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有技术,有你^_^)y
╱人◕‿‿◕人╲订下契约(注册新用户)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查看: 4497|回复: 36
收起左侧

[活动] 【春·日大作战 活动四】国·哲日常(第十期)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42

主题

206

好友

4万

积分

第二章

盼钱盼帅哥盼时光穿越

积分
48264
发表于 2013-2-18 22: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人╲定下契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人◕‿‿◕人╲订下契约(注册新用户)

x
本帖最后由 阿突 于 2013-3-12 20:02 编辑

国学与哲学日常活动第十期
【国·哲】



·【活动说明】

△第十期活动配合大版的【春·日大作战】,所以,这期的活动,同样是【国学和哲学】。
△国学题和哲学题分别两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解答。【可以国哲都答,也可以只答国学或哲学】


·【活动要求】

1.嘛,嘛,活动期间不能水想水的话去豆瓣儿吧。多用点评
2.跟帖回答问题,大问题不少于200字,尽量原创,允许借鉴。借鉴引用的记得用引用框
3.可以先占楼,但记得来撸满。
4.回答请标题号,可以不回答全部问题,奖励根据回答给。



·【发糖规矩】

1.答题未答全并回答没有太多自己的思考或答全但都简单带过,10—50宅币+1—7宅魂不等。
2.答题答全,但多是重复前人观点,简单论述,或答题未答全但有较多论述,50宅币+10宅魂。
3.论述详细有理有力,有自己思考且认真,50宅币+10宅魂+1技能点(若有更出色技能点会增加)。
4.质量更高的有技能点和感谢。←看手滑=w=



·【活动内容】

☆国学题
┏ (゜ω゜)=☞简单回答就能吃糖
[fold=国学一阶]1、“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许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其便。今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于官场体统。”这有利于当时哪个阶级的发展?
2、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终于破产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是谁创作的?
4、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分别是指哪几个人?
5、“登楼便欲凌云去,临水应知得月先。”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消明月绕船时。”
上面两句分别是指那两个名胜?
6、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什么?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什么?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什么?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什么?
7、“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哪里?请再写出一首跟此酒相关的诗。[/fold]

┏ (゜ω゜)=☞虐死键盘不偿命:
[fold=国学二阶]1、什么叫“说话四家”?
2、什么叫明杂剧?有哪些主要的作家与作品?请作简要介绍。
[/fold]

☆哲学题
┏ (゜ω゜)=☞简单回答就能吃糖
[fold=哲学一阶]1、《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是谁
2、《意志的束缚》(The Bondage of Will)是谁的作品
3、狄尔泰(Dilthey)的博士论文是什么
4、《存在与时间》是谁写的
5、《存在与虚无》是谁的作品
[/fold]

┏ (゜ω゜)=☞蹑云来吃糖
[fold=哲学二阶]1、朱熹在《答刘叔文》中说道:“所謂理與氣,此決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則二物渾淪不可分開各在一處,然不害二物之各為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嘗實有是物。”那么,朱熹到底是如何来看待理和气之间的关系的。

2、德尔图良在《论基督肉体》(On the Flesh of Christ/De carne Christi)中写道:“上帝的儿子被钉在十字架;我不以此……为耻。而上帝的儿子死了;正因为这是荒谬的,却无论如何是应该相信的。并且他被埋葬了,又复活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是却是确凿的。”那么德尔图良在这段话中试图告诉我们什么。
[/fold]

·【活动时间】
3月11日止


△之前的活动戳这里: https://www.gn00.com/t-169197-1-1.html

并且之前的活动帖都已打开,所以:

①如果有啥想说的戳进去说吧。
②如果对谁的回答有意见和建议可以交流。

③如果泥忘记答了哪期,那么可以进去编辑一下(答过的少侠就不要编辑了),编完了记得戳吾辈,不过,糖可能不会有活动期间的多。
如果萌真的无聊就去补楼吧!


△有空戳戳大版WB    或者加入大版群93888088


❀❀❀❀❀❀❀❀❀❀❀  【文史哲思·国学和哲学】 ❀❀❀❀❀❀❀❀❀❀❀


点评

(┳_┳)...昨天太忙忘记了,都答了一般地说  发表于 2013-3-12 20:23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30 贡献 +5 元气(技能点) +1 收起 理由
dlsdyc + 30 + 5 + 1 我自己都不能答,好忧伤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96

主题

259

好友

3万

积分

第二章

   列 者 临      在 皆 兵      前 陣 闘

积分
37670
发表于 2013-2-19 00: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赤髪十字傷侍 于 2013-2-19 05:32 编辑

话说我改名生效了。。。。所以会显示是赤髪十字傷侍编辑。。。不要在意。。
1 民族资产阶级
2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3 胡适
4 三张:张载、张协、张亢 二陆:陆机、陆云 两潘:潘岳、潘尼 一左:左思
5 镇江北固山多景楼 九江琵琶亭
6 金兰之交 莫逆之交 君子之交 神交
7 永济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
  愁人坐狭斜,喜得送流霞。跂窗催酒熟,停杯待菊花。
  霜风乱飘叶,寒水细澄沙。高阳今日晚,应有接{罒/離}斜。(似乎是个很复杂的字。。网上都这么描述。。就是上面是罒下面是離)

1
      “说话”是一种盛行于唐宋时期(公元7~13世纪)的民间技艺,“说话”艺术发展到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由于所叙说内容和表演风格的丰富完善,呈现出流派纷纭的局面,这时的说话艺人不仅人数多,而且分工细致,出现了所谓的“说话四家”。
       说话四家”指的是“小说”、“说经”、“讲史”和“合生”四种曲艺表演形式小说家是“说话四家”中艺术技巧最成熟、最兴盛的一家,小说家的话本通常称为“小说”,都是讲说短篇故事,一次或数次讲完。题材除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外,大多取材于当代社会生活,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讲史家的话本通常称为“平话”,“讲史”以讲说前代史书文传,朝代更迭,历史战争为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一般篇幅较长。为了讲述方便,讲史大多根据故事内容的需要进行分卷立目,以示情节发展的段落,后来逐渐演变成章回小说的回目。“说经”主要讲说佛教经典和人物故事,也包括民间关于参禅悟道的题材。合生家是“说话四家”中势力最小的一家,从现在很少的记载中推测,“合生”大概以讲说当世故事为主,篇幅较短,一般一篇只讲说一个故事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曾提出“说话四家”之说,但由于文字段落不明,句读歧异,所以近代学者对四家之分曾产生过分歧意见。在宋人著述中,耐得翁《都城纪胜》的记载比较明确:“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从这段文字记载的题材内容看,一般认为可分:①小说(又称银字儿);②说公案、说铁骑儿;③说经、说参请;④讲史书。另外,据《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条所载,则分为:小说、说经、说史书 3类。《武林旧事》和《梦粱录》记载诸色伎艺人姓名,也是按这 3类划分。清代翟灏《通俗编》引耐得翁《古杭梦游录》之说,分为银字儿、铁骑儿、说经、讲史四家,近人王古鲁《南宋说话人四家的分法》一文也从其说,并加以阐释。
2
      可大致将明杂剧分为两个时期来讲:明初杂剧和明代中后期杂剧
      明初杂剧是元代后期杂剧创作的余波,相对于蔚为主流的明传奇而言,明杂剧的创作虽然有缓慢发展,但在总体上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同时由于此时的作者已逐渐由民间艺人和下层文人变为官僚贵族,这就促使杂剧创作从平民化走向宫廷化、贵族化。题材较为狭窄,内容贫弱苍白,伦理教化、歌功颂德与神仙道化等剧目在此期的创作中占据主流,显示出脱离现实的思想倾向,但在艺术形式上有所革新,开始突破元杂剧的体制规范并趋向雅化
      明初杂剧作家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以刘东生为代表的由元入明的作家;一类是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的在明初成长起来的宫廷派作家。这之中,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和贾仲明(一说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是此期产生的两部重要戏曲文献。此外还有的作家与作品为:①朱权《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②朱有燉《诚斋乐府》中的《香囊怨》、《继母大贤》、《黑旋风仗义疏财》、《豹子和尚自还俗》③杨景贤《西游记》④刘东生《金童玉女娇红记》。
      相对于初期的较为平淡,明代中后期的杂剧进入鼎盛时期,并实现了杂剧创作的转型。就创作主体而言,这时的杂剧创作逐渐由宫廷派作家转入文人士大夫手中,他们或以布衣终其一生,或历经宦海沉浮,往往借助杂剧创作来排遣郁闷、宣泄情怀,杂剧成为他们抒情写意的工具,故此期的杂剧创作体现出强烈的文人化、抒情化特色。就思想内容而言,较之初期的粉饰太平、宣扬教化,此期的杂剧创作题材不断拓展,思想渐次深化,抒写文人愤懑不平的抒情剧、嘲弄世态人情的讽刺剧、歌颂以情反理的爱情剧成为剧坛主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就艺术形式而言,明代中后期杂剧的体制进一步解放,更加灵活多样,首先在体制上打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成规,剧本可长可短,尤其是单折杂剧(又称短剧)为数甚多;其次在曲调上杂剧南曲化蔚为风尚,不再纯用北曲,而是南北曲兼用,甚至出现了全用南曲的“南杂剧”;再次在演唱上也打破了一人独唱的局面,剧中角色都可演唱,缩短了杂剧与传奇的区别。但此期的杂剧大都是案头之作,距离群众与舞台越来越远。
①王九思《杜甫游春》、《中山狼院本》②康海《中山狼》③徐渭←明杂剧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四声猿》(包括《狂鼓史》一折、《玉禅师》二折、《雌木兰》二折、《女状元》五折)←被称为“明曲之第一”
以上内容大致整理自度娘,并修正一些小错误 明代中后期杂剧内容整理自互动百科

