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有技术,有你^_^)y
╱人◕‿‿◕人╲订下契约(注册新用户)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查看: 18466|回复: 412
收起左侧

[未分类] 【书籍】【不能不看的心理学名著】心理学与生活

 关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0

主题

59

好友

2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20693
发表于 2012-3-26 20: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人╲定下契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人◕‿‿◕人╲订下契约(注册新用户)

x
本帖最后由 我叫粉笔头的说 于 2012-8-23 02:07 编辑

【数据恢复贴,有改动】


全文下载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内容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还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课程选用的教材。这本教科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作为一本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独特教学方法的成熟教材,原书中所有元素——如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的人名和主题索引等等,对于教学、研究和学习都十分宝贵,此中译本完整地翻译和保留了这些资料。



作者简介:
  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 J. Gerrig)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获Lex Hixon社会科学领域杰出教师奖。在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专长,是美国心理学会实验心理学分会的会员。从《心理学与生活》这部经典教科书第14版修订时开始,格里格成为该书的合著者。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主席。40多年来,由于他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学会特向津巴多频发了Hilgard普通心理学终生成就奖。由他开创的《心理学与生活》这部经典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心理学工作者。津巴多主动让贤,推举格里格为《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的第一作者。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第四章 感觉
第五章 知觉
第六章 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第七章 学习与行为分析
第八章 忘记
第九章 认知过程
第十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第十一章 人的毕生发展
第十二章 动机
第十三章 情绪、压力和健康
第十四章 理解人类人格
第十五章 心理障碍
第十六章 心理治疗
第十七章 社会过程与关系
第十八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





部分章节:

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1、定义
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另定义见第二章)
行为(behavior):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2、心理学的目标
     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1)描述发生的事情
     行为数据(behavioral data):是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选择一个适宜的分析水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
(2)解释发生的事情
     通常承认大多数行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行为的这些内部决定因素叫做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也称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
     对行为的外部影响是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或情境变量(situational)。
(3)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中的预测量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通常依据它们能多好地做出精确且全面的预测来判断它们的优劣。
     科学的预测也必须被足够精确地加以叙述,指出是什么样的机制把那些事件与特定的预测物联系起来。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会改变。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1、 心理学的历史根基
(1)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心理的内容
     科学方法、精确的度量以及数据的统计方法的强调,是冯特心理学的传统特色。
     内省法,即由个体系统地检查自己有关特定感官经验的思维和感觉。
     结构主义即心理和行为的结构的研究。
     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这个观点的目标是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2)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有目的的心理
     意识是流动的,是与环境持续互相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重要的是心理过程的行为和机能,而不是心理的机能。
     对那些使机体适应环境和有效地发生功能的、习得的习惯,赋予了基本的重要性。
2、 当代心理学的观点
(1) 生物学的观点(biological perspective)
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心理现象与社会现象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理解:即使最复杂的现象,也能够通过被分析或简化为更小更具体的单位来理解。行为是被躯体结构和遗传过程所决定的。经验可以通过改变内部的生物结构和过程来改变行为。
(2) 心理动力学观点(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
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行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紧张度。
       (3)行为主义观点(behaviorist perspective)
     寻求理解理解特定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首先,行为主义者分析先行的环境条件。其次,他们把行为反应研究的主要对象看作是理解、预测和控制行为。最后,他们查看跟随反应出现的可观察到的结果。
     它对严格的实验和仔细定义的变量的强调,影响了心理学的大多数领域,其原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
     (4)人本主义观点(humanistic perspective)
     人们是先天良好而且具有选择能力的有能动性的动物。人类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在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寻找行为模式;关注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试图研究整体的人,将一种整体的观点运用于人类心理学。
     (5)认知的观点(cognitive perspective)
     中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的认识过程——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
     行为只是部分地由先前的环境事件和过去的行为结果所决定。一些最重要的行为是从全新的思维方式中产生的,而并非是从过去使用过的可预测的方式中产生。想象与过去和现在完全不同的选择和可能性的能力,使人们能够朝着超越当下环境的将来而工作。
     (6)进化论观点(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心理能力和身体能力一样,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以达成特定的适应性目标。把极长的进化过程作为中心解释原则。
       (7)文化观点(cultural perspective)
     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
     确定研究者发展出的理论是否适用于所有人,还是只适用于一个更小的特定人群。


