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波仔おなみ 于 2014-1-24 15:36 编辑
独立书店之先锋书店—大地上的异乡者
大家好,欢迎一起来到“独立书店之旅”的第一期,作为此次“独立书店,你好”活动的开篇之旅,今天波波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南京先锋书店。
走入一个书的世界
有一天我准备参加一个新书见面会,活动地点写的是“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一个暮春的下午,我找到了先锋书店,不想却步入了一个令爱书人心驰神往的世界。
书店位于南京市中心广州路,一街之隔便是上海路,南大鼓楼校区就座落于此。而此处的南大校园没有围墙,校园门外就是一条开放的小路,路虽小,却都是有名有姓,沿街便是各式各样的店铺--咖啡馆,小西餐厅,小酒吧,小杂货铺子。南大赋予这里浓浓的学院气息,也使得这里虽然临近中心商圈,却形成了清新人文的氛围。曾就读于南大的钱晓华先生就把先锋书店总店开在了这里。
书店的入口处是一个下坡道,葱郁绿色中我们看到了书店的招牌,真有种踏入秘境的感觉。一进书店,显眼处放置的仿制《思考者》雕像仿佛就像发出了无声的细语,让心感到安宁。是的,内心安宁,我们才能去感觉书中的世界,不是么?
这完全是一个书的世界。货架上是书,展台上是书,就连结账台下面是装饰品也是书。虽然去的那天因为活动书店人流猛增,但是店中的环境可以称得上安静,不论是顾客还是店员,看书的居多,闲谈者大都轻声细语,对,它似乎就是个图书馆。 这个长廊是很多摄影者和读书最爱的地方。向上的坡道,高悬的十字架,分列两旁的书架,若隐若现的音乐,抬头望见是的哲人的肖像,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在这里留影。闭上眼睛,静静聆听音乐,“天堂就应该是书店的样子”,这样的想法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十字架的出现也许和店主钱晓华先生是基督徒有关,而且最初的先锋书店就毗邻教堂。但是出现在书店的十字架又很特别,其圣洁的形象与书海的深沉多彩相遇的时候,就产生无限的光彩,引人遐想,在人文的光芒中,人们借着书架上暖色的灯光,打开一本本书,点燃一个个新的思想花火。
人文主义的网
走过长廊,眼前豁然开朗。我们进入了书店的主体。左手边是先锋创意馆,出售先锋独立设计的创意产品,这些东西作纪念品最合适不过了;右手边是先锋咖啡馆,你可以找本书,伴着咖啡师和店员忙碌的身影,还有淡淡的咖啡味,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书架的走廊处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长凳,供读者休憩。
即使是在举办活动的时候,这里也可以静静读书。因为虽然有音响,可是声音也不大,这里安静,无需放大音量,大家交流靠的是心灵和头脑。书店的店主创造一种安静的氛围,书与人,书与活动,书与创意,一切以书为中心纺织成一张人文的网。
走到这里我才发现店主在书店铺布局上的独具匠心。下坡的入口,开始让人感觉略微狭小,然后走走上坡的长廊,回头发现的十字架,走完长廊,又进入宽广的主体店面,然后又在创意馆寻觅新奇的创意品。这一路发现不断的小小旅程,不是正如我们在书海探寻新大陆一样么?