1 奥斯瓦尔德·阿莫德·哥特弗里德·斯宾格勒(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
2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本名Martin Luder)
3 《施莱尔马赫的伦理学原理》
4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5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

1
      理先气后;理、气不离不杂
      在分别的意义上,理的理论次序先于气。这种观点其实与朱熹的心统性情说相一致,前者可说是后者在形而上学上的反映。此心统性情说的要义之一,表示人之精神能主宰躯体之义。
      理气虽在一义上可分开,但在圆融的意义上却相即为一,朱熹的理不离气说,亦可说是其心统性情观点在天道论方面的反映,后者讲出心、性、情在实践上有相即不离之义。

由其存在之然推证其所 以然之理以为性,所以理不能创生地实现存有,惟静态的为「气之然」之超越 地定然之与规律之,但不能动态地创生妙运之,此气不离理;同时理亦不离气 ,否则无挂搭处,然理无挂搭处,理还是超越地自存著,此理气不杂。

↑摘自唐经钦《朱子的天论思想》
2 “上帝”通过传播一些简单的蠢笨道理来让不愿意抱持理性的人去相信他、跟随他,从而由此拯救那些信徒们。这一切明明是那么不合道理,却又是这样地“发生”了,这就是信仰。

点评

卧槽你是到底参加了多少活动  发表于 2013-2-21 06:50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50 贡献 +10 宅の石(入宅度) +5 收起 理由
阿突 + 50 + 10 + 5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所谓乱世,就是想做好人而不得的时代;而大多数人不做恶也能活得下去的时代,就算得上太平盛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主题

336

好友

8万

积分

女王大人

噗。懒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

积分
85715
发表于 2013-2-19 01: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丶小弯猫_ 于 2013-2-19 02:15 编辑

☆国学题
┏ (゜ω゜)=☞简单回答就能吃糖:
1、民族资产阶级.
2、西安事变. 国共合作.
3、胡适.
4、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分别是指. 三张 张载.张协.张亢. 二陆 陆机.陆云. 两潘 潘岳.潘尼. 一左 左思.
5、镇江北固山多景楼/九江琵琶亭
6、金兰之交 莫逆之交 君子之交 神交  [ 摔! 谁选的题! 神烦!
7、永济市.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掀桌摔!

┏ (゜ω゜)=☞虐死键盘不偿命:
1、什么叫“说话四家”?
2、什么叫明杂剧?有哪些主要的作家与作品?请作简要介绍。

☆哲学题
┏ (゜ω゜)=☞简单回答就能吃糖
1、《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是谁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2、《意志的束缚》(The Bondage of Will)是谁的作品
马丁·路德

3、狄尔泰(Dilthey)的博士论文是什么
《施莱尔马赫伦理学原理》

4、《存在与时间》是谁写的
马丁·海德格尔

5、《存在与虚无》是谁的作品
让·保罗·萨特


1、朱熹在《答刘叔文》中说道:“所謂理與氣,此決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則二物渾淪不可分開各在一處,然不害二物之各為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嘗實有是物。”那么,朱熹到底是如何来看待理和气之间的关系的。

2、德尔图良在《论基督肉体》(On the Flesh of Christ/De carne Christi)中写道:“上帝的儿子被钉在十字架;我不以此……为耻。而上帝的儿子死了;正因为这是荒谬的,却无论如何是应该相信的。并且他被埋葬了,又复活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是却是确凿的。”那么德尔图良在这段话中试图告诉我们什么。



没编辑完呢. 先去碎觉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3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阿突 + 30 + 10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没基友.戳这里.【拉莱耶紅茶妹抖馆】. 等你回家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主题

116

好友

3万

积分

The Thinker

爱恋伊,爱天依

积分
30202
发表于 2013-2-19 09: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洛的狐狸 于 2013-3-2 22:16 编辑

这个题吾辈要慢慢答。为了春日大作战←其实是为了用户组吧,我拼了!这次必须要全部都答,管他质量的呢←我是谦虚的这么说的,没钱、突突还有吾大同盟乃萌一定要相信我……

【国学一】
1、民族资产阶级
2、西安事变
3、胡适
4、 张载、张协、张亢;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
5、镇江北固山多景楼;九江琵琶亭
6、金兰之交;莫逆之交;君子交;神交
7、山西永济;北周·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霜风乱飘叶,寒水细澄沙。高阳今日晚,应有接篱斜。”

【国学二】
1、什么叫“说话四家”?
说话四家,顾名思义,就是和说话有关的东西。什么东西呢?和说话有关的艺术形式,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语言艺术这样啦。区别于戏曲曲艺,靠语言吃饭的艺术。
中国自古就有说话艺术的传统,唐宋时说话艺术流派越来越广越多,到南宋时形成了以四种说话艺术为主的”说话四家。
这四家分别是: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小说,与今天的小说不同的事,当时小说是艺人讲出来的,也就是话本。类似于今天的评书。而且小说的篇幅短小,一般一次讲完。
说经,是与宗教有关的,也就是宗教人士,和尚啊,道爷啊讲因果报应什么的。
讲史,也就是讲历史故事,当然也是艺人的加工创作,与小说不同的是,讲史篇幅比较长,带“未完待续”的,挖坑填坑的意思。
合生,合生主要讲当世当代的故事,有点“讲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味道,也是小故事。

2、什么叫明杂剧?有哪些主要的作家与作品?请作简要介绍。

什么叫明杂剧?明朝的杂剧啊。。。承元杂居发展。。。如果要非要问明杂剧是怎么回事的话,明朝初年的杂剧很案头化、文人化,好像有点过于阳春白雪还很死板的样子,总之就是剧本文学性艺术性可能很高,但是却不适宜演出,思想上很僵化,主题单一。后来发了弘治至万历年间,有诸如王九思康海徐渭等人的改良努力,才逐渐改变了这一悲哀的局面并将明杂剧推向了高潮。
明初时,洪武爷的儿子朱权和孙子朱有炖都是杂剧名家,其中朱有炖更是改变了传统的杂剧面貌,首先曲牌上兼收南北,不止北曲,还把南曲也融进杂剧;更为重要的,最大的贡献,他还改变了传统杂剧一个场景只有一个人唱的局面,他让一折中两个人物轮着唱,是不是有点演员交流沟通的意思,把元杂剧的“独白”发展成了“交流”。朱有炖有本杂剧集子叫《诚斋乐府》,收录了他的三十多部杂剧作品,比如说《八仙庆寿》《小桃红》还有很多三国水浒戏等等。
明中叶,王九思、康海等人的戏剧作品,增加了很多思想性批判性的东西,比如说康海的《中山狼》就批判了忘恩负义的人。
最后,是徐渭。徐渭是一个神奇的老爷子,他不仅是文学家,戏剧家,书画家,历史学家,旅行家,美食家,而且还是一位军事家,因为他曾经打过倭寇。反正这个人就是老有才了,还是说他的杂剧吧。他写了一本《南词叙录》专门讲宋元时期的南戏,这也是中国第一本研究南戏的著作。另外还有一部杂剧集《四声猿》,这部剧被誉为明杂剧思想艺术的高峰。懒得是什么了,所以,度娘,来,给叔叔\( ̄︶ ̄*\))抱抱~ Pia!(o ‵-′)ノ”(ノ﹏<。) 不是,来讲一下。。。
《四声猿》是徐文长的四出戏剧杰作:其一《狂鼓吏渔阳三弄》:三国祢衡死后在阴间骂曹操的情节,实际是借曹操来影射当时的奸相严嵩;其二《玉禅师翠乡一梦》:揭露了当时官场与佛门的尔虞我诈和禁欲主义丧失人性的虚伪本质;其三《雌木兰替父从军》:木兰出征经过,到凯旋、出嫁的情节都是作者的创造;其四《女状元辞凰得凤》:刻画了才华出众的女状元黄崇嘏(qǔ)乔装男子,安邦定国,只因暴露女儿身,满腹才华葬送闺阁的艺术形象。
看得出来,四个故事,既有狂傲不羁辱骂当朝权贵和现有广场规则的,也有歌颂女性反对性别歧视的。思想性,恩,思想性很强。


【哲学一】
1、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2、马丁·路德
3、黑格尔青年时代的历史
4、马丁·海德格尔
5、让·保罗·萨特

【哲学二】
1、朱熹在《答刘叔文》中说道:“所謂理與氣,此決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則二物渾淪不可分開各在一處,然不害二物之各為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嘗實有是物。”那么,朱熹到底是如何来看待理和气之间的关系的。
说这个之前必须清楚理和气是什么玩意。我觉得朱熹说的理大概就是万物的初始,而这个东西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就是很玄的东西,而且是万物的规则,道德的标准。而气,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理和气的关系,朱熹这个人他是认为理是高于气的,先于气的。上文其实就是这个意思,简单翻译一下吧←我好想吐槽每一次中国哲学都是考文言文翻译。。。
朱子说啊,这个理和气啊,是两个玩意。可是呢,从物体这个实在的角度上讲呢,理和气是密不可分的,当然,也不妨碍二者其实是不同的东西←就说即使密不可分,理也是理,气还是气,不能把理说成气,也不能把气说成理(好绕)。而且如果从理的角度讲,即使没有物体实在,但是理——应该客观规律神马的吧,(噗,突然想到柏拉图,有没有点理型的意思呢,求教)也一直存在着,也就是有理在这里,也可以没有实物。
所以这就看出来,朱熹是在说理先与气。所以传统思想政治书上总是说他是个唯心主义者。←其实我觉得这个也不能说是唯心的。

