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5:59

星空夜谈

夜掩苍穹,星垂平野
三垣九曜,四象列舍
冥冥有意,何解以得
巫咸甘石,步天求歌

  在古人眼中,天与人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冥冥之中那股支配季节更替与群星运行的力量,同时也支配着尘世间的各种事件。星空是人间在天上的投影。天垂象,见吉凶,王朝更迭,国运兴衰,帝王命数,苍生祸福,皆可从星象中得到映射与预警。

  这种天人感应的思想自古以来便影响深远。早在上古蛮荒之际,逢清明晴朗之夜,古代部落中的巫觋们便会庄严肃穆地夜观天象,与天人进行一番心灵感应。虽说《尚书》中曾提到,北方天帝颛顼为垄断地人与天神的交往手段,早早便命重、黎二神将天地间的物质通道昆仑山“绝地天通”了。幸而天地间的精神通道尚未断绝,只是需要在星占学家的帮助下,人间帝王们方可究天人之际,知天人之意。

  夜空如此广袤,星海如此浩瀚,既要观天,便需对星空加以划分,对星辰加以命名。古代星占学家们以想像为线,将若干相近的星辰联在一起,组成“星官”。每一星官又有专门的称谓。星官不同于西方天文学中用来指称一片有着划定天界的“星座”,它是对一组恒星的称呼,没有明确的天界。

  现今传世关于星官的系统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天官书》,涵括了远古巫咸、楚人甘德、魏人石申三位古星象大师之说。西晋时的太史令陈卓搜集这三家的星经与星图,汇总成《晋书?天文志》。其后历经数千年发展,至唐代,《步天歌》用浅近的语言历叙了天上1464颗恒星的位置,将星空分成“三垣二十八宿”共31个部分,成为古代星占学划分星空的准绳,沿用千年之久。由于略显文言化,时至今日,许多地方仍蒙有神秘的面纱,令人浮想联翩。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6:13

一、 三垣天上城

  在靠近北天极的夜空,中天与东宫、南宫附近不包括二十八宿的星辰被划分为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各垣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曰为“垣”。

  紫微垣:居于北天中央,乃三垣的中垣,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藩共十五颗星,两弓相合,环抱成垣。

  紫微垣又称中宫或紫微宫,是君王休息的皇宫,因此它包含的诸星多以官名命名,如勾陈、天皇大帝、五帝内座、尚书、太子、女御等。紫微宫诸星明亮稳定表示吉祥;特别明亮表示臣子尽职;晦暗则指臣子失职;若诸星皆不明亮,那就要有战事爆发了。

  太微垣: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北斗之南,以五帝座为中枢,是三垣的上垣。太微即政(蟹)府的意思,乃朝廷之位,是君王听政的地方。

  太微垣主管刺奸去恶之事。太微诸星明亮,表示将军之间协同合作;晦暗不明指臣子失职;偏移则是刑罚过重;倘若摇动,那就意味着有诸侯要谋反。

  天市垣:三垣的下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又称天府、长城,共二十二星,分别以地域来命名,诸星的明暗对应所在地的情况。

  天市即天之都市。因为是代表商业贸易的星区,天市垣中的星辰大都以货物、器具,经营内容的市场为名:列肆“立宝玉之货”,是专营宝玉的珠宝市场;车肆“主众货之区”,是商品批发市场;市楼“市府也”,是负责稳定市价、维持度量衡、保护金钱珠玉的贸易管理部。《晋书?天文志》曾云:“天子率诸侯幸都市也”,意指居紫微宫的天子出宫远巡,率领众诸侯及居太微垣的文武百官,同游天市垣的天街夜市,逍遥自在,令人神往。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6:33

二、天极北斗星

  斗转星移。

  在北天极的夜空,一组形状奇特的星群吸引了古人的注意,其斗柄始终绕北极星旋转,在一夜之中明显地改变着方向和位置。作为北天拱极星中最引人注目的星官,北斗七星一直以来被赋予特别众多的星占学意义,由此产生许多光怪陆离的传说。

  北斗七星各星皆有专名,依次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前五星又往往被简称作枢、璇、玑、权、衡。古书上经常出现的“璇玑玉衡”、“权衡”,都与北斗七星之名有关。

  早在《史记·天官书》中就有对北斗七星的专门论述:

  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与四乡(向)。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斗为帝车,运于中央,很可能是因为北斗七星与众恒星之间相对固定的位置,以及它们共同围绕北天极旋转的天象,从而产生联想,认为北斗控驭着天上众星的运行。而“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则说明北斗七星与古代恒星观测、历法制定的密切关系。

  古代的艺术家与工匠们更将“斗为帝车”形象化。在流传至今的“北斗星君图”中,北斗七星的前四星组成车舆,北斗星君头戴斜顶高冠坐于车内;后三星则构成车辕。右上角还有一小仙人,手持一颗小星,站在北斗第六星“开阳”旁边。这一细节是有确切的天文观测作为依据的:“开阳”为双星,古代星占学家称小星为“辅”,为宰相之象。星车无轮,由云气浮托而行,众人神怪仙兽随行车旁,气氛缥缈神秘。

  北斗七星既如此神秘,在古人心中, 它呈现出的现象自然也与人间的休明或晦暗密切相关,兆示祥瑞与灾异。在唐代瞿昙悉达所编撰的《开元占经》第六十七卷中,出现了北斗七星另一种名称,并与七曜加以联系,对应如下:

