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牛顿为首的一群人发展出现代科学,物理主义抬头了。物理主义认为:
1.只有当陈述在原则上可在主体间证实或否定时,才可以认为这些陈述在科学上具有意义。 这不是废话么,那么多人争论过来争论过去,就是因为无法在主体间达成共识啊。。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种种事实和规律,至少原则上说都可以从物理学的理论假说中推演出来。 似乎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经济学为什么要分为微观和宏观呢?为什么这个经济学家说房价一定涨,那个经济学家却说房价一定跌呢?为什么股票市场风云那么难以把握呢?
3.可以对心理生活的事实和规律作出物理解释。 也就是说认为意识是大脑中发生的神经活动。
他们一帮人在孜孜不倦地研究要发现如何将意识解释成大脑中发生的神经活动。同时还有一帮人逆向思考,认为我将有意识的东西造出一个来,再研究这东西究竟如何产生意识的不就行了?
他们的研究还是出了一些成果的。比如我们现在可以断定,疼痛是由这个通路产生的:刺激超过阀值,经神经末梢-轴突-外周神经节-脊髓背角-脊髓丘脑束-脑干-大脑额页皮质,产生痛感。
但是物理主义对另一类东西却无能为力,那就是动机和情感。动机是人们行为的驱动力,怎么能物理地计算出来?而情感正好是反理性的,与物理主义格格不入,但是却无时不在地对我们任何行为都产生着影响。比如身处空旷的地方、手无寸铁、独自一人、被许多目光注视(站在舞台准备发言),这时任何人都心生恐惧,这种情感强行占用身体的各种资源,肌肉发抖以囤积能量、心跳加快以准备好逃跑、切断正在进行的思维以应对危险等等。即使有人说可以建造动机和情感模型进行解释,这个模型的数据量实在太庞大了,庞大到无法建造。 因此一些理论物理学家认为,经典物理学本质上无法从整体上解释意识。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建立了量子物理学,于是一些理论家提出了意识的量子解释。虽然一般人都觉得意识和量子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由于量子力学存在着大量未验证的假说,因而目前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通过量子现象进行的论证暂时不能令人信服。
不过物理主义认识意识的努力仍在持续中……物理主义的努力方向另一边就是人工智能了,下回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