听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最终章
此人已心塞致死
- 积分
- 136471
|
Ⅰ. ღ生命的质素vs生命的长久ღ
生命的质素应该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生命的质量,生命质量是根据一定的社会标准来衡量和评价的人的个体生命的自然素质的质量状态。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命质量是决定生命价值的内在要素,是生命价值的基础。生命质量是对人的生命的自然素质的社会性衡量和评价,即它所衡量的是生命存在的生理功能状态,它用以衡量和评价的标准是生命存在的生理功能状态能够去过一种愉快、健康和有意义的生活。
所以,生命的质素是我们每日生活里挺重要的东西。所有的物质甚至精神基础,都是为了提高我们生命的质素。若不是为了提高我们生命的质素,我想,所有的事物都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
而生命的长久性却不尽然,我们常说,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质量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是什么意思?意思是生命的长久与否,不是生命的时间长就越长久,而是生命本身要有价值和质量才是长久的。
因此,于某种程度上而言,生命的质素,远比生命的长久,要重要得多。
Ⅱ. ღ关怀临终病人ღ
临终关怀的含义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是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临终关怀团队,临床关怀是医护人员为当前医疗条件下尚无希望治愈的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面的舒适疗护。“临终关怀”需要社会理解。
“临终关怀”能让濒死者安详地、舒适地、有尊严而无憾地走到生命的终点,而医护人员送医到家,不但能为临终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还能为临终者的家属提供社会和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支持,以使他们的健康处于适应状态,送走亲人,做好善后。减少临终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同时希望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
“临终关怀”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美国有近2000家“临终关怀”性质的医疗机构,都是独立于普通医院之外的。而在我国,“临终关怀”医院大多设在普通医院内,实际上这是很不正规的,这是因为目前对社会老龄化的严重性认识不够,“临终关怀”这个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的事业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尊敬老人,善待老人,如何让老人面带微笑地离去也许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了。
Ⅲ. ღ信仰对於坚持信念有用吗?ღ
信仰,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信仰是主体信奉和仰慕的东西,这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身外求靠,是对外部事物充满景仰,期盼,幻想将来的完美归属,祈求灵魂安住殿堂,相信伟大的神是真实存在的,相信并投靠天外世界的那尊神能够保护自己,保护万民,相信,迷恋,敬仰,故此叫信仰。
信念,是指信任;坚信不移的想法。信念是情感,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我们所拥有的任何观念,都是自我情感的凝聚,如果我们相信了它,那么,一个普通的观念就会升级形成我们的信念。信念左右我们心念思维活动的范围,并以某种模式规范着自我的思考方式,我们的情感资料都会被“框”在这个模式里运行。
因此,据我个人的理解,信仰对坚持信念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信念和信仰是并驾齐驱的,信念是可以实现的信仰。信念既能制约在它后面的科学,又能兼顾在它前面的信仰。人一旦有了信仰,就相当于拥有了一种外界因素无法撼动的精神追求,便更能够执着于对于信念的明确与坚定。 |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宅币 +50 |
贡献 +4 |
活跃 +3 |
收起
理由
|
xyz_xx
| + 50 |
+ 4 |
+ 3 |
o(* ̄▽ ̄*)ブ 发糖 [積分50]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