2、德尔图良在《论基督肉体》(On the Flesh of Christ/De carne Christi)中写道:“上帝的儿子被钉在十字架;我不以此……为耻。而上帝的儿子死了;正因为这是荒谬的,却无论如何是应该相信的。并且他被埋葬了,又复活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是却是确凿的。”那么德尔图良在这段话中试图告诉我们什么。
答这个问题,必须说一下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区别才可以。基督教是犹太教发展出来的这个大家都知道的。那么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区别就在于承不承认耶稣这个人的地位。基督教认为耶稣就是救世主,而犹太教不信。这就是两个宗教最大的分歧。基督教承认了耶稣是救世主,也承认了耶稣是神,那么这里就有矛盾了,神是个人了,神怎么会是人呢。然后又很乱套地说,耶稣既是上帝,又是上帝的独生子。。。按照这个逻辑下去,就好像有点我是我爸爸的意思了,反正就是很矛盾很乱,而且更重要的是基督教是一神教,世界上只有一个神耶和华,那耶稣也是神就变成俩了。。。
为了解决这个伦理问题,其实更重要的是解决神成了人这件事,德尔图良大神,创造了“三位一体”说。大致的意思就是,上帝只有一个,但是可以有三个位格——圣父(耶和华)、圣子(耶稣)、圣灵。有点像印度教毗湿奴有多重化身的那个意思。上帝可以以多种形式显现在世人面前。所以上帝为了拯救人类也可以变成人,变成自己的儿子。。。
那么上面的这句话,就是在说上帝至上的神格,即使是人,也是神。为什么,证据就是,上帝的儿子会死吗?这是超乎人类理解人类逻辑的, 所以只有上帝才能办得到;耶稣死而复生,人可以吗?所以他是神的一个位格。正因为这些事情以人类的常识是荒诞的,所以只有神才可以这么做。所以,他说,即使耶稣是有肉身的人类,也是神。神还是唯一的。


【题外话·建议】
       哎,最后说两句题外话,说来狐狸我也算是国哲活动的铁杆脑残粉了,出了十期,我每一期都出现。但是我却总是觉得,最近的国哲活动越来越不爱做了。为什么呢。我不知道怎么说,反正就是觉得,现在的国哲活动变得好像大学考试的感觉。这种感觉很令人厌恶。。。举个栗子,我记得那是第几期问过一个问题,让大家谈谈什么是羞耻感,狐狸我想了一晚上,然后洋洋洒洒写打上几千字都不嫌累。可是现在,这些题目,的确专业了不少,可是,都是针对某一哲学家,某一现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这些东西,免不了条条框框。没钱,突突,还有D老爷,你们别看狐狸能说很多,其实都是一边看百度一边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上来的。像这一期的理和气,问我们朱熹是什么意思,朱熹就是理先与气,前人经验已经成了定论,我能做的,就只有抄百度了。我觉得, 国哲活动,最开始的那几期真的很不错,题目范围很广,题目很简练,却可以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是可以引人深思的,但是现在这样的题目不能这样。我想,逛文史哲思的,大多数都是来思考哲学的,虽然我大学是学历史的,但是我的确是被哲学吸引过来的,这里可以让我思考,也可以和很多机友交流,来这里的并不都是哲学系探讨学术的,更多的,应该是学习,然后思考,享受这个过程的。所以,我们这个日常活动的出发点并不哲学考试,而是引人思考。专业的东西当然要有,D老爷的坑我们还等着跳呢。可是这个活动真的,应该更加注重思想性,而不是学术性。哪怕题目换成,朱熹认为理先于气,你怎么看。也可以啊。既要有学术功底,也有主观发挥,皆大欢喜不是。
          以上↑建议若干。。。狐狸我说话直,各位别介意。。。

点评

不过放到专业中讨论,朱熹到底是不是理先于气也是值得思考的  发表于 2013-3-13 13:03
哲学题什么的……狐狸你要明白,那是少女的天下( ﹁ ﹁ )  发表于 2013-3-12 20:05
恩恩,是的,题目的开放性。让人有更多思考的空间。  发表于 2013-3-6 09:53
唔,就是说要寻求更强的开放性么,好吧,余会仔细思量思量  发表于 2013-3-5 21:30
而且,这个活动创办的目的,是给爱思考的孩子的啊,如果只是百度的话,就没意思了啊。  发表于 2013-3-3 17:22
并不是难的问题,而是方向一旦确定就免不了要百度抄袭了,没有想象的空间了。如果题目含糊一点,想象的空间就更大一些。  发表于 2013-3-3 17:20
唔,是题目太难了么,其实我的本意是为了明确答题的条件和范围,让大家比较有方向感。而且,前几期出现了大量百度的情况,思考本身被忽视了  发表于 2013-3-3 16:42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50 贡献 +10 元气(技能点) +1 活跃 +5 收起 理由
阿突 + 50 + 10 + 1 + 5 →_→手滑

查看全部评分

吾辈实乃男孩纸的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72

主题

271

好友

12万

积分

最终章

阿玄的面 ❤

积分
125203
发表于 2013-2-19 11: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蔓子的荞麦面 于 2013-2-19 11:36 编辑

1、 民族资产阶级
2、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终于破产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是谁创作的?  胡适《尝试集》
4、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分别是指哪几个人?
   “三张”指张载、张协、张亢;
   “二陆”指陆机与陆云;
   “两潘”指潘岳与潘尼;
   “一左”指诗人左思。
都是西晋太康时期的文人

5、“登楼便欲凌云去,临水应知得月先。” 镇江北固山多就景楼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消明月绕船时。” 九江琵琶亭

6、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什么? 金兰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什么? 莫逆之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什么? 君子之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什么? 神交

7、“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哪里?  永济
    请再写出一首跟此酒相关的诗。 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跂窗催酒熟,停杯待菊花。

1、《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是谁   德国 斯宾格勒
2、《意志的束缚》(The Bondage of Will)是谁的作品   马丁·路德
3、狄尔泰(Dilthey)的博士论文是什么    《施莱尔马赫伦理学原理》
4、《存在与时间》是谁写的  马丁·海德格尔
5、《存在与虚无》是谁的作品  法国 萨特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30 贡献 +5 收起 理由
阿突 + 30 + 5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我说今晚月光那么美,你说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主题

52

好友

4万

积分

第二章

积分
47901
发表于 2013-2-19 12: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一阶:
1.民族资产阶级。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胡适。
4.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5.镇江北固山多景楼;九江琵琶亭。
6.金兰之交;莫逆之交;君子之交;神交。
7.永济;秋桑几过落,春蚁未曾开。只言千日饮,旧逐中山来。(《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
国学二阶:
1.什么叫“说话四家”?
  “说话”是一种盛行于唐宋时期(公元7~13世纪)的民间技艺,“说话”艺术发展到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由于所叙说内容和表演风格的丰富完善,呈现出流派纷纭的局面,这时的说话艺人不仅人数多,而且分工细致,出现了所谓的“说话四家”。
  “说话四家”指的是“小说”、“说经”、“讲史”和“合生”四种曲艺表演形式。小说家是“说话四家”中艺术技巧最成熟、最兴盛的一家,小说家的话本通常称为“小说”,都是讲说短篇故事,一次或数次讲完。题材除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外,大多取材于当代社会生活,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讲史家的话本通常称为“平话”,讲史以讲说前代史书文传,朝代更迭,历史战争为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一般篇幅较长。为了讲述方便,讲史大多根据故事内容的需要进行分卷立目,以示情节发展的段落,后来逐渐演变成章回小说的回目。“说经”主要讲说佛教经典和人物故事,也包括民间关于参禅悟道的题材。合生家是“说话四家”中势力最小的一家,从现在很少的记载中推测,“合生”大概以讲说当世故事为主,篇幅较短,一般一篇只讲说一个故事。
  “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统称为“话本”。话本的创作过程大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有流传的故事,其后整理成话本,说话人依据自己知识和技巧,仔细揣摩听众的心理,将原来口头流传的故事,重新加工,创作成为动人的说话节目,以后又加以整理而成。另一种情况是为适应说话艺人的说讲需要,由当时的“书会”(说话人的组织)专门为说话艺人编写的话本,利用当代新闻、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题材写成的故事梗慨,表演时由说话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发挥。话本的创作都是为了说话人表演或传授之用,实用目的很强。后来随着说话伎艺的发展和市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以及印刷技术的进步,话本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润色,逐渐演化成书面的通俗文学。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曾提出“说话四家”之说,但由于文字段落不明,句读歧异,所以近代学者对四家之分曾产生过分歧意见。在宋人著述中,耐得翁《都城纪胜》的记载比较明确:“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从这段文字记载的题材内容看,一般认为可分:①小说(又称银字儿);②说公案、说铁骑儿;③说经、说参请;④讲史书。另外,据《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条所载,则分为:小说、说经、说史书 3类。《武林旧事》和《梦粱录》记载诸色伎艺人姓名,也是按这 3类划分。清代翟灏《通俗编》引耐得翁《古杭梦游录》之说,分为银字儿、铁骑儿、说经、讲史四家,近人王古鲁《南宋说话人四家的分法》一文也从其说,并加以阐释。
   【以上,转自百科】
1.什么叫明杂剧?有哪些主要的作家与作品?请作简要介绍。
  明杂剧可分前期、中后期。前期作家、作品数量虽多,但题材单调,成就甚微,多是宫廷派作家朱权、朱有燉的喜庆剧、道德剧、神仙剧。明中叶后,杂剧内容和手法都有创新。出现不少社会批判剧、伦理反思剧;体式短小精悍,多南北合套或纯为南杂剧。徐渭最负盛名。
  作家与作品:前期:a、朱权的《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和《卓文君私奔相如》;b、朱有燉的《诚斋乐府》(《牡丹园》,《仗义疏财》,《神仙会》等);c、贾仲明的《萧淑女情寄菩萨蛮》;d、杨讷的《西游记》;e、《录鬼簿续篇》。
  中后期:a、王九思的《杜甫游春》和《中山狼》;b、康海的《中山狼》;c、徐渭的《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和《歌代啸》。

