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球儿 发表于 2013-5-7 13:25:36

【转载】博物馆的善意

原帖地址:http://www.archreport.com.cn/htmlpage/ARCITLE/2013/0321/78.html
——博物馆·文化·建筑

文、图/方晓风

方晓风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
曾任上海中建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装饰》杂志主编。


2009年9月去波兰参加一个文化论坛,被波兰教授带着参观了十来座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尤其在古城克拉科夫,一天看3座博物馆,体力都快不支了。当时就颇有感慨,欧洲人对博物馆的重视让人肃然起敬,深层的原因是对文化的重视。在波兰这样不算富裕的国家,都是遍地博物馆,并且其藏品的内容之丰富和精彩同样让人叹服。事后体会到波兰教授的安排是有其深意的,我们一行人在看完博物馆之后的确对波兰文化更了解了,同时由衷地生出对波兰文化的敬意。虽然波兰不是大国,当下的经济不甚发达,在欧洲文化的体系中也不是中心地区,但看完了那些中世纪的宗教艺术品、工艺品以及近现代的绘画和雕塑,很自然地就会尊重这个国家,尊重她的文化和人民。 同样难忘的一件事是,在当地被安排参加了一个展览的开幕式。展览是为了纪念这个博物馆开馆多少周年,出席者有不少是当地名流和政府官员。我们几个是被动捧场,有点无趣,了解后得知,展馆是日本人出资建设,建筑师是矶崎新,主要内容就是介绍日本文化,都是波兰人收藏的日本文物,从浮世绘、服装、日常用品到军刀、工艺品等。最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场合中竟然没有一个日本人,但大家都在谈论日本文化,着实得佩服我们的近邻。文化输出其实是一国外交中更高级的手段,其威力难以估算。
这座博物馆并非享有盛名,但选址在河边的开阔地带,对岸是古老的城堡,视野极佳。矶崎新的设计十分简明,但平面中暧昧的曲线、轻巧的屋顶构造以及精致光洁的细部,这些都强烈地表现出日本文化的特点。博物馆建筑本身也是一个大尺度的展品,无声地充当日本文化的宣传员。由此我想到了另一座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当红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力作,被认为是非常成功的范例,其影响之大甚至起到了振兴城市的作用,每年为这座城市带来三百万的访问者。这是个高投入、高产出的案例,表面看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国内官员的口头禅),实际上是经济开路、文化输出,这是很多短视的人所看不到的。这座博物馆的成功,就使得美国人对当代艺术的看法在欧洲取得主流地位,从展品、藏品到建筑,最大限度地在欧洲确立并推广美国的价值观。
建筑的作用在这些例子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古根海姆早就从弗兰克·赖特身上尝到了甜头。在变革的时期,建筑能够形象地展示新观念,予人直观的感受,其效果自不待言,但这种玩法只能偶一为之,大量的博物馆建筑都要受到经济上比较严苛的制约。说心里话,我佩服的博物馆建筑并不是古根海姆式的,这类建筑多少有点违背博物馆的初衷,视觉上的强刺激,显露的往往是幕后策动者(包括业主和设计者)的机巧之心,博物馆作为圣地的意义不是来源于建筑,而是其中的藏品或展品。苏州博物馆是典型的建筑压过藏品的案例,人们参观完了谈论的只是建筑,而根本不记得看了什么展览。要说成功,它的确提高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并带来了大量的参观者,但这个项目更像是为城市增加了一个旅游景点,而不
是增添了一座好的博物馆,从这个意义上看,又很难说是成功的。
可能只有那种自身藏品资源丰厚的博物馆才能真正消受贝聿铭的博物馆设计,比如法国的卢浮宫,但口头上的尊重,落到实处还是大打折扣。体量不小的玻璃金字塔占据了庭院的几何中心,最终形成的结果从中国人的眼光看,新建部分似乎是真正主体,而那些历史上的宫殿都成了配楼了,我不相信这个入口没有更低调的做法。好在卢浮宫底子厚,内容的力量无法轻易撼动,同时,改造后的参观流线的确更为便捷,主要的问题都解决了。
早期的博物馆建筑脱胎于帝王的宫殿或贵族的府邸,其身上担负的文化责任转化成一种高高在上的精英姿态,落到形式上就是追求纪念性,纪念碑化。而现代社会看待博物馆的眼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博物馆应该是有亲和力的场所,让人们在毫无压力、不甚刻意的状态下受到其内容的感染,进而使人们爱上博物馆,所谓教化的职能在不经意间就实现了。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国家美术馆,老馆和贝聿铭设计的新馆分别反映了不同时代博物馆观念的变化。老馆还是板着脸,穿套装戴礼帽的绅士派头,新馆已是明快利落的平民气质了。
以设计的角度看博物馆建筑,我推崇路易·康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Kimbell Museum, Fort Worth, Texas)和伦佐·皮亚诺设计的德·曼尼尔美术馆(De Menil Collection in Houston, Texas)。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都不是大投入的项目,同时在形式上极度克制,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在光的控制上费尽心思,充分地为展品的展示创造条件。形式克制的结果不是简陋,而是十分优雅,整个气质我想只有“隽永”两字是合适的。金贝尔美术馆只使用了筒拱这种形式,通过排列组合可以得到不同形式的空间,并有相应的庭院设置。外观是洗尽铅华,不施粉黛,而内部空间却是温馨而丰富多变,由于庭院的存在,室内外的视觉沟通也非常好。初见这座建筑,可能误以为是一座仓库,其实这个意象倒是道出了博物馆的实质,只是这种谦逊的姿态对建筑师来讲太难得了。我感觉这种建筑的智慧同东方的经验之间有许多契合的地方,但这并不妨碍西方人也从中看出了如希腊神庙般的古典精神。在这样一个指向内部的空间中,展品的魅力得以最大限度地显现,建筑甚或予人消失的印象。
伦佐·皮亚诺是高技派的代表人物,但他同其他高技派建筑师不同的地方在于,技术不是炫耀的手段,而是实现诗意的途径,这点在德·曼尼尔美术馆中有充分的表现。业主希望其大多数藏品都能在自然光的条件下进行展示,因为这样观众体验到的就同业主自己在家里欣赏到的是一致的。皮亚诺通过兼具遮光和通风功能的天顶百叶满足了业主的要求,并把这一构件延伸到室外,协调室内外的感受。业主同样希望这座建筑是里面空间尽可能大,而外观尽可能小,因为周围是居住区,百叶在室外的运用一方面分割了体量,另一方面也使得建筑在视觉上更为轻巧。最后,我想两座博物馆共通的地方在于它们整体出众的视觉品质,那只能让人感叹于建筑师的修养,而无处找寻其他答案。
现代城市日益重视博物馆的建设,以此改善、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更重要的是,博物馆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场所。有一本书叫《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旅游指南书,作者李俊明),书名点出了新的趋势—去博物馆已经成为某些人的生活方式,博物馆介入城市的程度之深可见一斑。公共性成为博物馆建筑设计时的重要考量,博物馆应该为市民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公共交往场所,这个问题在我国显得尤为迫切。因为,我国的城市传统中不强调公共性,诸如广场之类的公共空间在古代城市中是不存在的,公共生活只发生在商业街和寺庙这些类型的空间里。而注重管理的思维模式,也使得政府没有这种意愿去发展公共空间。讲管理就要讲控制,如果有公共活动最好也是有组织的。而现代城市生活的魅力就同这种无组织的“乱”有很大关系,丰富的公共空间类型和形态,可以极大改善城市生活的品质,不能朋友之间一想起相聚闲谈就去后海酒吧街吧,博物馆是个重要角色。
但近年来不断兴建的各类博物馆中,对公共性的关注并不充分。首都博物馆在构思中希望内部的大空间能承担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能,无疑是很好的出发点,但就实际使用的状况看,似乎并不能实现这个目标。从设计的角度看,巨大的尺度形成了一定的压迫感,同时在这个空间中并没有配备适于人停留的相应设施。整个设计手法还是太注重纪念性的效果了,夺目确实夺目,但那份应有的亲和力丧失了。
冬日,在一个交通便利的地点,走过喧嚣,在艺术品前流连一番之后,坐在和煦的阳光下,或翻阅闲书,或与同好对谈,这样的生活并不是很难实现吧?