第二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发现的背景
发现的背景(context of discovery):是研究的开始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信念、信息和一般的知识,人们形成一个新的观点或者对于某种现象形成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思考方法。
     理论(theory):是一个组织起来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一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决定论的假设,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结果,或者说是由其所决定的。
     大多数心理学理论有一个一般的核心,即决定论(determinism)假设,认为,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结果,或者说是有其所决定的。
     假设(hypothesis)是对原因和结果关系的试探性的、可以检验的阐述。
二、验证的背景:客观性的保障
     验证的背景(context of justification)是把证据拿来验证假设的研究阶段。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通过将错误降低到最小,提出可靠的归纳等方法来收集和解释证据的一般的程序**。
1、观察者偏见和操作定义
     观察者偏见(observer bias)是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意味着在数据的收集阶段使用统一的、一致的程序。
     对概念含义进行标准化的策略我们称为操作化。
     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以测量它或决定它存在的特定的操作或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在一个实验内使含义标准化。
     变量(variable)是一些在量和质上变化的因素。
     在实验中,其值相对于情境中其他变量而言独立自由变化的刺激条件叫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其值是一个或更多自变量变动的结果的变量被称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他们依赖于刺激条件的变化。
2、实验法:另一个可选择的解释和控制的必要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s):操作一个自变量来观察其在因变量上产生的效果。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明确一种强烈的因果关系。
(1)客观性的挑战
     当一些不是实验者有意引入到实验情境中的因素确实影响了被试的行为,并对数据的解释增加混乱的时候,我们称这些因素为混淆变量(confounding variable)。
     当研究者或观察者向被试暗示他所预期发现的行为,并因此引导出期望的反应时,非有意的期望效应(expectancy effects)就发生了。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效应。
     当没有任何一种实验操作时,参加实验的被试也改变了他们的行为,这时,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就产生了。当行为反应受到个人对做什么和如何感受的预期的影响,而不受特定的介入或产生某种反应程序的影响时,安慰剂效应就发生了。
(2)补救措施
     控制程序(control procedures)——它是一些力图使所有变量和条件保持恒定的方法。
     双盲控制(double-blind control):实验助手和被试都不知道哪一名被试进行了哪项处理来消除偏见。
     安慰剂控制: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实验条件, 属于控制的一般范畴,以使实验者确保他们自己正在进行恰当的比较。
     被试间设计(between-subjects designs):被试被随机地分配到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来接受不同的程序。
     样本(sample)总体(population)
     如果一个样本在诸如男女性别、种族等方面的分布都与总体的特征非常匹配,这个样本就是总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representative sample)。
     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用每一个被试作为他自己的参照。
     A-B-A设计,被试首先经历基线情境(A),然后进行实验处理(B),最后再回到基线(A)。
3、相关法
     相关法(correlational methods):当力图决定两个变量、特质或者属性关联到什么程度时使用的方法。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精确程度,称为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相关可能反映一部分因果关系,或者根本就不反映因果关系。
三、 心理测量
1、获得信度和效度
     信度(reliability):指心理测验或实验研究得到的行为数据具有一致性或可靠性。结果具有可信性指在相似的测验条件下该结果具有可重复性。
     效度(validity):指研究或测验得到的信息精确地测量了研究者想要测量的心理变量或品质。一个有效的实验意味着研究者能把研究结果概括到更大的范围。
     自我报告法(self-report measures)是口头报告(写或说)研究者提出的问题。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开放式问题指能自由组织言语回答问题
2、行为测量和观察
     行为测量(behavioral measures):是研究外显行为和可观察、可记录的反应的方法。
     观察是一种研究人们做什么的主要方法。研究者可有计划、准确和系统地进行观察。
     对于直接的观察,研究的行为是清晰可见的、外显的、可记录的。直接观察经常存在技术上的争议。在自然观察中,不改变或干扰自然环境,研究者能观察到一些自然情况下发生的行为。
     个案研究(case study):对特殊个体进行透彻分析有助于理解人类经验的普遍特性。
四、人类和动物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事后解说(debriefing):给被试一份详细的事后解说,在这份报告中研究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关这个研究的信息,并且确保被试没有疑惑、没有心烦、没有尴尬。
五、分析数据
     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在客观的、同一的方法基础上使用数学程序描述数字数据的不同方面。
     推论统计(inferential statistics):利用概率论做出可靠的推论:什么样的结果可能仅仅是由于随机变异而产生的。
1、描述统计
     频次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状态——总结每类分数出现的频次。
     只用一个有代表性的分数来作为通过对组被试的测量所获得的多数典型分数的指标被称为集中趋势的度量(measure of central tendency)。
     众数(mode)是一个比其他数出现次数都要多的数值。
     中数(mediam):它将一组数据中高分的一半与低分的另一半区分开来。高出中数分数的数量与低于它分数的数量相等。当分数的个数为奇数时,中数是位于数据分布中间的那个分数;当分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研究者常常以最中间的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作为中数。
     平均数(mean)M=(∑x)/N
     离散性的度量(measures of variability):是描述围绕在某些集中趋势度量周围的分数分布情况的统计量
     全距(range),即频率分布中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值。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代表着所有分数与其平均数之间的平均差值。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它是关于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和性质的一个度量。
2、推论统计
     正态曲线(normal carve):曲线是左右对称的,呈钟型单峰, 平均数等于中数也等于众数,特定的分数在曲线下的面积成一定的比例。
     当由随机因素导致的概率不足5%,显著差异(significant difference)是指符合这一标准的差异。




