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卡米 发表于 2012-8-15 22:29:44

一些读心术

本帖最后由 明镜若止水 于 2012-8-18 23:11 编辑

一些简单的读心术:


↓ 目录↓
  第一章 肢体语言的读心策略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睛是最能反映人们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当我们看到令人厌恶或是恐惧的事情时,我们会迅速闭上双眼,甚至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而当我们看到令人兴奋或是高兴的事情时,我们的瞳孔会迅速扩大,眼睛也因此而变得炯炯有神。

  人们很早就知道通过眼睛来解读别人的内心。例如,古代波斯商人在出售首饰时,通常会根据顾客瞳孔的大小来要价,如果一枚戒指的熠熠光泽能使顾客的瞳孔扩张,他们就会借机抬价。而在我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更是把眼神作为判断人心善恶的基准。

  由此可见,眼睛在传递感情和洞悉人心方面,确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瞳孔变化

  我们都知道,瞳孔是眼睛用来控制进光量的,瞳孔放大进光增多,瞳孔缩小进光减少。因此,在黑暗中,为了看清事物,人们的瞳孔会变大。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情绪的变化同样会影响到瞳孔的大小。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克哈特·赫斯偶然间发现的。

  有一次,赫斯躺在床上翻阅一本精美的画册。当时,卧室里的光线并不暗,可是赫斯的妻子却发现,丈夫的瞳孔大得出奇。这是为什么呢?赫斯百思不得其解。临睡前,他突然想到:也许瞳孔的大小与人的情绪反应密切相关。

  事后的实验证明了赫斯的猜想。如今,心理学家已经证实,人们在兴奋、紧张或愉悦时,瞳孔会比平时扩张四倍,而在生气、厌恶或疲倦时,瞳孔则会收缩。

  更重要的是,瞳孔的运动是独立、自觉、不受意识控制的。这意味着,人的言行可以做假,眼神却无法掩饰。经验老到之人对此深谙不已。在牌桌上,我们经常看到戴墨镜的玩家,而电影里的特工或保镖也总是墨镜不离身,唯恐自己的瞳孔泄露了天机。

  ●眨眼频率

  眨眼睛原本是一种很自然的生理反应,在正常而放松的状态下,人每分钟眨眼6~8次,每次闭眼的时间不超过1/10秒。然而,突然增加或放缓的眨眼频率,则往往暗示着人们心理上的某些变化。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眨眼频率与内心的紧张程度密切相关。当人们感觉紧张或压力巨大时,眨眼频率会迅速增加。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他在公众场合被问及某些棘手的问题时,尽管言辞依然镇定,但不断张闭的眼睑却出卖了他。




  相反的,当人们感觉厌倦、无趣或是高人一等时,眨眼频率会变得很拖沓,甚至闭上眼睛不愿睁开。这是他们对某人失去兴趣的信号,潜台词是:你的话太无趣了,我不想再听了!

  ●目光投向

  在人际交往中,两个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彼此的眼神交流。因此,对方注视我们的时间有多长,或者他们的目光投向哪里,往往揭示了其内心的心理活动。

  英国心理学家迈克尔?阿盖尔发现,人们在交谈时,平均有61%的时间在注视对方。尽管该结果存在东西方的差异,但注视时间的长短确实反映了人们的某种心理。过长时间的盯视暗含挑衅的味道,给人一种不安全感,而过短时间的注视则暗含厌倦或怯懦的味道。

  值得注意的是,转移目光是典型的对谈话失去兴趣的表现。当你和某个特别讨厌的人说话时,你会本能地避开对方的目光,以寻求摆脱这个人的办法。当然,转移目光也有可能是屈从的表示,例如当你因为犯错而遭受上司的责骂时,你可能会采取上述姿势。

  ●眉毛轻扬

  眉毛轻扬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利用这个姿势来向距离稍远处的人们打招呼,其目的在于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告诉对方自己正在向他问好。

  时至今日,这个“反重力”动作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一般来说,眉毛轻扬时,人的眼睛会相应睁大,眼部吸收进更多的光。这样的姿势,暗含了对人顺从、谦恭和肯定的态度。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就经常轻扬眉毛,以此来表示自己同意并尊重对方的意见。

  事实上,这也正是我们和家人或者朋友见面时,眉毛总是会上翘的原因。

  ●眼球运动

  神经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在思考时,大脑里的不同区域会被激活,而这会导致眼睛以不同的方式运动。因此,通过观察他人的眼球运动,可以解读出他们正在回忆某个过去看过、听过或是摸过的东西。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班德勒和葛瑞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眼睛解读线索EAC理论,阐述了不同眼球运动所代表的含义。