  天枢 破军 日正星 主阳德
  天璇 武曲 月法星 主阴刑
  天玑 廉贞 荧惑 令星 主中祸
  天权 文曲 辰星 伐星 主天理
  玉衡 禄存 填星 杀星 主中央
  开阳 巨门 岁星 危星 主天仓五谷
  摇光 贪狼 太白 部星 主兵

  同卷中还有一则占条尤为有趣,它认为北斗七星中每一颗星明亮与否,都与朝廷上意味要员是否为合适人选,是否称职有关:

  北斗第一星不明,御史大夫非其人也;第二星不明,大司农非其人也;第三星不明,少府非其人也;第四星不明,光禄非其人也;第五星不明,鸿胪非其人也;第六星不明,廷尉非其人也;第七星不明,执金吾非其人也。

  不过,看起来似乎这个星象法则的政治功用要大于占卜价值,比如若想打击朝廷上的某人,比如御史大夫,只消勾结钦天监官员奏上一个“北斗第一星不明”的报告,其他人便可大肆上奏弹劾了。

  另外一个和北斗七星有关的故事提到了西汉时篡夺王位的王莽。王莽对星占学十分崇拜,尤其对北斗七星的威力迷恋有加。为此他铸造了一个“威斗”以模拟北斗,时刻不离身旁,以帮助他在内外交困中得到上天帮助克敌制胜。在讨伐他的军队攻入首都长安,四面楚歌之时,王莽仍要钦天监官员在他旁边操作星占式盘,向他汇报北斗七星的运动情况,以便随时调整坐的方向,使之与斗柄方向一致。甚至逃走时仍不忘随身携带威斗,却终归无济于事,最后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王莽陈设威斗,“旋席随斗柄而坐”之类的做法,可谓后世方士们“披发仗剑,踏罡天步”而求雨捉鬼的先声。虽然威斗被“松纹古剑”取代,可那把剑往往又叫“七星剑”,摆的还是七星阵(如果是七个道士的话),终究万变不离其宗。

  接着让我们放过道士,谈谈高僧,再来看一个与北斗七星有关的传说。这次的主角是唐代僧人一行,他是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位天文学家之一,当然也是最著名的星占学家之一,同时又身兼密宗高僧,这使他很容易成为神话式传说的附会对象。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行年幼时家境贫困,幸常得邻媪王姥帮助。后来一行成名,玄宗对其尊崇礼遇,言听计从。有一回王姥之子犯下杀人罪,想求一行在玄宗面前说情。一行表示:“姥要金帛,当十倍酬也;君上执法,难以情求。”王姥大骂一行忘恩负义而去。

  之后,一行令人在浑天寺收拾一间空屋,屋中放置一大瓮。又令心腹家奴二人携布袋至某废园等候,“当有物入来,其数七者,可尽掩之。”结果二人捉到七头猪。

  一行将猪置于瓮中,封好后用红笔题梵文数十字于其上。第二天一行被玄宗紧急召入宫中,“太史奏昨夜北斗不见”,问一行该如何补救?一行遂建议玄宗大赦天下,王姥之子因此被赦得救。之后从第二天起,太史奏称北斗七星每夜恢复出现一星,至第七夜全部恢复如初。

  姑且不论一行身为高僧,为报私恩而置国家大事为儿戏,已是大悖情理之事,为何北斗七星竟然是七头猪?这与密宗中“七头猪拉着女神摩利支天的车辙”之说有关,而这些猪后来又成了猪八戒的原型。在元杂曲中,猪八戒的前身就是“摩利支天御车将军”,到了明代,猪八戒的前世变成天蓬元帅,而天蓬被认为正是道教中的北斗七星。

  那么一行又如何能轻而易举地将尊贵的北斗七星玩弄于股掌之中呢?虽说捉星如捉猪的神话染有些许异国色彩,它却仍与古代传统宇宙观中的天人关系合拍:孝可格天,冤可感天,行星可以因为人间政治黑暗而改变运行状况,日食、荧惑守心可以因为君王的道德高尚而取消,北斗七星当然也可以因为“得道高僧”的法力而被从天上抓下来,然后再重新放回去。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6:49

三、 二十八星宿

  在黄道-赤道附近的夜空,环天一周的星群被划分为二十八宿(又称二十八舍)。二十八星宿又被分为四大星区,每个星区后来各配上一种动物,分别用“苍龙”、“朱雀”、“白虎”、“玄武”四兽命名,即所常说的“四象”,又称“四灵”或“四陆”。

  东方苍龙七宿:包括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箕水豹、尾火虎、房日兔、心月狐七宿共三百余颗星,其形象好似苍龙腾空。

  角宿:为苍龙之角,主造化万物,传播君主的威信,称作“天关”。星明亮为太平;土星、火星犯角宿是有敌入侵;金星守角宿则是大将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

  亢宿:为苍龙之颈,主天下的礼法,又主疾病疫害。诸星明亮为祥兆,星晦暗就天下大乱、四处旱涝,金星守其中的大角星是战争的预兆。

  氐宿:为苍龙的胸,又名天根,主天子之路,又为后妃之府。

  房宿:为苍龙之腹,为布政之宫,是天子发布政策的地方。由于龙为天马,所以房宿又称为天驷或马祖。

  心宿:又叫天火,心宿的中间一星为天子之位,心宿二色红似火,又称“大火”。积卒在西南的十二星是军士的象征,过于明亮是兵祸的先兆。

  尾宿:为苍龙之尾。按古代分野学说,尾宿与箕宿对应着人间的九江口,故尾宿又名九江。主后妃之府、后宫之场。诸星明亮均恒是后宫有序,子孙繁衍;暗淡则是关系疏远;摇动等为君臣不合;星聚则为大水泛滥。