哲学一阶:
1.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2.马丁·路德。
3.《施莱尔马赫伦理学原理》。
4.马丁·海德格尔。
5.让·保罗·萨特。

哲学二阶:
1、朱熹在《答刘叔文》中说道:“所謂理與氣,此決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則二物渾淪不可分開各在一處,然不害二物之各為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嘗實有是物。”那么,朱熹到底是如何来看待理和气之间的关系的。
  朱熹认为理为第一位,气仅次于理为第二位。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气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2、德尔图良在《论基督肉体》(On the Flesh of Christ/De carne Christi)中写道:“上帝的儿子被钉在十字架;我不以此……为耻。而上帝的儿子死了;正因为这是荒谬的,却无论如何是应该相信的。并且他被埋葬了,又复活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是却是确凿的。”那么德尔图良在这段话中试图告诉我们什么。
  上帝的能力无法用科学理性来解释。科学理性无法解释的发生了的事件,就是上帝造就的。我们应当明确上帝的力量而不是试图用科学理性去理解。

【累死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50 贡献 +7 收起 理由
阿突 + 50 + 7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主题

501

好友

17万

积分

版主

孤独の观测者

积分
179856
发表于 2013-2-19 13: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Ive1 于 2013-2-27 23:56 编辑

1、“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许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其便。今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于官场体统。”这有利于当时哪个阶级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
2、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终于破产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即蒋介石),时称“西安兵谏”。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全面抗战的局面,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是谁创作的?
《尝试集》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先生里程碑式的著作。问世以来引起文学界、理论界的广泛争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新文化运动期间第一篇以白话写成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诗集。1920年出版。共三编。第一编大多是脱胎于旧诗词的作品,第二、三编在运用自由诗体和音韵节奏的改革等方面作了尝试。
4、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分别是指哪几个人?
西晋太康时期的几位诗人,文学家。“三张”指诗人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二陆”指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两潘”指文学家潘岳与侄潘尼;“一左”指诗人左思。 这八人代表了太康文学的最高成就。
5、“登楼便欲凌云去,临水应知得月先。”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消明月绕船时。”
上面两句分别是指那两个名胜?
登楼便欲凌云去,临水应知得月先。 对联→镇江北固山多景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消明月绕船时。  对联→九江琵琶亭
琵琶亭,位于九江市长江大桥东侧,面临长江,背倚琵琶湖。唐代元和十年(815年),诗人白居易由长安贬任江州(今九江市)司马。翌年秋天,送客于浔阳江(今九江市北长江一段)头,有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诉说身世,触景生情因作《琵琶行》赠之,亭名 由此而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什么?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什么?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什么?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什么?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叫“八拜之交”
7、“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哪里?请再写出一首跟此酒相关的诗。
桑落酒是我国传统的历史名酒,产于永济市。永济古称“河东”“阿中”“蒲州”
①“蒲城桑落酒,灞岸菊花香”——北周·瘐信
②“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北魏·杨炫《洛阳迦蓝记》
③“﹝河东郡﹞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酿,采挹河流,酿成芳酎,悬食同枯枝之年,排於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④“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唐·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⑤“明月黄昏后,独醉一樽桑落酒。”——元·张可久《清江引·独酌》
⑥“桑落酒香卢橘美,钓船斜系草堂开。”—— 清·吴伟业《梅村》