  具体来说,眼球向左上方移动,表示人们在回忆某个真实的画面,而向右上方移动,则表示人们在脑海里创建某个新的画面;眼球向左平行移动,表示人们在回忆某些声音,而向右平行移动,则表示人们在创建新的声音;眼球向右下方移动,表示人们在回忆某种感觉。




  有趣的是,根据EAC理论,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只要问他某些必须要回忆才能想起的细节,然后观察他的眼睛即可。如果他在说谎,那么眼球会向右上方移动。

  嘴巴是情感宣泄的重要通道

  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脸部肌肉会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尤以眼睛和嘴部四周的肌肉最为明显。根据嘴角弧度的不同,嘴部动作可以分为很多种,或张开或闭合,或向上或向下,或向前或向后,或抿紧或放松,不同的嘴部动作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活动。例如,嘴角上扬表示喜悦,嘴角下垂表示痛苦,嘴巴大张表示惊讶,嘴唇紧闭表示生气等。

  心理学家对嘴部动作很感兴趣,并做了大量研究。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不同的嘴部动作都揭示了怎样的心理秘密。

  ●咬嘴唇

  咬嘴唇其实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当人们心有愤怒或怨恨,却又苦于无处发泄时,常常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和紧张。例如,英国已故王妃戴安娜就常常咬嘴唇。而当我们遭遇失败等情形时,也常常会做出咬嘴唇的动作,似乎是在有意惩罚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咬嘴唇的动作源于婴儿时期的吮吸动作,类似的动作还包括咬指甲、咬笔杆或嚼口香糖等。这些动作不仅能帮助我们摄入必需的营养,还能帮助我们平复心情。

  ●舔嘴唇

  当人们面临很大的压力时,通常会感到口干舌燥,于是会用舌头不断地舔舐嘴唇,以便让它湿润些。同样的道理,当人们感到不自在或者心理紧张时,也会用舌头反复地摩擦嘴唇,以此来安慰自己,并试图使自己镇定下来。

  然而,在人际交往中,过多地舔舐嘴唇并不会令人感到更自信,相反的,它会让人感到更加紧张。因此,类似这样的抚慰性动作还是尽量少一些的好。

  ●捂嘴

  捂嘴的动作常见于儿童。当孩子们撒了谎之后,他们可能会立刻用一只手或双手捂住自己的嘴巴,似乎是想以此来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让其再说不该说的话。

  成年以后,人们很少再做出如此夸张的举动。但是,每当他们撒了谎,或者说错了话之后,依然会把手伸向嘴巴,似乎是想以此来收回刚才所说的话。只不过,他们举起的手并没有放在嘴巴上,而是在轻轻划过鼻梁后,最终又归于原位。



  ●撅嘴

  当一个人的嘴唇往前撅的时候,往往表明他心存不满情绪或者不同意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当事人希望将不满意的意见“拒之门外”的意思。我们经常看到,在开会时,当一个人不同意其他人的意见时,往往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心存不满外,撅嘴的动作也常见于爱撒娇的女性。因此,具体分析时,要联系不同的肢体语言和情景来作出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撇嘴

  当人们不开心的时候,经常会做出下唇向前伸、嘴角下垂的动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撇嘴。与嘴角上扬表示喜悦相反,撇嘴的动作表达了一种负面的情绪。每当人们感到悲伤、绝望、愤怒或者不屑、鄙夷的时候,他们脸上就会浮现出这样的表情。

  事实上,无论在克林顿深陷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还是小布什被指责伊拉克情报失误的时候,我们都能从他们脸上观察到这一经典的动作。

  ●抿嘴

  当人们面临压力时,一种常见的反应是藏起或拉紧自己的嘴唇。随着压力越来越大,原本丰满的嘴唇会逐渐变得扁平,最终成为一条直线。此时,人们的情绪和自信也跌至谷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嘴唇紧抿是自我抑制的表现,就好像是大脑在告诉我们“紧闭嘴巴,不要让任何东西进入身体里”。这个动作将当事人的焦虑之情暴露无遗。