  箕宿:又称叫雨伯,也是苍龙之尾。主八风,又主口舌、客人、蛮夷诸国。诸星明亮则五谷丰登,君王不受谗言;昏暗是君王不在、粮价昂贵、蛮夷不服。

  南方朱雀七宿: 包括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轸水蚓、翼火蛇、星日马、张月鹿七宿共五百余颗星,其形象好似展翅飞翔的火鸟朱雀。

  井宿:主水,酒食。君王端正则井星明亮;过于明亮则多风雨;晦暗则国弱军乱;动摇则诸侯称帝。

  鬼宿:为朱雀头眼,主祠祀、死丧。鬼宿中央有一片白色粉絮状的区域,叫做积尸,又称天尸,如云非云,如星非星,此星不当明亮。

  柳宿:为朱雀之喙,主御膳酒食、仓库、锅灶。星明则大臣安定,人民不愁酒食,天子安定;不明则天子朝政失衡、宫中不安定。

  星宿:为朱雀之颈,主衣裳纹绣,又为贤士。

  张宿:为朱雀之嗉,主天庙明堂御史之位,为宗庙所用的金玉珠宝。张宿诸星明亮则万物丰盛,国家稳定;暗小则欠缺礼法;迁移则国家有不服王法的人;星聚则有战争。张宿之卜大多是吉兆,开张大吉之说,便是由此而来。

  翼宿:为朱雀之翼,主乐府、五音。明亮则国家安定,天下兴礼乐;昏暗则帝王失礼;动摇则有外邦使节来;星聚则军伐混战。

  轸宿:又名天车,主盗贼、战争、死丧。监察错误、预知凶灾。明亮则车马充足;星聚则有战争。

  西方白虎七宿: 包括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壁水蝓、觜火猴、昂日鸡、危月燕七宿共七百余颗星,构成白虎之形。

  奎宿:为白虎之尾,主军队、水利。明亮则安定;动摇则国家必有战争。

  娄宿:主放牧,饲养,是天下万物收藏的地方。娄宿汇聚则有聚众兴兵的事情发生;诸星不明就是反乱的征兆。

  胃宿:主管五谷、仓库、捕杀。明亮则仓库丰满;暗淡则仓库空虚、粮荒。旁大陵星主陵墓,明而大则天下死亡增多。旁边的积尸气(与鬼宿的不同)明亮则死人如山。

  昴宿:即著名的昴星团,主兵丧、口舌、奏对,有关它的神话传说特别多。昴宿内有卷舌、天谗之星,为天之耳,似乎是告诫人们祸从口出。昴宿中一大星明亮为法律平稳、国家没有佞臣,不明则滥施刑罚;其余六星相反,明亮则国家刑罚严重、边关紧张、大臣下狱、天子听信谗言、忠臣遭诛杀。

  毕宿:又称雨师,主边兵、狩猎,又称天狱。左方大星为边将,光亮则天下和平;失常则边境战乱,国家不安宁;光芒耀眼则外国入侵;移动则大乱。

  觜宿:为三军之侯,主行军、颜色发红为动武的迹象。构成觜宿的三颗星几乎完全靠在一起,名副其实的樱桃嘴之宿。

  参宿:主刑罚,共有七星,即构成今日猎户座腰带和肩足的星辰。伐三星共称参伐,为白虎的身躯,主西方,主边城鲜卑。七星明亮则军队精锐;昏暗则将军弱小;星有芒角则三军躁动;动摇则边关紧急。

  北方玄武七宿: 包括斗木豸、牛金牛、女土蝠、参水猿、室火猪、虚日鼠、毕月乌七宿共八百余颗星,组成蛇与龟缠绕的形象。

  斗宿:为北方玄武元龟之首,由六颗星组成,状亦如斗,一般称其为南斗七星,又称作天庙、天位、天阙、天机、天府、天库、天洞,它与北斗一起掌管着生死大权。斗宿主天子的寿命、酌量政事、禀受爵禄。南方两星主兵革、其次两星主爵禄、北方两星主寿命。诸星动摇是君臣失势;大小不齐是贤臣被驱逐;暗淡则是丞相被废黜。

  牛宿:又称牵牛,主祭祀牺牲。牛宿中的河鼓三就是民间传说中的牛郎星,隔河相望的织女星则不在二十八星宿之中。

  女宿:又称须女,是天之少府,主步布帛、珠宝、宝藏,又主嫁娶。星明则天下物产丰富,女工、库藏充足;暗小则国家资源缺乏。

  虚宿:主死丧哭泣、坟墓祭祀。是天子处理与阴间关系的地方。星明则天下安定;不明则天下旱、动摇则有死丧。

  危宿:火星守危宿是大灾的征兆。年成不足、遭瘟疫、死无葬、东南有战争、大臣反逆、改朝换代、天下大旱、米贵十倍。

  室宿:又名玄宫、清庙、玄冥。主土工之事、三军粮草。星明则国家昌盛,不明则鬼神不享受祭祀,国家疾病疫害多。

  壁宿:又名东壁,是天上的图书库,主文章,星明则道术学问昌盛;大小不同则为天子轻视学问、学者地位下降;晦暗则结党专权。

  天子居于紫微,听政于太微,察访于天市,二十八宿率领其他经星各司其职分列于四方,共同辅佐紫微宫的天子,这便是三垣二十八宿在古代星占学的基本思想。虽星经中的占星条文枯燥晦涩,人们的想象却给众星宿增添无数色彩。当钦天监里的星占学家们屏声静气地观察二十八星宿的明暗变化时,奎木狼们(《西游记》里下凡与宝象国百花羞公主成婚的那位)却下凡入世直接演绎人间百态,在人间各种志怪传奇中大放异彩。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6:59

