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临界之终端 于 2011-11-30 16:29 编辑
这节课的讲解算是比较细的了,所以懒得做视频了,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发帖求的说~
----------------------------------------------------------------------------------------------------------------------------------------------
老实说。。。元件的概念理解起来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下面配合例子来一一说明
先来修改 属性面板的帧数 12帧为 30帧,变成 30张图/s 运动会更流畅
----------------------------------------------------------------------------------------------------------------------------------------------------
1.首先先弄个简单的运动动画出来,在“ 库”内点击“ 新建元件”按钮(或鼠标右键—— 新建元件)——选择“ 图形”
然后界面显示成这样~(这里就是 图形元件的"场景" )
2.这里我做个星星的动画,点击“ 多边形工具”~选“ 多角星形工具”
修改 属性面板参数,点击“ 选项”
样式选“ 星形”,在场景里画个五角星(颜色自己选吧),然后 Ctrl+G 打组
3.然后做一个星星 从右上角向左下角运动的 30帧的动画(前面有教这里就不说了)
→
4.然后点击“ 场景1”,回到了“ 场景”
拖拉“ 元件1”到场景1内(拉多几个都没问题), Ctrl+Enter 查看效果~
(= = 发现根本没有运动对吧)那是因为场景上没有设置跟元件内同样的帧数(30帧)
5.现在在时间轴上第 30帧上“ 插入帧”( 注意不是关键帧),Ctrl+Enter 阅览效果(  这回就行了~ ~ )
@28*其实这方法是错误的。
因为如果碰上对于几百个元件一起调用的话,就要一个个的计算元件的帧数然后再在大场景里插入他们帧数总数量很是麻烦。。。
例如你算错了帧数把上面例子里的 30帧弄成 15帧的话,那个星星就只能运动到图中间然后就断了
下面来说正确做法~
-------------------------------------------------------------------------------------------------------------------------------------------------
1.在 时间轴上 按住鼠标拖拉框选除了 第一帧的所有帧,“ 删除帧”
2.然后点击场景内的“ 星形元件”,按 Ctrl+B 一次(或 右键 ~ ~ 分离 一次),星形回到了 打组后的图形模式(元件1可以暂时保留)
直接在 星形图形上 右键 ~ ~ “ 转换为元件” ~ ~ “ 图形”
然后再在这个“星形元件” 右键 ~ ~ “ 转换为元件” ~ ~ “ 影片剪辑”
3.双击这个 转为“影片剪辑”的“星形元件” ,进入 “影片剪辑”的场景
4.然后重新做一个星星从右上角向左下角运动的30帧的动画,
5.完成后又点击场景退回场景1(好像没什么区别,就换了个不同的元件而以)
直接 Ctrl+Enter 阅览效果( 注意:是不用设30帧直接浏览)
然后 可以看到它 完整的运动了30帧 ~ ~ ~ ~ ~
 再试下在 场景1里 设15帧看下,看下会不会只运动到一半,(事实上是不会的)
 说明影片剪辑是不受帧的限制
问题:试想下,我为什么要先转“图形”再转“影片剪辑”要两次转元件呢?
一个是为了方便以后的修改,右键“ 库”里的元件,可以看到原来的“ 图形元件” 可以一键转成“ 影片剪辑元件”
(  你妹的 把最初的元件1转成影片剪辑就好了嘛。。。)  只是做个示范罢了,其实碰错是个好事,不要怕碰错,积累错误能锻炼领悟能力的,不懂的去推度娘谷姐去(= = 喂!);发现一般对软件有自学能力的人都有很好的领悟能力,然后再修炼就能习得卫宫士郎Lv.3的物质理解能力(= = 喂喂!)
 最重要还是是为了养成习惯罢了,
Flash的结构就是从上到下,用打仗来形容的话,场景1就是个战场,摆设动画就是布置阵型,元件就是个师团,而最小的图形就是士兵,元件内的场景就是师团内的士兵调教地(小黑屋?)
 以上就是 元件的无限剑制(无限复制调用),快速查找方便修改
@14*最后一句:所谓的努力,就是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修炼的。努力成为万能的人吧,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这才是虚荣心的正确运用方式)(= =|||这叫成就感才对吧 喂。。。)
(下节课配合按钮和AS2.0代码做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