  微笑会暴露人的底细

  在所有的肢体动作中,最常见的表情莫过于微笑。或许正是因为它太过普通,所以时常被人们低估。事实上,微笑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解剖学家贝尔早在1806年就指出,微笑可以传达1000多种不同的意义。具体而言,微笑既可以象征积极的情绪,例如快乐、幸福、满意等,也可以象征消极的情绪,例如悲伤、愤怒、憎恨等;既可以是发自肺腑的真诚之笑,也可以是言不由衷的虚伪之笑。因此,要想真正了解微笑背后的真实含义,就必须学会区分不同微笑之间的微妙差异。

  ●开怀大笑

  人们在开怀大笑时,嘴巴张开,下巴低垂,嘴角上扬,给人一种很开心的感觉。经常开怀大笑的人大多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直率,他们从心底里感到放松。



  当然,也有很多人利用夸张的笑容来掩饰内心的不安,抑或借机感染身边的人,勾起他们想笑的欲望。这个时候,他们脸上的笑容看起来有些不太自然,让人感觉别有用心。

  ●捂嘴笑

  这个动作常见于女性,她们笑起来总喜欢用手捂住嘴巴。这样的女性大多性格内向、温柔,做事比较文静。她们对别人存有戒心,轻易不会向他人吐露自己的心声。

  ●抿嘴笑

  人们在抿嘴微笑时,双唇紧闭,向后拉伸,形成一条直线。这种微笑其实是一种明显的拒绝信号,表明微笑者不愿和对方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例如,女性在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而又不好意思拒绝时,通常会露出这样的笑容。

  另外,我们经常在访谈节目中看到,被采访的成功人士大谈自己的成功之道。然而,一旦涉及具体方法,他们多半会抿嘴微笑,以此来拒绝透露更多的细节。

  ●歪脸笑

  人们在歪脸微笑时,脸部是扭曲的,两侧脸庞的表情刚好相反。一边脸颧肌收缩,眉毛上扬,呈现出一种微笑的表情;另一边脸眉头紧缩,嘴角下垂,呈现出一种痛苦的表情。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人们在控制自己意识的过程中,一边脸被成功地调动,而另一边脸则忠实于内心的感受。这种微笑所传递的信息很简单,那就是挖苦讽刺。

  ●斜眼笑

  人们在斜眼微笑时,头稍稍偏向一侧,眼睛则往上斜瞟。这种微笑常见于女性,俏皮中略带几分腼腆,很容易激发男性心中的保护欲。戴安娜王妃就是用这样的笑容征服了全世界。

  对男性来说,斜眼微笑是一种极具挑逗性的信号,因此,大多数女性在求爱时,都会使用这种微笑。而最近的心理学研究也发现,斜眼微笑的女性最具魅力。

  ●皮笑肉不笑

  当人们心无喜悦,却还要强颜欢笑时,我们就称这种微笑为假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皮笑肉不笑。尽管假笑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大多数人却无法准确地区分真笑和假笑。

  幸运的是,只要掌握一些简单的要领,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区分真笑和假笑。首先,人在假笑时,脸部多半是不对称的,左侧的微笑通常比右侧更加明显。其次,假笑不会伴随眼轮匝肌的收缩,因为眼轮匝肌是不受意识控制的。这意味着,假笑时只有嘴角上扬,而眼部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真笑时不但嘴角上扬,眼角还会出现鱼尾纹,同时眉毛微微下垂。




  手是情绪的忠实反映者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双手曾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双手和大脑之间的联系远远超过身体的其他部位。事实上,人的双手就是一套精美的生物系统,能够生动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例如,摊开双手表示坦率、诚实和谦恭,紧握双手表示拘谨、焦虑和挫败,手心向上表示妥协、服从和善意,手心向下表示权威、自信和命令。

  更重要的是,人们通常习惯把双手放在身体前面,很容易就能观察到,因此,手部的动作哪怕再细微,也能够像一面镜子,把人们的心事照个底朝天。

  ●双手叉腰

  双手叉腰是一种典型的主导意识的表现。当人们双手叉腰时,撇向外侧的双肘就像武器一样,不仅可以占据更大的空间,还能够起到威慑他人的作用。动物们在搏斗或者求爱时,也会摆出这种让自己的身躯显得更加伟岸的姿势,例如鸟儿会抖动自己的羽毛。

  具体观察时,我们要特别留意动作发出者大拇指的位置。如果叉腰时大拇指冲后,说明这个人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如果大拇指冲前,则说明这个人心中充满了质疑。

  ●双臂交叉于胸前

  双臂交叉于胸前是一种典型的防御性动作。当人们做出这样的举动时,就好比是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筑起一道屏障,从而将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物统统挡在外面。尽管双臂交叉的动作有很多种,但它们所传达的意义很明确,那就是拒绝、否定和防御。