1、什么叫“说话四家”?
“说话”是一种盛行于唐宋时期(公元7~13世纪)的民间技艺,“说话”艺术发展到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由于所叙说内容表演风格丰富完善,呈现出流派纷纭的局面,这时的说话艺人不仅人数多,而且分工细致,出现了所谓的“说话四家”。
说话四家”指的是“小说”、“说经”、“讲史”和“合生”四种曲艺表演形式。小说家是“说话四家”中艺术技巧最成熟、最兴盛的一家,小说家的话本通常称为“小说”,都是讲说短篇故事,一次或数次讲完。题材除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外,大多取材于当代社会生活,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讲史家的话本通常称为“平话”,讲史以讲说前代史书文传,朝代更迭,历史战争为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一般篇幅较长。为了讲述方便,讲史大多根据故事内容的需要进行分卷立目,以示情节发展的段落,后来逐渐演变成章回小说的回目。“说经”主要讲说佛教经典和人物故事,也包括民间关于参禅悟道的题材合生家是“说话四家”中势力最小的一家,从现在很少的记载中推测,“合生”大概以讲说当世故事为主,篇幅较短,一般一篇只讲说一个故事。
“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统称为“话本”。话本的创作过程大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有流传的故事,其后整理成话本,说话人依据自己知识和技巧,仔细揣摩听众的心理,将原来口头流传的故事,重新加工,创作成为动人的说话节目,以后又加以整理而成。另一种情况是为适应说话艺人的说讲需要,由当时的“书会”(说话人的组织)专门为说话艺人编写的话本,利用当代新闻、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题材写成的故事梗慨,表演时由说话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发挥。话本的创作都是为了说话人表演或传授之用,实用目的很强。后来随着说话伎艺的发展和市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以及印刷技术的进步,话本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润色,逐渐演化成书面的通俗文学。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曾提出“说话四家”之说,但由于文字段落不明,句读歧异,所以近代学者对四家之分曾产生过分歧意见。在宋人著述中,耐得翁《都城纪胜》的记载比较明确:“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从这段文字记载的题材内容看,一般认为可分:①小说(又称银字儿);②说公案、说铁骑儿;③说经、说参请;④讲史书。另外,据《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条所载,则分为:小说、说经、说史书 3类。《武林旧事》和《梦粱录》记载诸色伎艺人姓名,也是按这 3类划分。清代翟灏《通俗编》引耐得翁《古杭梦游录》之说,分为银字儿、铁骑儿、说经、讲史四家,近人王古鲁《南宋说话人四家的分法》一文也从其说,并加以阐释。
[fold=小说]小说 又称银字儿,一般认为是由于小说在说唱时用银字笙或银字觱篥来伴奏而得名。由于这种乐器吹奏的声音悱恻动人,后来有些诗中常以银字作为哀艳腔调的代称。至宋代银字引申为哀艳之意,像小说中烟粉、灵怪、传奇一类,内容大都哀艳动人,因此以银字儿来称这一类小说,与公案、铁骑儿相区别。宋代小说有说有唱,可以用银字笙或银字觱篥来伴奏,也可以吹起这种乐器来招徕听众。宋代,在民间诸色伎艺人中,以小说艺人为最多。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出色的小说艺人有李慥、杨中立等 6人。南宋时据《武林旧事》、《梦粱录》等书记载,则有蔡和、李公佐等50余人。可见南宋时小说伎艺比北宋时还要盛行。另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小说人也有了自己的行会,名为雄辩社,在迎神赛社时与其他伎艺一起演出。据《醉翁谈录》、《也是园书目》和《宝文堂书目》中所记宋代话本名目,约有 140多种,大部分已经散佚,留传至今的有《京本通俗小说》残卷。此外尚有《刎颈鸳鸯会》、《柳耆卿诗酒翫江楼》、《孔淑芳双鱼扇坠传》等散见于明人所辑的《清平山堂话本》、《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熊龙峰刊本中。在《醉翁谈录》里也载有《因兄姊得成夫妇》、《红绡密约张生负李氏娘》、《张生彩鸾灯传》等,不过都比较简单。这些小说,有的取材于唐人传奇,像《李亚仙》、《莺莺传》、《大槐王》、《聂隐娘》等;有的采自历史故事、神怪故事和民间传说,象《姜女寻夫》、《杨令公》、《五郎为僧》、《红蜘蛛》、《芭蕉扇》等。更多的是取自宋代社会现实生活,象《碾玉观音》、《错斩崔宁》、《志诚张主管》等,描写的都是当时市民阶层中的生活图景,通过中下层市民的遭遇和命运,揭露了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草菅人命迫害小民的残暴行为,同时赞扬了这些下层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反抗精神。这是在宋代小说中所出现的新的人物形象和新的题材内容。[/fold]
[fold=讲经]说参请 演说佛经故事和参禅悟道故事。在唐代已很盛行,当时由僧侣们在寺庙中讲唱。宋代说经,相传最早的《香山宝卷》即为北宋崇宁二年(1103)普明禅师在武林所作,北京图书馆所藏《销释真空宝卷》也是宋末元初的抄本。可能因南宋瓦肆间以讲唱劝世经文的为多,因此当时称为说经或谈经。南宋说经人,据《武林旧事》、《梦粱录》等书记载,有长啸和尚、达理和尚、喜然和尚、陆妙慧、陆妙静等20人左右,都为僧尼。说诨经则有戴忻庵1人。[/fold]
[fold=讲史]即讲说历代争战兴亡的故事,都是长篇。主要事迹基本符合史实,在细节和刻画人物上则全靠艺人敷衍描绘。北宋时瓦肆间说三分已经很盛行,据《东京梦华录》载,崇宁、大观年间瓦肆中除去一般讲史外,单有艺人霍四究专门说三分,还有尹常卖讲五代史。南宋时讲史更加发展,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当时在临安北瓦的十三座勾栏内“常是两座勾栏专说史书”,《武林旧事》所记的诸色伎艺人中,除小说外,也属讲史艺人最多,计有23人。讲史的伎艺要求有渊博的学识,象《醉翁谈录》所说,要通经史、博古今,才能“秤称天下浅和深”。《梦粱录》中所载的讲史艺人王六大夫,便是“讲诸史俱通”的,因此听者纷纷。其他讲史艺人象乔万卷、戴书生、张解元、陈进士等,都是由于精通书史文传,广识博闻,才得到这类称号的。宋代所讲说的史书,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以说三分和五代史为最流行。南宋时,据《梦粱录》载,则有:《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在《醉翁谈录》中则载有:说孙庞斗智、刘项争雄、三国志、说黄巢……,“史书讲晋、宋、齐、梁”等,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广泛,既可给人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又可激发人们的爱憎感情。与南宋同时,北方的金朝也有不少说话艺人。《三朝北盟会编》卷77《金人来索诸色人》条记载金人向南宋索御前祇候,包括教坊乐人、杂剧、说话、弄影戏、小说等艺人150余家。《金史》中记载有供奉宫廷的“说话待诏”,如说《五代史》的艺人刘敏曾为金主完颜亮之弟完颜充说梁末帝朱友贞杀朱友珪之事;还有贾耐儿、张仲轲等都以说话为业。[/fold]
2、什么叫明杂剧?有哪些主要的作家与作品?请作简要介绍。
明代主要有两种戏剧样式:一是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明杂剧,一是由南曲戏文发展而来的明传奇。相对于蔚为主流的明传奇而言,明杂剧的创作虽然有缓慢发展,但在总体上呈现出衰落的趋势。明初杂剧是元代后期杂剧创作的余波,同时由于此时的作者已逐渐由民间艺人和下层文人变为官僚贵族,这就促使杂剧创作从平民化走向宫廷化、贵族化。题材较为狭窄,内容贫弱苍白,伦理教化、歌功颂德与神仙道化等剧目在此期的创作中占据主流,显示出脱离现实的思想倾向,但在艺术形式上有所革新,开始突破元杂剧的体制规范并趋向雅化。明初杂剧作家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由元入明的作家,以刘东生为代表;一类是在明初成长起来的宫廷派作家,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另外,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和贾仲明(一说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是此期产生的两部重要戏曲文献。
朱权与朱有燉:二人都是皇室贵族,他们的作品代表了明初杂剧的发展趋向。朱权著有杂剧十二种,今存两种:一是宣扬出世思想的神仙道化剧《冲漠子独步大罗天》,一是演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风流韵事的风花雪月剧《卓文君私奔相如》,后者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朱有燉是此期创作最为丰富的作家,他的《诚斋乐府》包含三十一种杂剧,是元明杂剧作家保留作品最多的。其作品大多是粉饰太平和宣扬封建道德,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点缀升平、歌功颂德的庆贺剧;二是谈玄慕道、度脱成仙的神仙道化剧;以上两类作品皆是他政治斗争失意后的一种寄托和韬晦。三是弘宣教化的节义道德剧,其中《香囊怨》、《继母大贤》较为著名;四是水浒剧,有《黑旋风仗义疏财》、《豹子和尚自还俗》,皆是《水浒传》未载事迹,对研究水浒故事很有文献价值。朱有燉在杂剧形式上颇多独创,如打破一本四折和一人主唱的惯例,采用对唱、合唱、轮唱等形式,甚至运用南北合套的体制,促进了杂剧自身的艺术更新。他的杂剧语言质朴本色,音律谐和优美,比较适合舞台演出。杨景贤与刘东生:二人都是横贯元末明初的作家,并都为明中后期杂剧的南曲化有所贡献。杨景贤著有杂剧十八种,今存《西游记》一种,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剧中孙行者诙谐风趣、勇于战斗的性格已较突出。与小说相比,明显看出是早期形态,对研究西游记故事演变有着重要价值。全剧六本二十四折,除第一本为旦本由唐僧母主唱外,其余各本均由旦、末分唱,这些都突破了元杂剧的通常体制。 刘东生的杂剧代表作是《金童玉女娇红记》二本,取材于宋梅洞传奇小说。写申纯、王娇娘爱情故事,因种种阻隔最后始得成婚,结尾点明二人是金童玉女下凡,同归天府。原作为悲剧结局,刘作改为喜剧,并加重仙道成分。
相对于初期的较为平淡,明代中后期的杂剧进入鼎盛时期,并实现了杂剧创作的转型。就创作主体而言,这时的杂剧创作逐渐由宫廷派作家转入文人士大夫手中,他们或以布衣终其一生,或历经宦海沉浮,往往借助杂剧创作来排遣郁闷、宣泄情怀,杂剧成为他们抒情写意的工具,故此期的杂剧创作体现出强烈的文人化、抒情化特色。就思想内容而言,较之初期的粉饰太平、宣扬教化,此期的杂剧创作题材不断拓展,思想渐次深化,抒写文人愤懑不平的抒情剧、嘲弄世态人情的讽刺剧、歌颂以情反理的爱情剧成为剧坛主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就艺术形式而言,明代中后期杂剧的体制进一步解放,更加灵活多样,首先在体制上打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成规,剧本可长可短,尤其是单折杂剧(又称短剧)为数甚多;其次在曲调上杂剧南曲化蔚为风尚,不再纯用北曲,而是南北曲兼用,甚至出现了全用南曲的“南杂剧”;再次在演唱上也打破了一人独唱的局面,剧中角色都可演唱,缩短了杂剧与传奇的区别。但此期的杂剧大都是案头之作,距离群众与舞台越来越远。
王九思与康海
1. 二人都居于“前七子”之列,都师承马中锡,又都受刘瑾牵连而被削籍免官;同时他们在明杂剧的发展历程中都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王九思的代表作是《杜甫游春》,表面上是写杜甫痛骂、谴责奸相李林甫误国乱政,并决心隐身避世,实际上是退职后作者心境的自况,借古讽今以抒身世之慨的意图显而可见,与初期杂剧相比,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现实性,并开启了明代文人案头剧的风气。另一杂剧《中山狼院本》仅有一折,开单折短剧之先声,明代短剧从此大为流行。
2. 康海的代表作《中山狼》共四折,取材于马中锡的文言小说《中山狼传》,演东郭先生救狼却险遭狼害一事,当系有为而发的寓言讽刺剧。剧中刻画中山狼的蒙恩反噬、以怨报德、阴险残暴,正是对封建官场尔虞我诈、忘恩负义的典型概括,同时也是对世态炎凉、人心险恶的社会风气的尖锐嘲讽,因此它又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讽刺剧。此剧主题集中鲜明,结构严密,关目紧凑,饶有童话意味,富于教育意义,它的出现标志着明杂剧创作的转机,在此之后讽刺性杂剧成为明中后期杂剧创作的重要内容。
徐渭与《四声猿》
1. 徐渭是明杂剧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四声猿》包括《狂鼓史》一折、《玉禅师》二折、《雌木兰》二折、《女状元》五折,被称为“明曲之第一”。《狂鼓史》俗称《阴骂曹》,描写祢衡在阴司重现击鼓骂曹的精彩一幕,历数曹操种种罪行,骂词酣畅淋漓,大快人心,实是借古喻今的有为之作,表达出作者对黑暗朝政的愤恨,抒发了其抑郁不平之气。此剧构思奇巧,熔实事、幻境、世情为一炉,给人以超拔之感,文词恣肆,气概豪壮,在四剧之中成就最高。《玉禅师》捏合玉通和尚戏红莲与月明禅师度柳翠两个故事为一,既揭露了官府与佛门的尔虞我诈、彼此倾轧,也嘲弄了禁欲主义的虚伪、清规戒律的脆弱。《雌木兰》、《女状元》两剧一反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分别塑造了一文一武两个“立地撑天”的奇女子形象,武的能驰骋疆场,建立奇勋;文的能夺魁科场,理案折狱,确为女性扬眉吐气之作。而两人一旦恢复女儿身,却只能重返闺房,又体现出作者对封建制度扼杀人才的控诉。市井讽刺杂剧《歌代啸》相传也为徐渭所作,通过荒唐不经的情节,漫画式的人物群像和妙趣横生的语言,突现出种种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社会相,表现了作者卓绝的喜剧才能,其中亦深寓着作者的愤世之情和悯世之痛,在古典戏曲中别具一格。
2. 徐渭是明代最具独创性的杂剧作家,为明杂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一,徐渭的杂剧是他历经悲痛之后的抒情写愤之作,剧中激荡着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洋溢着狂放不羁的反抗意识,闪耀出新的思想光彩,以其惊世骇俗的个性而震撼了整个剧坛。第二,徐渭的杂剧形成了寓庄于谐的创作风格,悲愤的内容是通过喜剧、闹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戏谑诙谐之中包含着严肃的主题思想,达到了“嘻笑之骂怒于裂眦,长歌之哀甚于痛哭”的境界,从而开辟了讽刺杂剧发展的新方向。第三,徐渭杂剧的曲词一扫文人雅士雕章琢句之习,多用当行本色语,“如怒龙挟雨,腾跃霄汉间”,气势雄奇,词锋犀利,豪放奔逸而秾丽爽俊,锤炼纯熟而接近口语,对当时以时文、骈俪为曲的不良风气起了摧枯拉朽的作用。第四,徐渭的杂剧在形式体制上也表现出不受陈规束缚的创新精神,结构体制长短不定,曲调体式运用自由;他运用传奇体制于杂剧之中,写成最早的一部杂剧合集;《女状元》更是开创了以南曲作杂剧的新写法,南杂剧从此大兴。
1、《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是谁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哲学家、历史形态学的开创人。他生于德国哈茨山区的布兰肯堡,曾就读于哈雷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1904年在哈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11年,斯宾格勒移居慕尼黑,开始构思和撰写《两方的没落》一书。该书第一卷《形式与实际》于1918年问世,第二卷《世界历史透视》出版于四年之后。
2、《意志的束缚》(The Bondage of Will)是谁的作品
马丁 路德← ←维基英文没找到相关信息= = 最后是卖书的Martin Luther on The Bondage of Will= =
3、狄尔泰(Dilthey)的博士论文是什么
1864年狄尔泰在特伦德伦堡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施莱尔马赫伦理学原理》(Die principiis ethices Schleiermacheri),获博士学位;并于同年以《伦理意识分析探索》(Versuch einer Analyse des moralischen Bewußtseins)(载于《狄尔泰全集》德文版第六卷,第1-55页)的论文获得在大学的执教资格
4、《存在与时间》是谁写的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5、《存在与虚无》是谁的作品
《存在与虚无》,法国的让·保罗·萨特(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 1905-1980) 著。其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对存在的探索(导言);虚无的起源;自为的存在;我和他人;拥有、作为和存在。它是一部关于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朱熹在《答刘叔文》中说道:“所謂理與氣,此決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則二物渾淪不可分開各在一處,然不害二物之各為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嘗實有是物。”那么,朱熹到底是如何来看待理和气之间的关系的。
理和气是共同存在的,理是万物的规律,气势万物的实体(所謂理與氣,此決是二物 )。但是我们所见的万事万物在接触时无法将理和气分开来看,因为其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因为缺少任意一项就不能构成我们所见之事物(但在物上看,則二物渾淪不可分開各在一處,然不害二物之各為一物也 )。因而可知理和气是共同构建事物的两种不同的基本元素,但两者没有直接构成被构成联系。在万物形成之初先有其理,之后才有气,最终生成物,即物还未形成之时已存其理,也可以只有理但是没有物(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嘗實有是物 )。由此可见,理和气构成事物,理可以单独存在,事物则不能,因而朱熹的观点中,万物始于理,气辅之方能有万物现今之形,无气则理单独存之。
2、德尔图良在《论基督肉体》(On the Flesh of Christ/De carne Christi)中写道:“上帝的儿子被钉在十字架;我不以此……为耻。而上帝的儿子死了;正因为这是荒谬的,却无论如何是应该相信的。并且他被埋葬了,又复活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是却是确凿的。”那么德尔图良在这段话中试图告诉我们什么。
(而上帝的儿子死了;正因为这是荒谬的,却无论如何是应该相信的。 )按照人类的角度来看,上帝的儿子怎么会死呢,这是极其荒谬的,但是死了是事实,也是只能去相信的。( 并且他被埋葬了,又复活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是却是确凿的 )人死了不能复活,但是上帝的儿子复活了,所以他才是上帝的儿子。我们无法理解上帝的想法,上帝是全知全能的,我们不能预料到上帝会怎样做,不过上帝还是通过此,我们未曾想到的方式证明了自己。因而基督有超出人类一切的思想,且具有全知、全能、全爱的特质,这样的福音是一般人猜不透的。同时可以看出基督教中的神秘性。