四、星名见传说

  除上述诸恒星外,还有一些恒星因为在星占学中意义重大而得名。虽然不像西方那样大量引用神话去命名星座,但总让人浮想联翩,故此略举数例共赏。

  北落师门:属北宫玄武的室宿(今天的南鱼座)。作为玄武列宿中最明亮的星辰,北落师门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晋书·天文志》曰:“北落师门一星,在羽林西南。北者,宿在北方也;落,天之籓落也;师,众也;师门,犹军门也。长安城北门曰北落门,以象此也”。在秋季的星空中,北落师门是唯一亮星,在它周围围绕着较为黯淡的羽林垒壁阵(星官),正是一位孤独的将军率领天军镇守北天之籓落的写照。

  轩辕十四:接近黄道,是今天狮子座最亮的星辰,位于狮子座的心脏部位(即那个反写问号的一点),而轩辕是黄帝的姓氏,故轩辕十四,正是王者之心。

  天狼星:位于今天的大犬座。在古代中国,它被认为是恶星,象征蛮夷入侵。“其东有大星曰狼。狼角(出现角),变色,多盗贼,多侵扰”。所以苏轼会写出类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诗句。

  南极老人:“狼比地(天狼星靠近地平线的一侧,即天狼星之南),有大星,曰南极老人。常以秋分时候(等候、观测)于南郊”。它是天空中亮度仅次于天狼星的恒星,也是南部天空最亮的星。根据古代传说,寿星的代名词就是南极老人,或曰南极仙翁,所以南极老人的出现是吉兆:“老人现,治安(政治安定);不现,兵起”。

  傅说:属于东宫苍龙的尾宿。传说傅说是商王武丁的宰相。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傅说原是筑城的囚徒,武丁从梦中得知他是圣人,便派人把他找来:“得而语之,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傅说之所以成为天上之星,也很有趣。《楚辞》说“奇傅说制托辰星兮。”后人又云:“傅说死,其精神乘东维,托龙尾。今尾上有傅说星。”尾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尾宿,它被古人认为是东方苍龙之尾,由九颗星组成尾巴形状,而九星之尾,另有一星,即傅说。所谓“托龙尾”即由此而来。

  造父:属于东宫苍龙井宿的南河(星官)。造父传说是周穆王的御者。《史记》上说:“造父幸于周穆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穆王。” 骊、骅骝、绿耳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稀世骏马,屡见于后代诗文中。而造父的驾驭技术,据说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故死后为星辰。《晋书·天文志》曰:“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造父星实际上是颗变星,古人早早便有记载,今日天文学中有一类变星的名字便以其命名,称为造父变星。

  王良:属于东宫苍龙的房宿。王良也是一位古之善驭者,《淮南子》称他为造父之驭,号“驭良”,又名孙无政,为赵简子的御者。《晋书·天文志》上说:“王良之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车御官也。其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马。”也就是说,名为王良的星官由五颗星组成,其中四颗是驾车的天马,另一颗则是王良的精魂。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7:18

五、 五行绎九曜

  接着让我们来看古人心目中的行星。

  《汉书》中曾提到这么一件事:汉宣帝神爵年间,老将赵充国受命全权负责对西羌的军事行动。不久汉宣帝又增派援兵,催他尽快进军开战,理由如诏书所示:

  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将军急装(赶快整装出发),因天时,诛不义,万下必全(事必万全,没有危险),勿复有疑!

  对外用兵,是最重要的军国大事之一。在今人看来,汉宣帝以“五星出东方”和“太白出高”为理由,下令将领长驱直前,实在荒唐。但在古人心中,这一点也不轻率,因为星象之学本就是古代兵家必修课,而汉宣帝之说,又深和星占学中“太白出高,用兵深入吉,浅入凶,先起胜;太白出下,浅入吉,深入凶,后起吉”的原则。

  类似事例在古代史书中多有记载,盖因星占学中,五星的运行对军国之运影响极大。人君一旦失德,五大行星作为“天之使者”,马上就会把世界搅得天翻地覆,如同人间地狱,所以古代皇家星占学家必须对五星予以极大重视。

  五星又称五曜、五纬。曜本意为日光,后统称日月星为“曜”,即明亮的天体。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均衡向划过,类似于纬线,故合称“五纬”。

  水星:古名“辰星”。从地球上观测水星时,它一般出现在太阳的两侧三十度之内。按古代度量衡,三十度左右约为一“辰”,故水星被命名为“辰星”。辰星主杀伐之气,战斗之象,比如若辰星犯主后宫之场的尾宿,就意味着有后妃要亡故。