第四章   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感受器——眼、耳等器官中的结构——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的过程。
一、 关于世界的感觉知识
1、心理物理学
     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研究物理刺激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行为和体验的关系。
(1)绝对阈限和感觉适应
     绝对阈限(absolute threshould)——产生感觉体验需要的最小的物理刺激量
     心理测量函数(psychometric function)表示每一种刺激强度下刺激被觉察到的百分数。
     绝对阈限的操作定义是:有一半次数能够觉察到感觉信号的刺激水平。
     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是指感觉系统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小的现象。
(2)反应偏差和信号检测论
     反应偏差(response bias)即由一些与刺激的感觉特性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观察者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而产生的系统趋势。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 , SDT)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信号检测论并不严格地关注感觉过程,而是强调刺激事件出现与否的决策判断过程。SDT则区分出感觉觉察的两个独立的过程:最初的感觉过程,反映观察者对刺激强度的感受性;随后独立的决策过程,反映观察者的反应偏差。
     根据是否有信号出现和观察者的反应是否正确,可以区分四种反应:击中、漏报、虚报、正确否定。
     检测矩阵称为权衡矩阵。
     代价高于刺激没有出现时你说是(虚报)的代价,你将更多地采用是策略。
     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能识别出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物理差异。
     差别阈限操作定义是:有一半次数觉察出差异的刺激值。差别阈限值也被称为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 JND)。
     JND随标准刺激小棒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把这种关系称为韦伯定律:刺激之间的JND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是恒定的。
     △I/I=k,I表示标准刺激强度;△I表示产生JND的增量。K是某种刺激的比值,称为韦伯常数。
2、从物理事件到心理事件
     感觉生理学(sensory physiology):研究物理事件到中枢事件的转换机制。这个研究领域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从物理能量到感觉体验之间一系列事件链条中枢水平的变化。我们把从一种物理能量形式(如光)到另一种形式(如神经冲动)的转化称为换能(transduction)。
     信息传递过程:
     特异性的感觉器觉察环境刺激——感受器把感觉信号的物理形式转换为能够被神经系统加工的细胞信号——细胞信号向更高水平的神经细胞提供信息——神经细胞通过不同的觉察器整合信息。
     信号传入感觉系统的程度越深,信息就被整合为更加复杂的编码冰上传到特定的感觉区和联合皮质。
二、视觉系统
1、人眼
     角膜(眼前前面透明的凸起)——眼前房——瞳孔(不透明虹膜上的开口)——晶体状(通过改变形状聚焦物体,变薄聚焦远处物体和变厚聚焦近处物体)——玻璃体液——视网膜。
2、瞳孔和晶状体
     虹膜使得瞳孔舒张和收缩以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量。
     晶状体倒置客体,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图像。
     睫状肌可以改变晶体状的厚度,光学特性称为调节(accommodation)。
     近点——能够清晰聚焦的最近点
3、视网膜
     把光波转换为神经信号是在视网膜完成的。
     具体由锥体和杆体细胞完成的。这些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s)在连接外部世界和神经过程的内部世界之间的神经系统中的位置是特异性的。
     黑暗中时,有1.2亿个杆体细胞(rods)在活动。