完了= =@阿突
多自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中文版、英文版)→ →

点评

你淫了: 5.0
死亡笔记没看过→ →喜羊羊还有海贼王都稍微看过一点→ →  发表于 2013-2-19 23:10
你淫了: 5
艾玛!好认真!  发表于 2013-2-19 17:08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50 贡献 +10 活跃 +5 宅の石(入宅度) +5 收起 理由
阿突 + 50 + 10 + 5 + 5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这么有爱一定是男孩子的说|请叫我神主SAM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主题

104

好友

2万

积分

不吐槽会死星人

(。◕ˇ_ˇ◕。)

积分
25406
发表于 2013-2-19 14: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空婵画卷 于 2013-2-19 14:34 编辑

国学一阶:
1.民族资产阶级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胡适。《尝试集》
4.三张:张载   张协   张亢
    二陆:陆机   陆云
    两潘:潘岳   潘尼
    一左:左思
5.镇江北固山多景楼  九江琵琶亭
6.金兰之交  莫逆之交  君子之交  神交
7.永济
    蒲城桑叶落,灞岸菊花秋。愿持河朔饮,分劝东陵侯。(《就蒲州使君乞酒》)

国学二阶:

1.  “说话”是一种盛行于唐宋时期(公元7~13世纪)的民间技艺,“说话”艺术发展到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由于所叙说内容和表演风格的丰富完善,呈现出流    派纷纭的局面,这时的说话艺人不仅人数多,而且分工细致,出现了所谓的“说话四家”。
      “说话四家”指的是“小说”、“说经”、“讲史”和“合生”四种曲艺表演形式。小说家是“说话四家”中艺术技巧最成熟、最兴盛的一家,小说家的话本通常称为“小说”,都是讲说短篇故事,一次或数次讲完。题材除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外,大多取材于当代社会生活,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讲史家的话本通常称为“平话”,讲史以讲说前代史书文传,朝代更迭,历史战争为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一般篇幅较长。为了讲述方便,讲史大多根据故事内容的需要进行分卷立目,以示情节发展的段落,后来逐渐演变成章回小说的回目。“说经”主要讲说佛教经典和人物故事,也包括民间关于参禅悟道的题材。合生家是“说话四家”中势力最小的一家,从现在很少的记载中推测,“合生”大概以讲说当世故事为主,篇幅较短,一般一篇只讲说一个故事。[1]
     “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统称为“话本”。话本的创作过程大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有流传的故事,其后整理成话本,说话人依据自己知识和技巧,仔细揣摩听众的心理,将原来口头流传的故事,重新加工,创作成为动人的说话节目,以后又加以整理而成。另一种情况是为适应说话艺人的说讲需要,由当时的“书会”(说话人的组织)专门为说话艺人编写的话本,利用当代新闻、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题材写成的故事梗慨,表演时由说话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发挥。话本的创作都是为了说话人表演或传授之用,实用目的很强。后来随着说话伎艺的发展和市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以及印刷技术的进步,话本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润色,逐渐演化成书面的通俗文学。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曾提出“说话四家”之说,但由于文字段落不明,句读歧异,所以近代学者对四家之分曾产生过分歧意见。在宋人著述中,耐得翁《都城纪胜》的记载比较明确:“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从这段文字记载的题材内容看,一般认为可分:①小说(又称银字儿);②说公案、说铁骑儿;③说经、说参请;④讲史书。另外,据《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条所载,则分为:小说、说经、说史书 3类。《武林旧事》和《梦粱录》记载诸色伎艺人姓名,也是按这 3类划分。清代翟灏《通俗编》引耐得翁《古杭梦游录》之说,分为银字儿、铁骑儿、说经、讲史四家,近人王古鲁《南宋说话人四家的分法》一文也从其说,并加以阐释。
      
全是百度百科_(:з」∠)_  就不用引用框了吧。。。

2.   明初杂剧是元代后期杂剧创作的余波,相对于蔚为主流的明传奇而言,明杂剧的创作虽然有缓慢发展,但在总体上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同时由于此时的作者已逐渐由民间艺人和下层文人变为官僚贵族,这就促使杂剧创作从平民化走向宫廷化、贵族化。题材较为狭窄,内容贫弱苍白,伦理教化、歌功颂德与神仙道化等剧目在此期的创作中占据主流,显示出脱离现实的思想倾向,但在艺术形式上有所革新,开始突破元杂剧的体制规范并趋向雅化。
可分前期、中后期。前期作家、作品数量虽多,但题材单调,成就甚微,多是宫廷派作家朱权、朱有燉的喜庆剧、道德剧、神仙剧。明中叶后,杂剧内容和手法都有创新。出现不少社会批判剧、伦理反思剧;体式短小精悍,多南北合套或纯为南杂剧。徐渭最负盛名。

   女状元    明·徐渭
   昭君出塞   明·陈与郊
   霸亭秋    明·沈自徵
   中山狼    明·康海
   兰亭会    明·许潮
以上来自百度文库

哲学一阶:
1.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2.马丁·路德
3.《施莱尔马赫伦理学原理》。
4.马丁·海德格尔。
5.让·保罗·萨特。

哲学二阶:
1、
       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以上借鉴
       我说:其实这不外乎就是理智或者说法理与情感的关系。无规矩不成方圆,生活在这个情境中的每一个人首先要遵循社会的法则与规律,在不变的法则与规律中却又有着每个人独特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人处事的方法。就是说,人是活在一个大圆里的,每个人却又是一个方块有自己的棱角,从而造就了不一样性情的人,从而造就了不一样的世界。


   
2、
       德尔图良代表了人类思想中的另一极:信仰与非理性。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信仰的阐述。
       我外婆是基督教徒,其实我也不理解她为什么回去信一个虚无缥缈,甚至于在从小学习自然科学的我们眼里其实根本就是虚构出来的不存在的东西。但是有一次我跟着外婆去做礼拜的时候,看到很多的人,他们跟我的外婆一样,虔诚的相信上帝,相信我们的苦难是为了锻炼我们的肉体,是为了赎罪;相信爱,相信主会帮助我们度过难关。我又好像理解了。
       可能这就是这句话想表达的东西吧,有时候信仰并不是因为知道其科学而相信,而是因为相信而相信。它本身就不是可以用什么道理去阐述的。只需相信它存在,接受它的指引。甚至有的时候,我们需要信仰超越了信仰的对象,难道信基督的的人仅仅只是崇拜这个人吗,更多的人是学会圣经上的宽容 忍让 感恩 正义和爱。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不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理性。当我们抚着圣经起誓的时候,何尝不是在对自己告诫呢?也许信仰不仅是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组织,而是对周围事物的热爱,对自己的相信。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5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阿突 + 50 + 10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95

