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有爱,有技术,有你^_^)y
╱人◕‿‿◕人╲订下契约(注册新用户)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收起左侧

[公告] 壹·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 中国古代文学讨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主题

73

好友

2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22480
发表于 2013-1-11 16: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部分
1:苏轼  苏洵  苏辙
2:桑梓指代家乡;轩辕代指古代的车;南冠代指囚犯;白丁代指百姓;桑麻代指农事;华盖代指运气;鸿雁代指书信;庙堂代指朝廷。
3:(1)本文所用典故有:1、“马上琵琶关塞黑”-----王昭君嫁匈奴和亲典故。《王明君辞序》
                                2、“更长门翠撵辞金阙-”------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被打入长门宫典故。
                                3、“看燕燕,送归妾”--------卫国皇后庄姜的典故。《诗经。燕燕》
                                4、“将军百战----故人常绝”-----西汉将军李陵与苏武的典故。
                                5、“易水萧萧----悲歌未彻”------荆轲刺秦典故。《史记》
                                6、“啼鸟还-----常啼血”------蜀帝杜宇死后化作杜鹃啼血的典故。
                                7、“谁共我,共明月”-----用李白《春夜晏桃李园序》、《赠孟浩然》诗句意。
   (2)本文所用典故有: 1.唐玄宗开元年间《霓裳羽衣舞》。
                                           2.白居易 《琵琶行》有“浔阳江头夜送客”。
                                           3.昭君出塞。许多画这个主题的画上都有昭君手捧琵琶的画面。
                                           4.嵇康《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之句。
                                           5.唐代玄宗时期琵琶演奏高手贺怀智。他一弹则全场为之安定无声。元稹《连昌宫词》云:“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6.李白《清平调》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之句。
4:所谓“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  
  在《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  
悲秋”之句,清代文人陈廷焯评价为“婉转曲折,煞是妙绝”;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称“‘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  
  在《如梦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句,黄蓼园在《寥园词选》中说:“‘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在《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据说,李清照写好《醉花阴》一词后,寄给了两地分居的丈夫赵明诚,“明诚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便3天3夜闭门写作,得15阕,与李清照的词混在一起请友人陆德夫赏鉴。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
5:(1)《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而不是纪传体史书。
      (2)《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不是国别体史书。
       (3)“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4)《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而不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5)《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
      较难部分
(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诗眼是“敲”。“用‘敲’字好是因为结合文意,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另外,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中的诗眼是“一”。此句中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此联象是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日间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诗眼是“绿”。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容词动用”。“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99 贡献 +2 收起 理由
蔓子的荞麦面 + 99 + 2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9

好友

3313

积分

序章

积分
3313
发表于 2013-1-11 18: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喜欢~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8

主题

365

好友

7万

积分

第四章

↑↑这个一个天大的阴谋

积分
78970
发表于 2013-1-11 20: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惊二蛰 于 2013-1-11 20:37 编辑

1.苏轼 《赤壁赋》苏洵《权书》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
2.桑梓:家乡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轩辕:星宿名  国家名 姓氏……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白丁:无知的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桑麻: 农事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华盖:华丽的车盖  眉好华盖覆明珠
  鸿雁:思乡之情啊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庙堂:朝廷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
(1)马上琵琶:王昭君出塞
更长门翠辇辞金阙:陈阿娇失宠
将军:引用汉武帝时李陵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引用李陵别苏武事
易水萧萧西风冷:荆轲刺秦王
(2)
凤尾香龙波:暗指北宋初期
最苦浔阳江头客:白居易《琵琶行》
霓裳曲:《霓裳羽衣曲
记出塞:昭君出塞
推手含情还却手:欧阳修《明妃曲》“推手为琵却手琶”
贺老: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4.写词喜欢用瘦字=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 (1)国别体
    (2)编年体
     (3)所编 = =艾玛这个找了半天
    4第一部白话文
    5 王实甫
6. 1 绿      形容词动用法,春天来了,把万物“吹绿了”,将春风拟人化,感觉具有动态美。
    2咽 冷
咽 流水在崎岖的山峰中不能轻快地流淌 只能艰难的前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冷  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清冷萧瑟
   3 不太好    用“推”感觉比较沉闷,一个“敲”字则用声音鲜活了整个安详静谧的画面。    其实我觉得踢最好