再翻翻店的书,皆是文学社科人文之作,不见一本教材考试之书。这也是先锋的特色---虽是书店,但是其品格宗旨是成为人文之居,于是撇开或浮或躁之作,在喧嚣之中开辟一个书海。其人文氛围,不是依靠“打造”,而通过“积淀”—店主对书的痴狂,读者对书的爱,对思想的领悟,对精神的追求,积淀成为今天先锋书店的人文氛围。
一店一世界
先锋有几家分店,我去过其中的两家,分店又吸收了新元素,在先锋式的人文气息中,自成一派,别具一格。
四月里带着朋友去南京故地重游。没想到竟然发现了先锋文史书店。
到南京的人必定要去总统府,这里是南京的标志,也是体会这座城市民国凝重历史的地方。总统府设有一花园,虽不及苏州园林精致,但在参观完沉沉的史料之后闲庭信步于此,倒也觉得舒畅宜人。不知不觉,我们就走到了先锋文史书店门口。
这家分店很小,占地不到五十平米,但史书资料着实丰富。因为处于总统府内,所以里面有很多关于民国历史和人文风情的书籍,比如当时名流之轶事,各类民国研究等等,参观完了总统府,在这里读读书,确实处处体现“文史”二字,店小,却承载了历史的凝重气息。
走出书店,店外是小小的庭廊,庭廊外的围墙上白色的春花如小小瀑布,花荫下的书店,美。
先锋惠山古镇店
先锋目前唯一的异地分店。此店位于无锡市惠山古镇绣嶂街。这家店坐落在我的家乡,让我感觉亲切又欣喜。而我家离惠山古镇只有不到一公里的路程,先锋近在眼前,怎不叫人兴奋。
惠山古镇位于惠山山麓,顺着古朴的石板路走走,视野尽头便是翠郁的青山,映在碧空之下,江南的清幽秀丽尽显。而先锋惠山古镇店也充分浸淫在了这份古朴之中。
书店原是老民宅,如今老宅新居,一番装饰之后,书店与江南结合,清香的木质气息混合在书香里,“秀气”二字形容这里的先锋最合适不过了。而这里除了经典的人文作品外,还可以找到很多关于无锡本土特色的书籍,有些书还是先锋独有。在这里既可以了解先锋,更可了解所在的城市,最好不过了。
民宅里的先锋店,轻踏石板地面,倚小窗,品文字,听听镇上店铺的声音,来了这里,你就不会想走,一书一茶,一头掉进书海,真是惬意。
大地上的异乡者
何为独立书店?最重要的莫过于精神独立。不论开在何处,叫什么名字,每个独立书店必定有生存于世间的缘由和坚持的精神之道,也是独立书店独立的基石。再者便是与所在城市的相得益彰。先锋开启于古都南京,经过十六年的生根成长,先锋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说起“最南京”,必要讲到先锋。独立的书店又要不拘泥形式。先锋每一家分店都各有特色。总店人文,是整个先锋的灵魂所在,文史店厚重,惠山店则有江南的清新秀气,在先锋式的人文气息里各显特色。
“开书店意味着你选择是不仅仅是生存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人人上的保卫书店活动里的这句话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当下中国独立书店的处境。对于读者来说,坐在书店是一种享受,而对开书店的人来说,守护一个书店需要不仅是对书的热爱,还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坚持。没人能否认当下电商对于实体书店尤其是独立书店的冲击是巨大的,查理十字街84号的马克思科恩书店的消逝令爱书人抱憾;而先锋这样抵住洪流并不断成长,对于爱书人又是一种欣慰。
而开书店实在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店主钱晓华先生说,他爱书如命,杜甫诗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那对他来说就是“安得诗书千万卷,大庇世间读者聚欢颜”,开书店是他的理想,是他的全部。他努力在骨感的现实渐渐让理想丰满。从一个小小的书店到现在的文化名片,一路走过着实不容易,书店不是没遇到过生存危机,然而终究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他爱书所以开书店,而在变化的时代之中,再找到一条书店的生存坚守之道,也是当今独立书店需要直面的问题。
世间的爱书人都是一个异乡者,我们孤独地走在思想的一隅,抛开世俗浮华,努力探寻着心灵的净土。一个个异乡者的我们,相聚在心灵的故乡,相互慰藉,相互取暖,然后我们又继续行走探索。而创办独立书店的人们,他们拥有莫大的勇气和执着,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之中开辟一块净土,给予读者栖息身心。
独立书店的前方并不是坦途,但是爱书人依旧愿意热爱独立书店,因为这里充满我们对书卷的沉甸甸的爱。
先锋书店相关:
该贴已经同步到 おなみ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