主题

54

好友

3万

积分

中二病

梦想是午夜的扬帆……

积分
31433
发表于 2013-2-19 20: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枫夜,茗 于 2013-3-3 16:46 编辑

国学。一阶!!!
1
民族资产阶级
2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
胡适
4
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5
镇江北固山多景楼
九江琵琶亭
6
金兰之交            莫逆之交          君子之交               神交
7
原产地:运城           相关诗词:蒲城桑落酒,灞岸菊花香

国学。二阶!!!▄︻┻┳═一……
1,
说话四家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说话是什么,不同于我们日常的说话,“说话”是一种盛行于唐宋时期的民间技艺,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相声和小品,而”说话四家“是在南宋时期出现的曲艺表演形式。
“说话四家”指的是“小说”,“说经“。”讲史’和“合生”,而小说家是其中艺术技巧最为成熟的一家,小说家的话本通常被称为小说。都是说些短篇故事,一次或数次讲完,类似于现在的评书,但是比评书要简短很多。题材页游隶属故事和神话传说,但是跟生活联系更为密切,讲史家的话本通常称为平话,说的都是以前的历史传记,朝代更迭,主要关于战争,题材很广,而且内容丰富,与现在的评书无二,篇幅也较长,是百姓最为喜欢的类型。而且讲史家为了讲述方便,故事内容会进行分卷,标明情节发展的段落,再后来这些东西也被后来的小说家利用,逐渐演变成了章回小说的目录。说经则主要讲的是佛教经典的故事和历史名人的故事,类似于传记的形式讲说给大家听,这其中也报过了民间关于悟道的题材。最后一家是合生家,他们是四家当中实力最小的一家,因为百度君抽了的原因,我也只能告诉你们,合生家大概讲述的的是当代的故事,而且篇幅很短,每次都可以讲完,类似于《猫和老鼠》(乱举例会死人的好不好(PД`q。)·。'゜ )每次只有一段情节,而且基本不与上次讲述的故事有关联。
”说话“艺人都会用一个底本来记录自己要讲述的故事,统称为“话本”。话本的穿凿一本来说拥有两种情况。一是流传的故事,经过艺人的整理,形成话本,艺人依据自己的知识和技巧,将原来口头相传的故事进行二次加工,变成说话节目,在进行整理形成。另一种情况是为了适应艺人自身的需要,利用当时的新鲜事儿,历史故事,民间的传说等题材写成的故事。表演的时候艺人会在这上面进行想象发挥,这也很考验艺人的本事,初学的艺人一般不会进行这种表演。而话本的创作都是为了艺人自身的表演和传授,或者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自己过日子,有很强的目的性。但是由于后来印刷术的进步,话本也逐渐成为了书面的通俗文学。
目前为止,对于说话四家记载最为详尽的是耐得翁的《都城纪胜》,虽然也只是只言片语,但是它很详尽的说明了“说话”这门艺术,一般分为小说,说铁骑儿,说参请,说经四种。。。。。。。。。。。。。。。。



明杂剧是什么?!
要知道明杂剧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杂剧是什么,杂剧最早见于唐代,泛指歌舞以外的的杂技等节目。杂,谓之杂多,而剧则没有现在戏剧的意思,到了宋代,杂剧则变味了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包括有音乐,歌舞,调笑,杂技。表演内容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最后我们来说说明杂剧,明代初期,杂剧相比于后期案头化,文人话,不适用于大型的舞台演出,只适用于民间茶馆,酒楼等小地方表演,在弘治嘉靖之后,王九思和康海等人使杂剧这种表演出现了转机,而万历年间,徐渭等人便将明代的杂剧创作推向了高潮。。。
接下来具体讲述明杂剧。
明初期,皇家贵族为了巩固政权和统一思想,对杂剧创作下了限制。一,不许以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师为题材;二,不许写作或收藏,传颂有亵渎帝王圣贤的剧本。而且处罚相当严厉,导致这个时期杂剧的创作题材一直局限在宫廷,衍生出了红极一时的宫廷派剧作家,但是由于宫廷派剧作家是大多以神仙道化为题材,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导致非皇家不观的现象。明初杂剧的贡献:一,突破了一人主唱的僵化格局,融合南北曲风于一折,还打破了一本四折的规范,为后期杂剧的南曲化奠定了基础。
明中期,主要以王九思和康海的剧作为主,杂剧也多有讽刺社会现状的意义,《中山狼》中写道“那世上负恩的好不多也!那负君的,受了朝廷大俸大禄,不干一点儿事,使着他的奸邪贪佞,误国殃民,把铁桶般的江山败坏的不可收拾”剧本充满了辛辣的讽刺特征,狼之前的摇尾乞怜和后面的凶相毕露都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晚明,主要有孟称舜的杂剧《桃花人面》,该杂剧流淌着浓厚的儿女情长。

总结:相比于前朝的杂剧,明朝的时候,杂剧已经进入了宫廷,有题材简短的短剧和专唱南曲的南杂剧,但是杂剧也在这个时候,步入了历史舞台(话说。。。怎么感觉这句话到哪儿都见得到。。。)

明前期杂剧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朱权,朱元璋儿子,为避祸求安,沉浸于杂剧之中。著有《太和正音谱》,是集戏曲理论,史料,曲谱为一体,是我国古代戏曲研究必读之作。《卓文君私奔相如》之中描写了卓文君为丈夫守节,不待父母之命,不待媒妁之言,抛弃了锦衣玉食和司马相如私奔,卖酒度日的故事,由于当时盛行程朱理学,这一剧本谓之相当罕见,艺术水平也是上乘之作。
朱有墩,朱元璋孙子,与朱权年龄相仿,爱好相同。写有杂剧三十余种,总称《诚斋乐府》,风靡一时。他对杂剧体制的改进起到了相当大的推进作用。

明杂剧中的最著名的作家是徐渭,而他的代表作是《四声猿》。《四声猿》是四出戏剧,它影射出了当时的奸臣严嵩,也揭露了当时官场和佛门的尔虞我诈的虚伪,并且我们最为熟悉的花木兰也是他所创。。。他歌颂了两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巾帼英雄,唱出了解放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凯歌。并且为《红楼梦》的出世奠定了基础。
《《《《国学答完。。。求糖。。。


哲学一阶!!!
1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2
马丁·路德
3
《施莱尔马赫的一生》     (这个答案我查了好久,要是再不对,就无解了。。。)
4
马丁·海德格尔
5
让·保罗·萨特


哲学二阶!!!▄︻┻┳═一……
朱熹是怎么看待理和气的?(额。。。是这个问题没错吧?)
在说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下朱熹这个人。朱熹这个人19岁进士及第,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世人。而且是个儒学大师。
朱熹继承了周敦颐和二程还有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核心是“理”,或者可以称为”道“、“太极”

朱熹所谓的理,有几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是在他们的上位,是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加根本,在逻辑上是先于气的;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可以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
第二点,理是事物的规律,类似于道。
第三,理是伦理道德的基础。朱熹把”理“又称为“太极”,他认为“理”,是万物之理的整体。朱熹说”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他认为,人人都有一个太极,每件事物也都有一个太极,每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他存在的依据,每个人和物都有完整的理,即“理一”。

而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次于理的第二位,它是形而下者,朱熹认为,气是有情感,有状态,有痕迹的,它会凝聚,也会变成各种形状,它是铸成万物的材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这种材料相结合的产物。
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式有主次的。”理“生“气”并孕于“气”中,理是主要的,是最先的,是第一的,而气则是客,是第二位的,是后来的。
朱熹主张”理“依靠”气“而产生了万物,并且把气分为了两种特性,一阴一阳。又分作五气(金木水火土)而化为万物。



德尔图良在这段话中要告诉我们什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德尔图良自身的信仰与他的学术观点我们才能从中具体分析他想要告诉我们的内容,据我所知,德尔图良是开创神格唯一说的人,而且他发明了三位一体这个说法。而从引用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德尔图良是一个很理性的人,他认为理性有极限,有些东西是理性无法理解的,而他在这几句话上显示出了一个跳跃性很强的逻辑,而一般逻辑性很强的人都不会是反理性的,他只是理性的认为理性有局限性。
德尔图良也是有名的神学鼻祖,他认为这句话是上帝的启示,这句话是远远超出理性范畴的,甚至是反理性的。而这个不可理解的事情正因为他的不可理解,才成为了信仰的对象,如果一切都可以用世人的眼光证明,那么便不值得信仰了。只有超出人类理性智慧的才可以被称为神,才值得信仰。简单的说,就是德尔图良认为基督教的信仰是超出理性的,甚至是反理性的,而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超出理性的信仰,才更能突显出上帝的无所不能。

