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http://www.guokr.com/article/3716/
搬运:
流言: 公安局特别提醒请相互转告:若是有人在路上接近你,向你推销福建安溪铁观音,又让你闻一下,你一定要注意不要上当。这不是铁观音,那是观音土,是一种迷魂药,一闻即晕进而做案,轻者抢财劫色,重者杀害高价出售器官。非常残忍,现已在广东、河北、黑龙江天津等省市出现,请马上转告转发所有亲人! 真相: 首先,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已经出面澄清了,“经向110报警服务台了解,北京近期未接到过微博或短信上流传的所谓‘铁观音迷魂’抢劫的警情。这与此前曾流传过的所谓‘香水迷魂’类似,并无事实根据,提醒大家不要轻信和散播类似消息,更没必要恐慌。”[1]大家可以放宽心。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这个流言的不靠谱。第一个问题出在观音土上。所谓“观音土”,其实就是高岭土,一种含铝的硅酸盐矿物,是制造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原料。因为在饥荒年代曾经被当作充饥之物,而广为人知。这样的东西,显然是无法充当“迷魂药”的。[2] “一闻即晕”的神奇迷魂药不存在那么,流言所描述的那种只要吸入就可以起效的“迷魂药”,在现实中究竟是否存在呢?确实有一类吸入性麻醉剂作用方式和流言所述类似。这类麻醉剂都是挥发性液体或气体,如乙醚、氟烷、异氟烷、恩氟烷和笑气(一氧化二氮)等。通过鼻腔吸入,到达肺部以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到达大脑,从而实现全身麻醉的效果。[3] 但流言所述“一闻即晕”的效果是不可能实现的。手术时的麻醉过程是很复杂的,我们可以用这类麻醉剂里比较容易获得和使用的乙醚来进行说明。乙醚常被用于动物实验。操作时要将动物(如小鼠)的头部放入装有浸湿乙醚棉球的广口瓶内, 4到6分钟后才会达到麻醉状态。为了获得较长的麻醉时间,实验时还要在它们的鼻部放棉花或纱布,不时滴加乙醚来维持麻醉状态。[4] 我们知道,药物作用的量和作用对象的体重是相关联的。小鼠尚需要吸入乙醚4到6分钟才能进入昏迷状态,那么可想而知,比小白鼠大了上百倍的人怎么可能吸一口就昏迷呢?其他的吸入性麻醉剂,虽然麻醉效果可能会较乙醚更强,但只吸一口就被迷倒同样是不可能实现的。
“被催眠”的真相在类似的“迷药流言”中,还有一种常见变体:有人在闻了这种迷药之后出现了类似“被催眠”的效果,完全任人摆布,甚至从银行中取出现金交给他人,自己却浑然不知。 不过,“催眠”实际上无法通过闻一个什么东西来实现。催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注意范围会缩小,而受暗示的程度会提高。[5]为了达到这种状态,被催眠者固然需要催眠师的指引,但更依赖于被催眠者本人接受暗示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被催眠者的意愿,通常只有被催眠的人自愿合作,才有可能被催眠。[6]所以,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能被催眠的,在能被催眠的人里,也只有少数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其次,被催眠者对自己的行为仍然是有判断和控制的,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对恶意的催眠暗示会拒绝[6],像把银行里的钱全部取出来给不相干的人,任何一个有判断力的人都不会干这样的傻事。 结论:谣言破解。 已知化学物质中并不存在可以让人吸一口就被迷倒的东西。也没有任何“迷药”能够让人一吸入就“被催眠”,从而做出一些让人懊悔不已的错事。不仅如北京公安澄清的那样“铁观音迷魂药”不存在,类似的“都市传说”都是如此。 特别说明: 请注意,我们这里针对的是这个流言的“基础版本”,也就是说,讨论的仅仅是“吸入性药物”,结论中的“谣言破解”也仅限于此。事实上,能在较短时间内使人昏迷的口服迷物确实存在,比如三唑仑,所以,请回避来历不明的食物、饮料。 参考文献:
[1] 平安中国
[2] 观音土
[3] 吸入性麻醉药
[4] 动物麻醉方法
[5] Hypnotic phenomena and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A Multilevel Framework of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Kallio, S., & Revonsuo, A. Contemporary Hypnosis, 20(3), 111–164.
[6] The altered state of hypnosis: changes in the theoretical landscape. Kirsch, I., & Lynn, S.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5. 50(10), 846–858.
麻醉学有关知识-引用来自人卫第七版外科学之麻醉学一章
麻醉学,是指由药物或其他方法(物理或化学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其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临床麻醉的分类有: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复合麻醉,基础麻醉。
其中,全麻又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肌肉麻醉和直肠麻醉;
局麻分为表面麻醉,浸润麻醉,区域阻滞,周围神经阻滞,局部静脉麻醉;
椎管内麻醉分为蛛网膜下隙组织,硬膜下隙阻滞。
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全身麻醉的吸入麻醉及其药物。
全身麻醉的定义:全身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
特点: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与血液内的药物浓度有关; 可调控,完全可逆。
吸入麻醉药的概念:经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并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
常用的全身麻醉吸入麻醉药有:氧化亚氮、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
与吸入全麻药性能有关的几个概念:
分配系数——指在一定温度下,某一物质在两相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该物质在两相中浓度的比值。是溶解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油/气分配系数(脂溶性):与麻醉强度成正比。
血/气分配系数:与药物的可控性相关(即麻醉诱导与恢复的速度), 与可控性成反比。
吸入麻醉药的强度:MAC——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用以衡量吸入麻醉药的强度
MAC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某吸入麻醉药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无摇头、四肢运动的最低肺泡浓度。
MAC是不同麻醉药的等效价强度,能反映该药物的效能。MAC越小,麻醉效能越强。MAC与油/气分配系数成正比。
下面来具体介绍一下常见的吸入麻醉药:(来自胖达的外科学笔记,更详细的内容请去翻外科书)
1、氧化亚氮
性能较弱
对心肌有直接抑制,收缩肺血管平滑肌
对呼吸道无刺激,轻度抑制呼吸
脑血流增加
对肝肾功无影响
复合应用于麻醉维持
用于牙科、产科镇痛
恢复期可能发生弥散性缺氧
使体内封闭腔内压升高,肠梗阻者不宜
2、恩氟烷
性能较强
脑血流和颅压增加,EEG癫痫样发作
抑制心肌,轻度舒张外周血管
对呼吸道无刺激
降低眼压
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
癫痫史者慎用
3、异氟烷
性能强
低浓度对脑血流无影响
明显降低外周阻力,心肌抑制轻,扩张冠脉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
用于控制性降压
4、七氟烷
性能较强
舒张冠脉
舒张气管平滑肌,对呼吸道无刺激
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
清醒迅速
在钠石灰中和温度升高时可发生分解
5、地氟烷
性能较弱
对循环影响小
轻度刺激呼吸道
肝肾毒性很低
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
诱导和苏醒均非常迅速,适用于门诊手术
适用于心脏病人
需要特殊蒸发器,价格贵
以上几种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可以参考果壳给出的参考文献链接[3] 吸入性麻醉药
@破戒僧—韡 学弟以后记得要这样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