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有爱,有技术,有你^_^)y
╱人◕‿‿◕人╲订下契约(注册新用户)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查看: 685|回复: 0
收起左侧

【MBTI/荣格】关于MBTI与荣格人格理论的看法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19

主题

296

好友

5万

积分

第三章

积分
59293
发表于 2016-8-21 21:41:24 |阅读模式

╱人◕‿‿◕人╲定下契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人◕‿‿◕人╲订下契约(注册新用户)

x
不知为何电脑有很多天进不了基宅,貌似是前天能进去了。来到心理学板块发现以前不懂事写的一篇文章竟然破了1w的访问量,索性就再敲一篇文章吧。

这几年随着人格心理学的普及,某些信息互动型网站上出现了很多所谓的“MBTI小组”,其中不少人存在着脱离心理学理论框架来讨论人格心理学的问题,个人以为,这种经验主义式的讨论是不健康的,虽然都是个人的一己之见,但最好不要捏造一些无中生有的概念为好。

好,以下进入正文。

类型理论和特质理论的不同点之一,即是侧重于表现人格间的差异性。荣格的人格理论属于类型理论下属的对立类型模式,其代表性即是提出了内——外倾的倾向说,并将其整合到S——N、F——T功能的假设上,构成八种功能。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关于荣格的各种倾向的准确意义:首先是外倾——内倾。外倾和内倾的核心在于“客体”和“主体”,和现代人所谓的外向和内向天差地远,而是强调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例如外倾型,其兴趣、动机、注意统统是偏向于外部客体的;而内倾型则是内部主体。

可惜的是,荣格并没有明确指出,八种功能究竟是价值观上的意义,还是信息加工、决策、问题解决层次上的意义。其他一切的“意义”,不过是后人的推测,甚至是牵强附会,因为荣格文集的语言实在是过于晦涩,去解析荣格的文章难度,个人以为,可与解析庄子和红楼梦相媲美了。(事实上,无论是MBTI还是荣格理论,都没有对其定义的人格功能或结构做出经验上的解释,理论支撑都来源于内省和临床式的观察,所以其科学性都有待考证)

个人尝试做了一点解释:首先,我们可以用高度独立的模块将荣格或是迈尔斯的的几大功能做一点划分:
动机模块——————内倾/外倾   
信息加工模块————知觉/感觉
情绪/思维模块———思维/情感
特别地,对于MBTI,还存在有决策模块————理解/判断
很明显,各个模块之间是通过紧密配合来进行行为指导的。

外倾型和内倾型可以很好地和动机对应起来,无论是MBTI或是荣格,其外倾和内倾因素都是属于动机。这点不做过多讨论。

而对于信息加工的问题,这是非常值得一提的,知觉功能和感觉功能的区别不在于其对抗性,而是知觉系统的知觉分析能力,即包含以下要素:
① 背景与对象的分离能力        ②整体与部分的倾向
知觉功能倾向较大的个体倾向于一种分离偏好,也可以说是“场独立性”的认知风格,他们更擅长将对象从背景中抽离,




色は匂へど散りぬるを、我が世誰ぞ常ならむ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技术宅(Z站|基宅) ( 粤ICP备18082987号-1 )

GMT+8, 2025-5-9 22:59 , Processed in 0.052484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Copyright © 2018 技术宅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