图1 华沙国家美术馆
图2 苏州博物馆宁静的内庭
图3 美国国家美术馆新馆

图4 金贝尔美术馆内庭
图5 德·曼尼尔美术馆内景

废材彤 发表于 2013-5-8 17:59:36

不会做QAQ

暮雨依依 发表于 2013-5-8 21:19:52

好美的建筑物#6991!

YanHe 发表于 2013-8-25 02:16:40

欣赏~~!32!

cypcyp1000 发表于 2013-9-2 10:37:02

好文

李小默 发表于 2013-12-6 09:18:06

#37e!美丽的好想全都去逛一遍……

一条生活在北极 发表于 2013-12-14 14:21:12

好文好建筑!

豆奶开怀 发表于 2017-2-28 10:48:29

收藏ing

Wolvesgather 发表于 2017-2-28 17:40:56

这个论坛居然有专业板块。

ckhjaychou 发表于 2017-3-5 15:28:58

前段时间设计过一个博物馆周边的景观,再看看这篇文章听发人深思的

zo e zhang 发表于 2017-3-7 16:08:43

博物馆就是为人服务而存在的

萌萌哒鹌鹑 发表于 2017-3-8 15:20:53

棒棒哒~~

a738569397a 发表于 2017-3-28 20:24:52

顶一下楼主。

SanAngles 发表于 2017-4-10 20:46:46

贝聿铭先生的代表作

家智桑 发表于 2017-5-21 00:28:01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博物馆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