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70565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9-5-2
- 宅魂
- 点
- 贡献
- 点
- 宅币
- 枚
- 灵石
- 块
- 元气(技能点)
- 点
- 活跃
- ℃
- 听众
- 收听
签到天数: 14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对最近看的一些记录和整理
人类喜欢分类,然而关于日语的归属问题世界还没有定论。实际上在一些破碎的,动荡的区域都会存在这种难以梳理语言脉络的问题。
日语的内核可以认为是和语,是一种既不符合阿尔泰语系(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也不符合汉藏语系,也不符合南岛语系的语言。朝鲜语也有同样的独特性。这多少和日本朝鲜都是小岛屿有关。既似自成一体,又受到周边文化的强烈冲击。起初的日本,像一个孤陋闭塞的小渔村,可能开局只有一条裤衩。和语本身没有文字。但一见到比自身更加优势的文化,就极其努力地吸收和学习啊。300多年间,日本人在汉学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并把它当作自己的语言来珍爱。日本最早的史书都是用汉文来写作的。
日本称汉字为“真名”, 由于古代日本人更崇尚汉字,最初有学问的男人们的倾向于直接用汉字。
而“假名”最早可能是用来给汉字注音的辅助文字。它不仅使日本人更容易吸收汉文化,也从此开启了自身文化的大门。更重要的是,日本人可能从此拥有了兼具“象形表意”和“抽像表音”的两种语言文字工具。使日本人在吸收以表音文字为基础的西文文明上将中国甩在了后面。
平假名则是汉字草体化简写后产生的,相对于片假名来说独立性更大一些。
平假名一度曾为宫中女性的专利。她们用平假名自由自在地写日记和书信,进行文学创作对发展日本的国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也许是日本文学为什么女性色彩浓厚的原因。
平假名独立性大的特点使其在后来构成了日本文字体例,即汉字和假名混合体文字的主体。
片假名直接取自汉字的偏旁,作用最早是给汉字注音,用在汉字之侧。片假名直到今天仍担负着吸收外来文明的任务,外来语被规定为必须用片假名表示。
不过,片假名的作用在象征意义上更能反映日本文化的特点。片者偏也,假者借也,居于中心文明之侧,通过不断吸收中心文明来充实自己,这不正是日本文明特点的写照吗。这种兼收并蓄的文化风格,可以很好地表明为什么日本的作品会有一种【世界性】(尤其是音乐和二次元?)。
实际上我感觉日本在从小到大的生活中确实起着一种 [文化中继站] 的作用,在很多方面都是启蒙。
感谢他们带给我们的各种感动~
最后敲响一下警钟。
片假名也好,平假名也好,核心词在一“假”字。但真与假,先进与后发,并非一成不变。日本近现代长足的进步足以说明问题。不过,如安于“假”与“片”,不思建立独立的文化和文明体系,也不会有持久的繁荣与发展。日本文明之长与短似均在于斯。日本今天的窘境与其战后过分片面追求和吸收西方现代物质文明不无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