在我们解说这段话之前,大家要知道一点,神爱世人,并且把自己的独生子(耶稣)赐给世人,叫一切都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耶稣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罪恶的人,你和我都有罪,或者骄傲,或者自私,这些都是都是原罪,是没有办法的,但这样一来,公义的神看到的都是罪,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不过耶稣是圣洁的,是无私的,哪怕他被犹大欺骗,他也愿意背负着我们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这样就等同是赎了我们的罪。这样我们才可以上天堂,因为我们肉体死后,我们犯的罪也就随着耶稣的死一起没有了,我们也就因为耶稣而变成圣洁的了。
对于上帝之子耶稣被钉死十字架上,这意味着,对于上帝本身而言,一切都是可能的,而且对于耶稣来说,这些都是应该做的,耶稣说过,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让人把他从十字架上救下来,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并且顺从了上帝的旨意,用自己的血来赎世人人的罪,耶稣在十字架上承担了世人的罪,因此世人犯了罪而与上帝隔绝,这样让世人得以上天堂,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可以说是他自愿的,而且是为了世人,是占了大义的,所以不以此为耻,因为这是一件高尚、无上的事情。
而上帝把耶稣钉在了十字架上让他死掉了,这件事情在我们看来是很荒谬的一件事,因为我们的父母不会把自己的子女扔到十字架上,也不会让他就那样死去,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他又发生了,表示了上帝不会顾及人的理性和道德,上帝也知道他的儿子(耶稣)的使命(而且,个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上帝知道耶稣会复活,虽然这件事情对于世人来说很荒谬,但是因为耶稣的神性,所以这却是应该相信的),而正是因为神的无所不能,才有让世人信仰的可能。
耶稣在死后被埋葬,但是却又在三天后复活了,这代表了他的全能,他不能被死拘禁,他是上帝的儿子,他的复活也代表了他的神性,简单地说,就是他不仅仅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从天而降的神。如果他没有复活,这样也不能证明他的不同,而正是由于了他的复活,证明了义,体现了他的神性,更显明了他是上帝的独生子这个伟大的身份。对于我们而言,死了就肯定是没有救了,但是他却复活了,这对于世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但耶稣他不是人,是神,所以他的复活是确凿的,代表了他不能被死亡束缚。
而十字架则可以看出,在上帝的爱中才有一切事物的原则,来源和根本。上帝不仅擦掉每一滴泪,而且给人吃生命之树的果实,说明了上帝意味着没有恶,只有一种至善,因此,十字架上的真理是直接关涉人的生命和死亡,渺小和伟大,罪孽和救赎 ,梦魇和自由的真理,它最终给予人的是上帝允诺的希望和爱。。。。回到段落之中,上帝的独生子惨死在了十字架上,上帝为什么要这样做?!这表明,在上帝眼里,人类的苦难和眼泪比什么都要沉重。这段话是说,爱才是生活的法则,上帝之子死在十字架上是上帝的救赎之爱战胜了现实的罪恶和冷酷无情的证明。。。。。。


折腾了将近半个月,总算是弄完了。。。各种查资料,各种学习。。。求各位大大手滑下吧。。。这都是纯手打的呀~~~




点评

儿子辛苦了  发表于 2013-3-3 16:45
累死我了( >﹏<。)~呜呜呜……  发表于 2013-2-19 21:57
看到儿子了啊  发表于 2013-2-19 21:54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50 贡献 +10 元气(技能点) +1 收起 理由
阿突 + 50 + 10 + 1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22

好友

8710

积分

序章

积分
8710
发表于 2013-2-19 21: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题
1.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2.马丁·路德
3.《施莱尔马赫伦理学原理》
4.海德格尔
5.让·保罗·萨特


1.理与气绝对是两物。从物上看,理与气混在一起不可分开,确并不妨碍理与气各为一物。若在理上看,则虽没有物,却已有物之理;而虽然有其理,却不一定有其实物。
2. 无能了 ( >﹏<。)~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20 贡献 +7 收起 理由
阿突 + 20 + 7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97

好友

1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15970
发表于 2013-2-19 22: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一阶:
1——民族资产阶级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胡适
4——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5——镇江北固山多景楼;九江琵琶亭
6——金兰之交;莫逆之交;君子交;神交
7——永济;白居易《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中:“风头向夜利如刀,赖此温炉软锦袍。桑落气薰珠翠暖, 柘枝声引管弦高。”

哲学一阶:
1——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2——马丁·路德
3——《施莱尔马赫伦理学原理》
4——海德格尔
5——让·保罗·萨特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25 贡献 +7 收起 理由
阿突 + 25 + 7 又是一只胖达( ﹁ ﹁ )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主题

17

好友

2万

积分

第一章

积分
25603
发表于 2013-2-19 22: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1 民族资产阶级
2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3 《尝试集》胡适
4 张载、张协、张亢;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
5 镇江北固山多景楼;九江琵琶亭
6 金兰之交、莫逆之交、君子之交、神交
7 运城永济市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唐·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二、
1  指的是“小说”、“说经”、“讲史”和“合生”四种曲艺表演形式。
2  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样式。明杂剧是指明代杂剧(……)
主要的作家有汪道昆、徐渭等。其代表作分别有《高唐梦》讲述襄王梦中会见巫山神女;《狂鼓史》是有感于严嵩杀害沈鍊之事而写的,表现出狂傲的反抗精神。

三、
1 斯宾格勒
2 马丁·路德
3 《施莱尔马赫伦理学原理》
4  马丁·海德格尔
5 让·保罗·萨特

四、
1 理比气更根本,理不能离开气。理是世界的本源。(来自教科书……)
2 “唯其荒谬,我才相信”
   真实或确凿的东西往往令人难以相信,而荒谬和不定的东西才能令人信仰。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40 贡献 +7 收起 理由
阿突 + 40 + 7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51

好友

9326

积分

序章

积分
9326
发表于 2013-2-19 22: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大发 于 2013-2-19 23:49 编辑

国学题
国学一阶
1.“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许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其便。今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于官场体统。”这有利于当时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2.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终于破产的标志性事件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3.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是胡适创作的
4.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分别是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5.“登楼便欲凌云去,临水应知得月先。”指的是镇江北固山多景楼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消明月绕船时。”指的是九江琵琶亭
6.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
7.“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永济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唐·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国学二阶
1 .“说话四家”是啥?
其实就是小说家、 讲史家 、说经家 、合生家
可是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
那就要追溯很久很久以前.....那是多久呢?嗯...唐朝 “说话”成为一种民间艺术而流行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南宋就分了派了。于是就出现了“说话四家”的现象~具体的就是这样的
小说家 : “说话四家”中艺术技巧最成熟、最兴盛的一家,小说家的话本通常称为“小说”,都是讲说短篇故事,一次或数次讲完。题材除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外,大多取材于当代社会生活,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
讲史家:话本通常称为“平话”,讲史以讲说前代史书文传,朝代更迭,历史战争为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一般篇幅较长。为了讲述方便,讲史大多根据故事内容的需要进行分卷立目,以示情节发展的段落 ,后来逐渐演变成章回小说的回目。
说经家:主要讲说佛教经典和人物故事,也包括民间关于参禅悟道的题材。
合生家(悲催的一家啊):势力最小的一家,从现在很少的记载中推测,“合生”大概以讲说当世故事为主,篇幅较短,一般一篇只讲说一个故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5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阿突 + 50 + 10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12

好友

5170

积分

序章

积分
5170
发表于 2013-2-19 23: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小小题
1没记错好像是民族什么阶级来着...肯定不是共产...嗯 民族资产阶级吧
2因为西安事变啦
3胡适的《尝试集》  为毛一直以为是鲁迅....
4张载、张协、张亢、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 是晋朝的吧...具体哪个来着...
5镇江北固山多景楼 和 九江琵琶亭 (哪也没家好)
6这个我看过!! 分别为金兰之交  莫逆之交  君子之交 和 神交
7永济市 创于北魏  诗句吗~~当然是最喜欢曹操啦 先来《短歌行》的第一个了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国学虐一下~
1
    咳咳>< “说话”是一门艺术~流行的时候已经是唐宋了 不过在南宋的时候因为发展的完善和丰富呢已经变成各种流派了,因为各种流派就导致了“说话四家”。
    那么“说话四家”。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四种曲艺表演形式啦 ~分为“小说”、“说经”、“讲史”和“合生”。小说家呢 ,是四家里最完美, 最成熟的一家, 大多都是讲个短故事什么的,有历史,神话,传说,但多都来自于生活。讲史家的就是讲历史的呗,讲史以讲说前代史书文传,朝代更迭,历史战争为主,一般篇幅长的很。所以要分卷,之后就变成章回小说了。。。说经吗~~当然就是讲佛教的故事经典什么的..悟道为主啦。至于合生家吗...悲催的“说话四家”中势力最小的一家( >﹏<。)就讲些现实故事比小说短...这就是“说话四家”。
2
    明杂剧?额我只知道是朱元璋一个儿子发明的...反正就是不想当皇帝然后写写戏文吧...然后孙子辈的又完善了一下...太晚就不百度了~~作品....我不看戏,,,( >﹏<。)~就会这些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50 贡献 +7 收起 理由
阿突 + 50 + 7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51

好友

6万

积分

第三章

积分
63135
发表于 2013-2-20 14: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题

国学一阶
1.民族资产阶级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胡适
4.“三张”指诗人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二陆”指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两潘”指文学家潘岳与侄潘尼;“一左”指诗人左思。
5.镇江北固山多景楼  九江琵琶亭
6.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
7.永济市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

国学二阶
1.“说话四家”指的是“小说”、“说经”、“讲史”和“合生”四种曲艺表演形式。
2.明代的杂剧。朱有墩《诚斋乐府》 贾仲明《升仙梦》杨讷《西游记》

☆哲学题

哲学一阶
1.斯宾格勒
2.路德
3.狄尔泰教育学思想研究
4.海德格尔
5.萨特

哲学二阶
1.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以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宅币 +35 贡献 +7 收起 理由
阿突 + 35 + 7 o(* ̄▽ ̄*)ブ 发糖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小宅喵吞掉了~~~~(>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技术宅(基宅) ( 粤ICP备18082987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746号 )

GMT+8, 2024-6-2 20:12 , Processed in 0.282566 second(s), 56 queries , Redis On.

Copyright © 2018 技术宅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