     杆体细胞有700万个锥体细胞(cones)对白天的颜色和光线起作用。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过程——从光亮处到光暗处眼睛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中央凹(fovea),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杆体细胞。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对颜色和空间细节的检测部都十分准确。
     双极细胞(bipolar cells)是一种神经细胞,它整合感受器的神经冲动,并传递到神经节细胞。
     每一个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都将整合一个或多个双极细胞的冲动,双极细胞的轴突形成视神经。
     水平细胞(horizontal cells)和无轴突细胞(amacrine cells)整合视网膜上的信息,水平细胞把感受器连接起来,无轴突细胞则负责双极细胞之间和神经节细胞之间的连接。
     存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视盘或盲点(blind point),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才能感觉到看不见东西,原因:一只眼睛的感受器可以加工另一只眼睛没有看到的信息;其次,大脑可以从盲点的周围区域获得相应的感觉信息。
4、传向大脑的神经通路
     大多数视觉信息的最后目的地是大脑枕叶称为初级视皮质(visual cortex)的区域。
     大量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形成每条视神经(optic nerve)在视交叉处汇合,每一条视神经的轴突在视交叉处又分为两束。
     这两束神经纤维,每一束都包括来自两只眼睛的轴突,重新命名为视束。视觉分析可以分为两个通路,客体识别——客体看起来像什么——和位置识别——客体的位置。
     盲视:在不能对客体进行有意识视觉觉察时,他的行为也是由视觉指导的。
     当皮层损伤时,仍然完好的皮层下结构可以对这些任务进行一定水平的视觉分析,但这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表明准确的视觉行为是可以独立于意识而存在。
5、颜色视觉
(1)波长和色调
     用于辨别电磁能量的种类(包括光)的物理特性就是波长。
     可见光的波长为400纳米到700纳米。特定物理波长的光线产生特定的颜色感觉。
     用一个和视网膜直接相连的微型芯片来代替因疾病而失效的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的功能,提供一种电刺激模式,代替来自于失效的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的输入。这个系统称多单元人造视网膜芯片集(multiple-unit artificial retina chipset , MARC)。
     所有的颜色体验都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描述:色调、饱和度和明度。
     色调(hue)对光线颜色的不同性质的体验。
     饱和度(saturation)是颜色感觉的纯度和亮度。纯色有最大的饱和度;柔和的、浑浊的和浅淡的颜色的饱和度居中,灰色的饱和度为0。
     明度(brightness)是对光的强度的描述。
     各种波长的适当混合交产生白光,称为加法颜色混合(additive color micture)。
     色环上经过中心相互对应的两种波长,称为互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混合后产生白光的感觉。
负后像,后像之所以称为负性的,是因为这种视觉后效的颜色是和原来的颜色相反的。长时间地注视任何一种颜色后,会使光感受器产生疲劳,这时再看一个白色表面,就会看到原来颜色的互补色。
     减法颜色混合:没有被吸收的波长,也就是被反射的波长,就是所知觉到的蜡笔混合物的颜色。
     色盲就是部分或完全不能分辨颜色。在观察绿、黄、黑三色旗时不能产生负后像。
(2)颜色视觉的理论
     扬爵士(sir Thomas Young):正常人的眼睛具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产生心理上的基本感觉:红、绿和蓝。其他的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相加或者相减混合得到的。
     赫尔姆霍茨(Hermann Von Helmholtz)修正和扩展,形成杨—赫尔姆霍兹三原色理论(trichromatic theory),这一理论可以解释颜色感觉和色盲,但无法解释视觉后效以及为什么色盲者不能区分成对的颜色。