  金星:古名“太白”。缘于其反射光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颗。《诗经》中有云:“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这里的“启明”和“长庚”其实都是指金星,当其先太阳而出地平线时,称“启明”,而后太阳而出地平线时,就是“长庚”了。

  星占学中,太白在空中的位置与军运关系极大。不过,如果用兵都本着这些原理,那战况恐怕真要“凶多吉少”了。幸好方才那位赵老将军还有点“唯物主义”思想,本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旧例,一边向汉宣帝谢罪,一边坚持时机尚未成熟,不宜进攻。汉宣帝也不算太昏庸,同意了他的计划。

  火星:古名“荧惑”,盖因其发出淡红的火光,而它与地球的相对运动,使它运动方向看起来会产生变化,令人迷惑,所以古人称其为“荧惑”。《后汉书》就有“荧惑逆行”的记载。火星的逆行有时会令它在同样是红色之星的心宿二附近徘徊,这种天象称作荧惑守心,在古时被视为大凶之兆。星占学指其为“大人易政,主去其宫”,帝王恐有亡故之灾。《论衡》中就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

  宋景公时,火星在心宿徘徊不去。景公惧怕,便招来星占学家子韦咨询,于是便发生如下对话:

  景公:荧惑在心,怎么办怎么办?
  子韦:火星那可是天罚啊。心宿是宋国的分野,说明灾祸将降临在国君身上。尽管如此,还是可以转移给宰相。
  景公:宰相是要管理国家的,如果给移死了,那也是不祥之兆。
  子韦:那就移给老百姓代受。
  景公:不行,老百姓都死光了,我还成什么国君,还是只死我一个吧。
  子韦:要不移给岁星也行。
  景公:嫁祸给庄稼,百姓一样要饿死。身为一国之君,如果为独活害死老百姓,那我当什么国君!荧惑守心,那是寡人命数已尽,你就不用再说什么了。

  于是子韦被景公的高风亮节震倒了,感动地拜伏在地称贺说:天之处高而耳卑。刚才景公三次不肯将天罚转嫁到别处,有此仁心,必三邀天赏。子韦预言:当晚火星便会移动三宿之外,结束不祥之兆,而景公的寿命也会延长二十年。

  这个故事当然不会是真的,至少火星一夜移动三宿不是真的。不过,宋景公“万夫有罪,一人承担”,毅然准备一死了之,足见在古人心中,荧惑守心的天罚威力之大。

  木星:古名“岁星”。古代星占学观测认为木星的运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次”(分别为:星纪、玄枵、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那么“木星”每年经过一个“次”,即所谓的“岁行一次”。岁星由此得名。它的亮度关系更大。若岁星明亮,则人君昌寿,民富乐,中国安,四夷服;若人君残暴凶虐,则岁星暗小昏昧。一句话,星明则主明,星暗则主暗。

  土星:古名“镇星”。古人测其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经“二十八宿”之一,相当于每年轮流驻扎于“二十八宿”,即称“岁镇一宿”,故得名镇星,也称为“填星”。镇星出现在尾宿倒是难得的吉兆,意为天子临幸后宫。

  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星经《五星占》,将五星、五方、五行与五位古代天地作了严整的对应。

  东方木,其帝大昊,其丞句芒,其神上为岁星。
  西方金,其帝少昊,其丞蓐收,其神上为太白。
  南方火,其帝炎帝,其丞朱明,其神上为荧惑。
  北方水,其帝颛顼,其丞玄冥,其神上为辰星。
  中央土,其帝黄帝,其丞后土,其神上为填星。

  在《史记?官书》中,五大行星已与季节对应起来:木星主春;火星主夏;土星主季夏(夏秋之间);金星主秋;水星主冬。汉语中至今尚有金秋、金风送爽等词,便是由此而来。

  除“五曜”外,中国古代还有“七曜”、“九曜”之称。七曜是对“太阳”、“太阴”、“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的合称。九曜则是在“七曜”外,再引入“罗睺”、“计都”两个“隐曜”。“隐曜”在中国古代星占学是一种指代,指人的视觉中无法看到的星曜。“在天只有气而无形”就是相当准确的描述“隐曜”的说法。“罗睺”、“计都”均为梵语的音译,起源于印度神话中那位偷喝从乳海甘露的罗睺。日月二神向毗湿奴打小报告,罗睺因而被毗湿奴砍下头和手臂。但罗睺的头颅已长生不死,为了报仇,就经常吞噬太阳和月亮,引起日食月食。死掉的身体则化为“计都”,成为在夜空中突然出现,威胁着每个人的不祥之星,彗星。

  “罗睺”、“计都之名普遍认为最早出现于唐代星占学家瞿昙悉达所编译的《九执历》中, “九执”即是指“九曜”。 “九曜”之说在唐末至五代时已渐为我国星占学家所重视。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7:38

六、星空夜访客

  彗星占

  传说周武王在伐纣时,在进军方向看到岁星,在行军途中遇到大雨,到共头山时遇到山崩,还出现大彗星,天上的大扫帚将尾巴对准西方,即周人所在之地,而把柄给与殷人。所有的征兆都表明对武王方面不利,而且武王的军队前进没有鼓励的赏赐,后退没有惩戒的刑法,然而两军刚一交战,武王却在白刃尚未完全拔除之时,便瞬间击溃殷商的军队,平定天下。