  具体观察时,根据手部动作的不同,会有细微的差别。如果双臂交叉的同时,还伴随握拳的动作,说明这个人带有明显的敌意;如果双臂交叉的同时,还伴随抓上臂的动作,则说明这个人内心感到紧张和不安,希望以此来安抚、宽慰自己。

  ●将手背在身后

  将手背在身后总是给人一种权威、自信和力量的感觉。摆出这种姿势的人,通常会将心脏、咽喉等易受攻击的身体部位暴露在外,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勇气和胆量。事实上,我们经常在巡逻的警察、巡视的领导和授课的教师身上看到这样的动作。

  然而,如果背在身后的双手不是握在一起,而是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手腕,则其所代表的含义就会大相径庭。握住手腕的动作表明这个人的内心充满了挫败感。




  ●摊开双手

  摊开双手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是坦率、诚实和谦恭的象征。当人们敞开心扉,或者想说真话的时候,他们多半会下意识地露出全部或部分的手掌,以此来向对方证明自己的诚意。

  在法庭上,辩护人在发表辩护意见时,常常会展开双臂,以此来赢得法官的信任;在球场上,犯规的球员会满脸无辜地摊开双手,以此来向裁判表明自己的清白。

  ●紧握双手

  紧握双手常常被人们误解为自信、胜券在握的象征,因为有此动作的人,总是面带微笑看着对方。然而,谈判专家尼伦伯格和卡莱罗却告诉我们,紧握双手其实是挫败感的体现,当人们在竞争中落败时,紧握的双手如实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拘谨和焦虑。而且,心理学研究表明,双手紧握的高低,与人们的心理挫败感或沮丧情绪的强烈程度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双手位置越高,说明挫败感越强,或者情绪越沮丧。

  ●摩擦手掌

  摩擦手掌的含义非常丰富。在投掷骰子前,将骰子放在掌心,反复地搓揉,这样的动作体现的是掷骰人内心的期待之情。而且,不同的摩擦速度,反映了人们不同的心理状态。摩擦动作快,表明心中非常期待;摩擦动作慢,表明心中举棋不定。

  在病人手术过程中,站在手术室外,边踱步边搓揉手掌,这样的动作体现的是病人家属内心的忧虑之情。而且,随着忧虑情绪的加深,双手的手指可能会交叉在一起。

  ●用手触摸脸部

  用手触摸脸部的动作经常与撒谎联系在一起。不过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几种与兴致高低有关的手部动作。我们都知道,开会时如果有人用手托住腮帮子,多半说明他对别人的发言感到了厌倦,用手作为支撑,就是为了不让脑袋耷拉下去,以免不小心睡着。

  与此同时,当人们头部保持直立,手轻轻靠在脸颊上时,表明他们正在思考问题;而当他们用手抚摸下巴时,则表明他们正在考虑如何作出决定。

  ●拍打后颈或前额

  如果你拜托别人帮你做件小事,而对方不小心给忘了。然后,当你问起这件事情时,你猜他会有什么反应?不用说,他多半会懊恼地抓挠自己的后颈,或者拍打自己的额头。



  有趣的是,谈判专家尼伦伯格发现,习惯抓挠后颈的人多半性格内向,不太容易与人相处;而习惯拍打前额的人多半性格外向,很容易与人相处。

  腿脚是最诚实的部位

  二战期间,美国间谍活跃在德国境内,窃取了大量机密,令德国高层头痛不已。为了铲除心腹之患,德国方面只得求助于各路专家。结果,在一次鸡尾酒会上,德国特工人员经过行为心理学家的神秘指点,一夜之间俘获了24名美国间谍,令美国情报部门大跌眼镜。

  那么,究竟是什么高招让德国特工大获全胜呢?答案是坐姿!原来美国人在入座时,常常采取脚踝和膝盖交叉的“4字腿”坐姿,而欧洲人很少采取这样的坐姿。于是,德国特工就凭借这样简单的规律,将美国间谍一网打尽。由此可见,腿脚在阅人方面的独到之处。

  ●腿脚轻晃

  躯干保持不动,腿脚轻晃或抖动,这样的动作通常是人们感到不适或者不悦的一种表现。事实上,无论在航站楼、会议室还是约会现场,我们都很容易看到这样的动作。当人们内心焦躁不安,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进展感到不满时,腿脚轻晃有助于他们缓解压力。