     海林(Ewald Hering)拮抗加工理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所有的视觉体验产生于三个基本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拮抗的成分.产生互补色的视觉后效是因为系统中的一个成分疲劳了,因此增加了它的拮抗成分的相对作用。色盲的类型成对地出现,是因为颜色系统实际上是由相对立的成对颜色构成的,而不是由单一的基本颜色构成的。
     这些理论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加工阶段,这些阶段与视觉系统中连续的生理结构相对应。我们了解到确实存在着两三种锥体细胞,每一种锥体细胞对特定范围的波长起反应,它们对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线最敏感。(蓝细胞)对波长为435纳米;(绿细胞)对535纳米;(红细胞)对570纳米,证实了赫尔姆霍兹的预测:颜色视觉依赖于三种颜色感受器,色盲者缺少一种或者多种锥体感受器。
     拮抗加工理论以及赫尔维奇和詹姆士认为每个颜色对的两个成分是通过神经抑制而实现其对立作用(拮抗)的。一些神经节细胞接受来自红光的兴奋性输入和来自绿光的抑制性输入。系统内的其他细胞的兴奋和抑制是相对立的过程。而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综合三种锥体细胞的输出结果,这两种神经节细胞联系起来形成了红/绿的拮抗加工系统的生理基础。神经节细胞组成了蓝/黄拮抗系统。黑/白拮抗系统影响我们知觉颜色的饱和度和明度。
6、复杂的视觉分析
     感受野(receptive field)是指接受刺激的视觉区域。视觉通路上细胞的感受野就是接受刺激的视野区域。视网膜上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是同心圆。
     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感受野有两种:
* 一种是,在中央区的刺激可以引起细胞的兴奋,而在周围区域的刺激能抑制该细胞。
* 另一种是,和前一种细胞有相反的兴奋——抑制模式,抑制的中央区和兴奋的周围区域。
     刺激对比可以引起神经节细胞的最大兴奋。
     休贝尔(David Hubel)和威塞尔(Torsten Wiesel)对视皮层细胞感受野研究,发现细胞的组织方式,即对最可能引起他们放电的视觉细胞是有比较严格的限制的,如一种皮层细胞称简单细胞,对它们“偏好”朝向的小棒有最强的反应;复杂细胞也有偏好,但小棒必须运动。超复杂细胞要求运动的小棒有特定的长度或者特定的运动角度。
     人们对世界的知觉经常是外部信息(进入眼睛中的光波)和竞争信息的内部资源,两者的联合表征。
三、 听觉
1、物理声音
     频率是指在给定时间内波的周期循环次数。振幅是指专用波强度的物理特性。
2、声音的心理维度
(1)音高
     音高(pitch)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敏感的纯音范围是从20赫兹的低频到2000赫兹的高频。
     在频率很低的时候,频率只要增加一点点,就能引起音高的显著增高。在频率较高时,你需要将频率提高很多才能够感觉到音高的差异。
(2)响度
     响度(loudness)或者物理强度是由振幅决定的;振幅大的声波会给人大声的感觉。
(3)音色
     声音的音色(timbre)反映了复杂声波的成分。
     纯音只有一个频率和振幅。
     在复杂音调中,听到的声音的最低频率被称为基音,较高的频率被称为泛音或者和弦,它们是基音的简单倍数。
     噪音是没有清晰的和基因频率与泛音的简单结构,噪音包含互相之间没有系统关系的多种频率,因为没有基音所以感觉不到音调。
3、听觉的生理基础
(1) 听觉系统
声音的四个基本能量的转换:
* 空气中的声波必须在耳蜗中的转换为流动波;
* 然后流动波导致基底膜的机械振动;
* 这些振动必须转换成电脉冲;
* 电脉冲必须传入听皮层。
耳蜗(cochlea)是充满液体的螺旋管,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位于中央并贯穿始终。当镫骨振动位于耳蜗底部的卵圆窗时,耳蜗中的液体使得基膜以波浪的方式运动。(称海浪波)
     基底膜的波浪形运动使得与基底膜相连的毛细胞弯曲。当毛细胞弯曲时,它们刺激神经末梢,将基底膜的物理振动转换为神经活动。
     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auditory nerve)的纤维束离开耳蜗。这些神经纤维与脑干的耳蜗核相遇。
     从一只耳朵来的刺激传递到两侧的大脑。
     传导性耳聋,是由于空气振动传导到耳蜗时出现问题而引起的。
     神经性耳聋,是耳中产生神经冲动或传导到听皮层的一种神经机制的损伤。
(2)音调知觉理论
     地点说(place theory)赫尔姆霍兹于1800年提出。贝克西修正。
     不同的频率在基底膜的不同位置上产生它们最大的运动。对高频率的音调来说,声波产生的最大运动区域位于耳蜗底部,也就是卵圆窗和正圆窗所在的位置。低频率的音调来说,最大运动区域在相反的一端。音调的知觉取决于基底膜上发生最大刺激的具体位置。
     频率说(frequency theory),通过基底膜振动的频率来解释音调。基底膜的震动将引起同样频率的神经放电,神经放电的频率就是音调的神经编码。无法解释高频音的产生。