  以上故事见于《淮南子》。周武王伐纣时的天象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个个都是不祥之兆,尤其是“柄在东方,可扫西人”的那颗彗星。难怪武王在伐纣前对天下诸侯发表的那番慷慨激昂的演说中,指控了纣王的许多的罪恶,但在谈到天命时,却说上天并未抛弃纣,只是纣自己不争气,没能好自为之,“自绝于天”,于是不得不早早“自绝与人民”了。

  古人深信,彗星的出现是大凶之兆,在出土于马王堆的《天文气象杂占》中,彗星占卜的部分共29条,几乎个个都是兵丧凶兆,例如:

  兵兴,将军死。
  邦有反者。
  小人啼号。
  大将军有死者。
  有内兵,年大熟。
  人主有死者。

  其中倒数第二条的“年大熟”是全部占文中唯一的吉辞。

  到了后世星占学家手里,彗星占渐渐变得精致起来。在唐代的《开元占经》中,可以看到彗星犯二十八星宿、犯日犯月、犯石氏外官、彗星昼见等各种情况。彗星本身又被分成各种颜色,为五星之精气所化,比如火星之精为彗,则先在日旁出现赤气,木星之精为彗,则日旁会出现青气。各种彗星的占辞各有不同,但绝大部分皆为极凶危可怖之兆,比如:

  彗星守房宿、心宿,天下有丧。一曰:天子亡;一曰:大人忧。
  彗入北斗,帝宫空(皇帝出逃)。
  彗孛如粉絮,入太微(垣),犯守帝座(星官名),国有崩丧,大臣立主。

  彗星并非常见天象,几颗彗星同时出现在天空,更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这不妨碍古代星占学家们发挥他们的想像力:

  两彗俱见者,天子岁再赦(一年两次大赦天下)。
  三彗俱起,海内少男子。
  彗星四出,灭六王。
  五彗俱出侯称王,天下大乱,兵起四方,诸侯同谋人主亡,除旧布新去凶殃,更立明君,天下大昌。

  可惜我们大约是永远不会见到这种天象的。

  流星占

  传说诸葛亮去世前,有颗大星自天陨落。这一故事流传甚广,老少皆知,直到今天人们还常将名人、伟人之死称为“巨星陨落”。不过,它并非小说家的杜撰,在《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引《晋阳秋》云:“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向)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这是古代星占学家津津乐道的典故之一,而其说也是深符星占学之旨的。

  每逢晴朗之夜,若观星空,皆可看到流星自天际滑落。在今人看来,流星是外来小天体与大气层摩擦发光产生的大气内部现象,但因古人不明所以,仍将它与日月星辰等量齐观,不仅将它纳入星占学理论之中,而且位置还颇为重要:

  “流星者,天皇之使,五行之散精也,飞行列宿,告示休咎。若星大使大(星大则所负的告示休咎之使命亦大),星小使小。星大则事大而害深,星小则事小而祸浅”。也就是说,流星主要是作为凶兆出现的,古代星占学家们也很认真地讨论流星犯列宿、流星犯日,流星犯月之类的天象,比如:

  流星起心(从心宿出发)南行,越君死。
  流星起星至北斗,赵君死。
  流星入牵牛,当有邻国使者来,不出百八十日。
  流星入七公(星官),人主信谗言,诛忠直谏者。

  流星因为形状不同而被古人分成许多名目,有些名目颇为容易与彗星混淆,比如在空间留下尾迹的被称为流星,不留尾迹者称为飞星,有尾迹而较小者称为使星,意义各不相同。如流星落地时尚未燃烧殆尽,成为陨星,则凶兆更险恶,比如:

  京房曰:……大星陨落,阳失其位,灾害之萌也。
  国易主而星坠;国有大凶,其主亡,则众星坠。
  坠星之所,其下流血、破军、杀将、为咎最深。

  当时的蜀军统帅正是诸葛亮,那颗“破军杀将”的陨星竟三次投向他的营帐,自然是“上天弗佑”,想不死也不行了。

  客星占

  一颗超新星在宇宙深处爆发。在夜空中原来肉眼不见星处,忽现明亮之星,一段时间后,重又消失。在古人看来,这种忽现忽灭的星如同客人之来去,故谓之客星。客星是非常罕见,但古代星占学家们仍有一套颇为系统的理论。

  客星通常都是不祥之兆,它与彗星、流星一样,也被视为天之使者:客星者,非其常也,偶见于天,皆天皇大帝制使者,以告休咎之精也。对客星也有一套犯列宿、犯日犯月,犯五星的占辞,不过相对彗星和流星,似乎客星的占辞要更“别致”一些。

  客星犯女(宿),邻国以妓女来进,妾迁为后。
  客星犯井(宿),国有大土功之事,小儿妖言。
  客星守张(宿),楚、周有隐士不去。满三十日,有亡国、死王。臣戮其主,小人谋贵,祸及嗣子。期三年,食中有毒。邻国有献食物者。天下酒大出,天子以为忧败。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7:45

这些占辞听起来真是奇奇怪怪,但从中可以看出,在古人心中,“天人之际”的相互感应与作用,真可谓细大不捐。
基础知识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8:53

一、七政:

    太阳:古称日,天主、皇帝(万宿之主)有君父之威严,如得到其守照、正照拱照、夹照等,必得福寿无强,可消灾解难。择日方面,如果得到太阳到向、到座、到方,三方拱照,都会锦上添花,吉神会发挥其好的作用,而凶煞会因为它之威严,而会收敛的。一日行一度,一月行一宫,一宫三十度,一年行一小周天,十九年行一大周天。
    太阴:古称太阴,后妃之象,有母仪、温柔、聪明、可爱,继太阳之后,晚上给人照耀,它能运用其宽仁慈爱,化解凶煞,普化吉祥。命中得到太阴、守、正、拱、夹等,必定主聪明、秀丽、福泽无双。择日如果得到太阴、到山、到向、到方等,亦是最佳。太阴有温柔之一面,所以喜其到座。吉多凶少。。一日行十三度,二日半行一宫,一月行一小周天,六十年行一大周天。
    木星:古称岁星,也叫“太岁”,是东方木之精华,色青,性质本为仁厚,应在东方青龙之位,其主生生不息之权力,行度有迟、有快、有顺、有逆、有伏、有留,当其顺行轨道时有福力,逆行轨道之时会生祸患。当与太阳会局,叫做文昌大会,主出状元、宰相等。(县长、部长、博士、硕士之位)是掌管图书、文艺之部份,又主秀拔,青出于蓝。。六或七日行一度,大约一年行一宫,十二年行一周天,八十三年行一大周天。
    火星:古称荧惑,是南方火光耀之精,赤色,应在南方朱雀位,在夏令叫得时,(火旺)性质主礼,舒长权力,行度有迟、疾、顺、逆、伏、留。顺行轨道时会有福力,逆行轨道亦是有祸患(主瘟疫、血症等)。十八小时行一度,五十日行一度。若遇迟留伏逆,二日行一度,二月行一宫。疾行七日行五度,四十五日行一宫。迟限行时三四月过一宫。约二年行一小周天,七十九年行一大周天。
    土星:古称镇星或填星,乃是中央戊己土之精华,其色是"黄"其风格有道德之一面,主成长与养育之能力,是五星中移动最慢之星,故有"沉滞"之气。行度有顺、逆、伏、留,如果其顺行会有福力,富贵兴隆,如果逆行会有灾难,如瘟疫、黄肿等。八或九日行一度,二十七月行一宫,二十九年行一小周天,五十九年行一大周天。
    金星:古称太白或辰星,西方金之精华,色白。性义,其性是善之义,应在西面白虎之位,金星有大将之风度,主收敛之权力。(秋收冬藏)行度有迟、留、顺、逆、伏等,各星都以顺行为吉,但金星略有小许不同,不怕留与伏,因为金之性质刚锐,故不怕,伏与留亦佳,但如果逆行轨道又急之时,遇到它,必然会有大灾害。一日行一度,大约一月行一宫,一年行一小周天,八年行一大周天。
    水星:古称辰星,乃北方水之精英,主黑色,性主智、聪明,应在北玄武之位,深藏不露,行度有迟、疾、伏、退,顺行时有福力,迟、留,福力轻。一日行一度半或五日行七度,小约一月行一宫,迟行六十九日移一宫,疾行二十日行一宫,最快十七日行一宫,大约一年行一小周天,六十五年行一周天。
二、四余:紫气(木星之余气)、罗喉(火星之余气)、计都(土星之余气)、月孛(水星之余气);太白(金星,带有煞威,因之没有余气)。
    气星:叫做紫气星也,是木星之馀气,追随木星在东方青龙位处,又名景星。故有「紫气东来」之美号,祥瑞吉庆之星,性质善良,如果立命或小限宫度化曜,又没有凶星,定主富贵荣华,福寿双全,仁慈道德,好善乐贤,美好的,行度顺而无迟、留、伏、逆。右旋二十九日行一度,二十九月行一宫,二十九年行一周天。
    孛星:月孛星也,乃北方水星之馀气,跟随水星一同坐镇北方玄武之位置,性质威猛,气势粗豪,有小人之阴险狡滑,有荡妇之淫荡,是一个不良好之星,如果与吉星同宫,它可以潜移默化,不能作祸,因为近朱者赤之类,如果与凶星同宫,必定助纣为虐,其性质凶多于吉,但是不能单独发难,遇到吉星,得地顺行之时,不能发祸,如果遇到五星逆行,会助其凶险,搞事生非。右旋九日行一度,九月行一宫,九年行一小周天,六十二年行一大周天。
    罗星:罗喉星也,又名天首星,南方火之馀气,性质很象火般燥烈,气质豪雄,这个星是火星之随从帮助火星镇守南方朱雀之位置与土星混合一起,相当和洽,因为火生土之故也,与金星各不相让,因为属火,火克金之关系,遇木星有灾难,它之火可焚化木星,遇到水星不会嚣张,水可制火,如果与太阳同道,主天变日蚀,被其掩蔽,遇着与合不来之星宿,必会生火灾,盗贼等。左旋十八或十九日行一度,十八或十九月行一宫,十八或十九年行一小周天,九十三年行一大周天。
    计星:计都星也,又名地尾星,是土星之奴仆,性质也是沉晦,主孤寡少亡,不大好意头,同土星坐镇于中戊已土之位,可生金火,能克水,不过只是馀气,作用不大,但亦不要少看起它,遇着与太阴同道之时,它就有胆犯上,掩蔽月亮成月蚀,常与天首星相对宫。左旋十八或十九日行一度,十八或十九月行一宫,十八或十九年行一小周天,九十三年行一大周天。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9:04