点评

弟弟!23333你哪哪的头像都在刷新你的形象!  发表于 2013-1-13 07:48
←-← 咦 夠了麽  发表于 2013-1-12 17:22
←-← 我不笑  发表于 2013-1-12 17:16
你就是受嘛╮( ̄▽ ̄")╭  发表于 2013-1-12 17:00
你那麼受=-=  发表于 2013-1-12 16:57
炸毛的驚二蟄好可愛啊 ╰( ̄ω ̄o) [摸摸頭]  发表于 2013-1-12 16:53
你全村都傲嬌=-=  发表于 2013-1-12 16:45
死=-=傲=-=嬌  发表于 2013-1-12 14:14
踢你麼←-←  发表于 2013-1-12 14:00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78 贡献 +2 收起 理由
蔓子的荞麦面 + 78 + 2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世界上最难过的事,我把肥皂扔在地上,却发现你没有菊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73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9553
发表于 2013-1-11 21: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部分
1.苏洵《嘉祐集》
苏轼 《赤壁赋》
苏辙 《栾城集》

2 桑梓指家乡。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轩辕指黄帝,也指中华民族。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南冠指俘虏。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白丁指平民百姓,也指没学问的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桑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坐看溪云忘岁月,笑扶鸠杖话桑麻。
华盖泛指高贵者所乘之车。        麻鞋袬袬趋天阙,华盖迟迟返帝乡。
鸿雁指书信或通信员。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庙堂是太庙的明堂,泛指朝廷。  百姓嗷嗷苦横征,庙堂谁復问苍生。

3  1(1)、“马上琵琶关塞黑”——王昭君嫁匈奴和亲典故。《王明君辞序》
   (2)、“更长门翠撵辞金阙-”——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被打入长门宫典故。
   (3)、“看燕燕,送归妾”  ——卫国皇后庄姜的典故。《诗经。燕燕》
   (4)、“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西汉将军李陵与苏武的典故。
   (5)、“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荆轲刺秦典故。《史记》
   (6)、“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蜀帝杜宇死后化作杜鹃啼血的典故。
   (7)、“谁共我,共明月”——用李白《春夜晏桃李园序》、《赠孟浩然》诗句意。

   2   (1)、“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暗用白居易《长恨歌》诗意:“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谓安禄山叛乱,惊破了唐玄宗的艳梦。
       (2)、“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白居易《琵琶行》序说他贬江州司马时,送客江边,夜闻舟中琵琶声,慨然命笔作《琵琶行》。
  (3)、“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汉昭君出塞和亲。
  (4)、“贺老琵琶定场。”——贺老即贺怀智,开元、天宝间的琵琶高手。他一弹则全场为之安定无声。
  (5)、“想沈香亭北繁华歇。”——“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清平调》

4.“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 
《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 ̄▽ ̄")╭ (1)是国别体
    (´Д`)        (2)是编年体
(3)《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作者是凌蒙初。
(4)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
(5)作者王实甫。

较难
(1)诗眼是“绿”。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容词动用”。“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2)诗眼是“咽”和“冷”。“咽”字在句中是“呜咽”之意,“冷”字在句中是“阴冷”之意。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阴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3)诗眼是“推”≡ω≡敲比推好因为作者要去看望的李凝是幽隐之士,与外界绝少交游,作者深知其为人,一定在家,所以带有自信,径直敲门。另外,因为敲门声惊起了宿鸟,所以“鸟宿池边树”引起噪动。如果用“推”字,这一句也就无根了。
(4)“一枝开”。梅花开于百花之前,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更加突出了题目的“早”字。含蓄表达了诗人不甘寂寞孤苦,希望能在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的思想感情。
(5)“忽”。 表明所见的突兀、感触的陡生、联想的迅捷。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99 贡献 +6 收起 理由
蔓子的荞麦面 + 99 + 6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26