     齐射原理(volley principle),齐射原理可以解释高频音的产生。一些神经元通过联合的活动形式,或者称为齐射,在刺激音调为乃至更高频率的时候放电。
     频率可以说更好地解释低于5000Hz的频率的声音编码。地点说可以很好地解释1000Hz以上的音调知觉。在1000Hz和5000Hz之间,两种理论都可以应用。
(3)声音定位
     回音定位法——发出的高音调声波试探物体,并获得关于物体的距离、位置、大小、结构和运动的反馈。运用声音来判定物体的空间位置是基于两种机制来实现的:对到达每只耳朵的声音相对时间和相对强度的测量。
* 听觉系统的神经元会在两耳之间产生特定时间延迟的时候特异性地放电。大脑运用这种到达时间的不对称性信息来对空间中的声音源做出精确的估计。
* 强度差取决于相对头而言的音调波长的相对大小。波长大、频率低的声音事实上没有表现出强度差异,而波长小、高频率的声音则表现出可测量的强度差异。当声音到达两只耳朵时,大脑再次利用特异性细胞来探测细胞差异。
四、其他感觉
1、嗅觉
     有8个物质分子就可以发起一个神经冲动,不过至少要刺激40个神经末梢才能闻到那个物质的气味。
     神经冲动将嗅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中前额叶下部的嗅球(olfactory bulb)。
     气味刺激产生嗅觉的过程开始于化学物质流入嗅神经元的离子通道。
     信息素(pheromones)是特定物种内一种用来传递性感受性、危险、领地分界和食物源等信息的化学物质。
     人类也能够分泌和感受信息素类物质的能力。
2、味觉
     吃饭的时候,味觉和嗅觉常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共同起作用。
     单个感受细胞对于四种基本味觉:甜、酸、苦和咸中的某一个反应强烈。Umami是对于味精的味道感觉。
特定的味蕾产生反应,形成混合的甜、酸、苦、咸等滋味。
3、触觉和肤觉
     皮肤包含产生压力、温暖和寒冷感觉的神经末梢。这些感觉被称为肤觉(cutaneous senses)。
     在身体的表层分布着众多类型的感受器细胞。每一种感受器对与皮肤接触的不同类型的刺激产生反应。当摩擦皮肤时,迈斯纳小体对此最为敏感;当一个小物体持续按压皮肤时,梅克尔触盘的反应最剧烈。我们具有独立的感受温和冷的感受器。
     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对压力敏感性的变化非常大。身体不同部分皮肤感受性的差异,不仅与这些部位皮肤中神经末梢分布的密度有关,而且与负责这些部位的感觉皮层区域的大小有关。
     那些引起性冲动感觉的皮肤区域被称作性感区(erogenous zones)。对于唤醒潜能不同的个体而言,对触觉敏感的性感区域是不同的,这依赖于对这个区域感受器的联想和集中注意的了解。
4、前庭觉和动觉
     前庭觉(vestibular sense)告诉头部——是如何根据重力作用确定方向的。这些信息的感受器是位于内耳中充满液体的导管和囊中的小纤毛。球囊和小囊负责直线上的加速和减速运动。三个导管被称作半规管,它们是相互垂直的,因此能够告诉你在任何方向上的运动。
     来自视觉系统和前庭系统的信息相互冲突时,就会发生运动性疾病。
     动觉(kinesthetic sense)为我们提供运动过程中身体状态的反馈信息。
     运动信息的来源:位于关节中的感受器和位于肌肉和腱中的感受器。
* 关节中的感受器对伴随不同肢体位置和关节运动的压力变化起反应。
* 肌肉和腱中的感受器对伴随肌肉收缩和舒张时的张力变化起反应。
5、痛觉
     痛觉(pain)是身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
(1)痛觉的机制
     伤害性疼痛(nociceptive pain)是由外部有害刺激引起的负性感觉。
     神经痛(neuropathic pain)是由神经的不正常功能或过度激活造成的。
     疼痛刺激反应有特定感受器。
     外周神经纤维通过两条路将痛觉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 神经纤维外部包裹髓磷脂的快速传导路径。
* 神经纤维外部没有包裹髓磷脂的慢速的、小的传导路径。
(2)痛觉心理学
     经受疼痛程度的判断过程中,你的情绪反应、背景因素和你对情景的解释与实际的物理刺激一样重要。
     约有10%的截肢者报告,他们感到断肢处严重的和慢性的疼痛,但这些肢体已经不存在了,这就是幻肢现象(phantom limb phenomenon)。
     对疼痛的感受会受到疼痛所发生情景和习得的反应习惯的影响。
     味蕾与伤害性疼痛纤维是相连的,因此能够刺激味蕾感受器的相同的化学物质也会刺激相连的痛觉纤维。
     调节疼痛的门控理论(gate-control theory),由梅尔扎克提出:脊髓中的细胞像门一样切断和阻止一些痛觉信号进入大脑,而允许其他信号进入。大脑和皮肤中的感受器向脊髓发送开还是闭门的信息。改进后成为痛觉神经矩阵理论,认为人们经常会在没有物理刺激的情况下感到疼痛,此时经历的疼痛全部来自于大脑。