三、三王四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婚星、谷星、智星、灶星。是近代发现的行星,对人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婚星:遇流年木、日、金时都会有婚姻、爱情之事。合相婚姻美满。

    谷星:有合到好星时,一生食禄无尽。

    智星:成合相时,一生有智慧,也会生有智慧的子女。

    灶星:有食禄,会煮饭,或从是餐饮业。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9:17

四、黄道

    (1)、在宇宙中,太阳系的行星包括地球是沿黄道面绕行太阳的。但论命是计算各星球对人所在地的影响,所以以地球为观察天文的坐标中心,故论说太阳及行星是绕地球运行。

    (2)、黄道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它与赤道相交于两点,上交点为春分点(罗喉)下交点为秋分(计都)、相距90度在赤道以北的为夏至点,以南的为冬至点。

    (3)、黄道吉日:就是在太阳运行的「黄道」中,选个好日子来进行某种事务。如结婚、庆典、收成、战争、祭祀、搬家、诉讼。

    (4)、黄道分十二宫:由地球反观.太阳沿着黄道以每天大约一度进行,每月一宫,一年之后再回到出发点。七政星盘就是以春分点为始,沿着黄道面每隔三十度切分,共分十二等份,每一等份为一宫。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9:25

五、七政命盘:太阳在宇宙中沿着一定的轨道运行。太阳经过的轨道就称做「黄道」,太阳沿着黄道,以每天大约一度行进,每月一宫,一年之后再回到出发点。七政星盘就是以太阳的出发点为春分点,以春分点为始,沿着黄道每隔三十度切分,共分为十二等分。每一等分称为一宫,黄道十二宫每一宫皆有三十度之多。十二宫共三百六十度。或一天为二十四小时,十二宫,每宫两小时,三十度,每度四分钟,所以生命每差一度命运就有不同,非八字论命或紫微斗数能比。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9:34

六、日于十二宫的日期(有时会差一两度,以星历为主)

    3月21日至4月20日:日在戌宫。

    4月21日至5月21日:日在酉宫。

    5月22日至6月21日:日在申宫。

    6月22日至7月22日:日在未宫。

    7月23日至8月23日:日在午宫。

    8月24日至9月23日:日在巳宫。

    9月24日至10月23日:日在辰宫。

    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日在卯宫。

    11月23日至12月21日:日在寅宫。

    12月22日至1月20日:日在丑宫。

    1月21日至2月19日:日在子宫。

    2月20日至3月20日:日在亥宫。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19:51

七、安命宫:古法一般安命宫.以生时加在太阳所在之宫.顺数至卯.即是命宫。

    但因地而异.凡近赤道者太阳皆出于卯.乃遇卯安命.有生于不同时.季.不同经纬度者.因星球位置的移动,得看当地日出何时,也有辰时、寅时、安命者.皆要以星历为准。
八、十二宫:黄道的区段划分,以十二支命名之,并与西方的黄道十二宫对应,在星盘上表示之,作为推算及分析星命的基本格局。宫主:每一宫都有一个主星,做为该宫之主宰(土土木火金水日月水金火木),十二宫宫主在星盘上已表示之。
九、十二宫代表之义意:
    第 一 宫 命宫-看个人之富贵贫贱.寿夭贤愚.才能性格.身材外表。

    第 二 宫 财宫-看个人之储蓄置产.生财能力.价值观.进破财。

    第 三 宫 兄弟宫-看个人之兄弟多寡.互助能力.缘份厚薄.短期旅行。

    第 四 宫 田宅宫-看个人之祖业.房产储蓄.名望.家庭状况。

    第 五 宫 男女宫-看个人之子女.育乐.投资.性生活。

    第 六 宫 奴仆宫-看个人之人际关系.奴仆.同事.身体.状况。

    第 七 宫 妻妾宫-看个人之配偶.合伙人.对手之关系。

    第 八 宫 疾厄宫-看个人之健康状况.灾祸.寿元.遗产.偏财。

    第 九 宫 迁移宫-看个人之外出旅行.心智.搬家.求学.在外的情形。

    第 十 宫 官禄宫-看个人之事业.升迁.地位.才能.及与上司的关系。

    第十一宫 福德宫-看个人之福份厚浅.贵贱.交友关系。

    第十二宫 相貌宫-看个人之心性.面相.前世.牢狱.因果报应及祖上关系。

JessMiu 发表于 2012-12-23 20:20:09

十、四正点:各星冲合此点都会加强其星性。
    东升点:黄道面与东方地平面的交点(日出东方)是七政四余命宫的起点。

    上中天:是黄道在出生地的最高点(日正当中)是七政四余官禄宫的起点。
    西沉点:黄道面与西方地平面的交点(日落西方)是七政四余夫妻宫的起点。

    下中天:黄道在出生地的最低点(半夜)、是七政四余田宅宫的起点。
十一、二十八宿:[宿]乃分别宇宙星座所在的位置.在中国星学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以应青龙之相。

    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以应朱雀之相。

    西方七宿:筀.娄.胃.昴.毕.觜.参.以应白虎之相。

    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以应玄武之相。

    四日宿:星.房.虚.昴。

    四月宿:心.危.毕.张。

    四金宿:亢.牛.娄.鬼。

    四水宿:箕.壁.参.轸。

    四木宿:角.斗.圭.井。

    四火宿:尾.室.翼.觜。

    四土宿:氐.女.胃.柳。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星空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