主题

134

好友

3万

积分

第二章

积分
38050
发表于 2013-1-11 22: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1、一门父子三词客
     苏洵:《六国论》
     苏轼:《石钟山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2、桑梓:指代家乡、故乡。“功在桑梓”
     轩辕:指代中华民族。“我以我血荐轩辕”
     南冠:指代被俘义士。“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也指没有学问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桑麻:泛指农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华盖:泛指高贵者所乘之车。“清田戒露,望华盖而长鸣”
     鸿雁:指代书信。“鸿雁传书”
     庙堂:指代朝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1)“芳菲都歇”:《广韵》:鶗鴂,关西曰巧妇。关东曰鸋鴂,春分鸣则众芳生,秋分鸣则众芳歇。
         “马上琵琶关塞黑”:汉王昭君出塞典故。石崇乐府《王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
         “更长门”: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退居长门宫的典故。
         “看燕燕,送归妾”:《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涕泣如雨。"《小序》曰:"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
         “向河梁”: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游子著何之?"
         “易水萧萧”:出自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凤尾龙香拨”:相传为杨贵妃妙弹,其琵琶以龙香柏为拨。
   “霓裳曲”:即霓裳羽衣曲。《太平广记》的神仙载记中,谓唐玄宗随术士游月宫,闻月中仙乐,默而记之,“名之曰霓裳羽衣”。
4、李清照在词里,写过三句带“瘦”字的经典名句。
    (1)“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1)《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2)《左传》是纪传体史书。
     (3)《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作者是明末的凌濛初。
     (4)《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5)《西厢记》的作者是元代的王实甫。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55 贡献 +3 收起 理由
蔓子的荞麦面 + 55 + 3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28

好友

9408

积分

序章

积分
9408
发表于 2013-1-12 20: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部分就觉得很难了。所以我能选择性回答么??  最后一晚上了啊。
1.苏轼 《赤壁赋》;苏洵  《六国论》;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
2.桑梓 代指故乡,如“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轩辕代指 中华民族或国家,如”我以我血荐轩辕“。南冠借指囚徒或被俘,如“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桑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华盖指“帝王车盖”,“华盖,黄帝所作也,故因而所作华盖也";鸿雁借指书信,如”鸿雁传书“;庙堂借指朝堂,如”居庙堂之高“。
3.(1) 典故一:杜鹃,其声哀婉,如说“不如归去”蜀地杜宇。
典故二:马上琵琶,用王昭君出塞事。
典故三:“更长门”句,用陈皇后失宠事。
典故三:将军句,引用汉武帝时李陵。
典故四:“向河梁”句,引用李陵别苏武事。
典故五:“易水”句,引用《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事。
(2)典故一:唐玄宗开元年间《霓裳羽衣舞》。
典故二:白居易 《琵琶行》有“浔阳江头夜送客”。
典故三:昭君出塞。许多画这个主题的画上都有昭君手捧琵琶的画面。
典故四:嵇康《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之句。
典故五:唐代玄宗时期琵琶演奏高手贺怀智。他一弹则全场为之安定无声。元稹《连昌宫词》云:“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4.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如《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  
悲秋”之句;《如梦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1)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2)《左传》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3)三言作者是冯梦龙,但二拍作者为凌蒙初。
   (4)《水浒传》是第一部白话章回小说,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三国演义》。
   (5)《西厢记》作者为王实甫。

第二部分 能力不够啊,就不做了。
(1)绿。 (2)冷。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68 贡献 +3 收起 理由
蔓子的荞麦面 + 68 + 3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11

好友

3415

积分

序章

积分
3415
发表于 2013-1-12 20: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1、苏洵《六国论》、苏轼《赤壁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2、桑梓,家乡,“功在桑梓”
     轩辕,皇帝
     南冠,不知==
     白丁,没有学识的人,普通百姓、“往来无白丁”
     桑麻,农事。“把酒话桑麻”
     华盖,伞、眉毛
     鸿雁,书信。“托鸿雁、快捎传”
     庙堂,读书的地方
4、《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昏瘦”,《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1)国别体
     (2)国别体
     (4)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三国演义》
     (5)作者为王实甫

1、绿,春都已来人间,自己的归期却不知时日,令人扼腕
3、敲,使寂静的夜多一份声响。
4、“一”比“数”好,表现梅开之早。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25 收起 理由
蔓子的荞麦面 + 25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技术宅(Z站|基宅) ( 粤ICP备18082987号-1 )

GMT+8, 2025-7-3 00:08 , Processed in 0.189145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Copyright © 2018 技术宅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