评分

参与人数 2宅币 +100 收起 理由
kesaan + 50 看了楼上的感觉有戏!==
明镜若止水 + 50 看了目录 介绍了很多人体相关的.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33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2433
发表于 2012-3-27 12: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wz!!!!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160

主题

103

好友

5万

积分

第三章

积分
53009
发表于 2012-3-27 14: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收藏!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471

主题

408

好友

2万

积分

第一章

长夜未央

积分
27961
发表于 2012-3-27 18: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好心理学及时治愈自己@130-
我还是回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5

主题

327

好友

2万

积分

中二病

世纪末の时间背弃者

积分
21996
发表于 2012-3-27 19: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39

主题

394

好友

5万

积分

第三章

积分
59553
发表于 2012-3-30 17: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恩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39

主题

394

好友

5万

积分

第三章

积分
59553
发表于 2012-3-30 17: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不过好复杂
在乎点点滴滴,于记心里静静的感觉 ,成长的瞬间我心悠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80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3702
发表于 2012-3-30 17: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想学学了好棒!!!
=..=⊙..⊙(┳..┳) ( ̄.. ̄|||)~≧..≦)/~Q..Qヾ(≧..≦)〃╮( ̄..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主题

29

好友

8906

积分

序章

积分
8906
发表于 2012-4-2 1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厉害的样子哎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4

主题

12

好友

3645

积分

序章

积分
3645
发表于 2012-4-2 13: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kankan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主题

55

好友

6242

积分

序章

积分
6242
发表于 2012-4-2 21: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42

好友

3528

积分

序章

积分
3528
发表于 2012-4-6 13: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感谢大大~~~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37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9888
发表于 2012-4-6 14: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心理学什么的最神奇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7

好友

1057

积分

Continue

积分
1057
发表于 2012-4-6 15: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想找来着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68

主题

106

好友

7万

积分

第四章

拖延症忧郁症严重中毒

积分
77151
发表于 2012-4-7 06: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会告诉你大部分我看过么……= =
じゃね,みん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技术宅(基宅) ( 粤ICP备18082987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746号 )

GMT+8, 2024-4-27 04:13 , Processed in 0.674147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Copyright © 2018 技术宅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