  不过,晃动腿脚有时候也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结果。例如,牌桌上抓到一手好牌的玩家,尽管面无喜色,但晃动的腿脚却暴露了他当时的心情。然而,一旦腿脚晃动变成了踢打,那就说明当事人有可能遇到了消极或不高兴的事情。

  ●双腿分开

  无论站着还是坐着,双腿分开都是一种捍卫私人空间的举动,象征着自信、权威和控制。实际上,很多人在感到压力或威胁时,都会通过分开的双腿来强调自己的势力范围。例如,街头巡逻的警察会通过分开的双腿来展示自己的威严和神圣不可侵犯。

  因此,对于细心的观察者来说,双腿分开是一种强烈的信号,表明某些事情正在准备中,或者麻烦真的要来了。这个时候,将双腿收拢是一种缓解紧张气氛的好方法。

  ●双腿交叉

  与双腿分开相反,双腿交叉传递的是一种负面信息,象征着保守、顺从或是戒备。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心中不安或是想要拒绝对方时,经常采取双腿交叉、双臂抱于胸前的姿势,仿佛是在下意识地想要保护自己身体的脆弱部位免受攻击。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之所以交叉双腿,是为了御寒或者觉得舒服,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只是为了取暖,交叉的双腿将会紧紧贴在一起,而不是处于松弛状态。

  ●脚踝相扣

  当人们做出脚踝相扣,或者脚踝钩住椅子腿的动作时,他们的内心其实已经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动作和紧咬双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人们在努力抑制某种消极情绪时不自觉采取的一种姿势,显示了当事人内心的焦虑和警惕。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遭到传唤的人在接受审讯时,都会做出脚踝相扣的动作。而有经验的护士都知道,在进入手术室前脚踝相扣的病人,往往是那些内心很恐惧的人。

  ●搓揉大腿

  重复性的动作一般都有安抚和平抑心情的作用,搓揉大腿也不例外。我们经常在办公室里看到刚刚因为工作不力而遭到领导训斥的员工,在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后,不断地通过这个动作来缓解内心的焦虑。有时候,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摩擦了多少遍。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腿脚麻木的人也经常会做出搓揉大腿的动作。

  ●脚尖指向

  在所有的下肢动作中,有一个很有趣但也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那就是脚尖的指向。大部分人都不注意观察别人的脚尖指向,但它却能够告诉我们很多的信息。例如,人们在稍息时,伸出的脚尖所指的方向,往往就是他们内心所想的方向。

  通常,人们会将身体转向自己喜欢的人或事,因此,通过观察脚尖指向,我们就能够判断对方是否愿意见到我们。如果在谈话时,对方逐渐移开双腿,那说明他希望尽快离开。

  坐姿会泄露内心的秘密

  在人际交往中,不同的坐姿体现了人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例如,正襟危坐反映了入座者的严肃和拘谨,身体蜷缩则折射出入座者的自卑和焦躁不安。因此,只要掌握了不同坐姿的心理含义,就能够破解人们内心的秘密。下面是对几种常见坐姿的解读。

  ●正襟危坐

  双脚并拢垂直于地面,腰杆挺直端坐于椅子上,这样的坐姿体现的是入座者的严肃和拘谨。如果是在陌生环境中,往往是入座者重视对方的表现;如果在熟人面前也这样,则说明入座者做事认真严谨,从不冒险行事,但难免拘泥于形式而显得有些呆板,缺乏弹性。




  ●身体蜷缩

  身体蜷缩在一起,双手夹在大腿中间,这样的坐姿体现的是入座者的自卑和焦躁不安,常见于领导训斥下属、老师教育学生的情境中。采取这种坐姿的人,往往比较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习惯服从他人的安排。一旦做了错事,心里就会焦虑不安。

  ●跷二郎腿

  双腿交叉,架腿而坐,这样的坐姿体现的是入座者的优越感和放松心态。根据腿部交叉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膝盖和膝盖交叉、脚踝和膝盖交叉两种。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对方做出膝盖和膝盖交叉的动作,那表明他心有戒备,而且对谈话的内容有些漫不经心;如果对方做出脚踝和膝盖交叉的动作,则表明他比较自信,喜欢争强好胜,渴望获得支配地位。

  ●抱头后仰

  双手交叉放在脑后,身体后仰靠在椅子上,这样的坐姿体现的是入座者的自恃和冷酷。采取这种坐姿的人,通常自我感觉良好,对别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甚至无视对方的存在,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事实表明,职场中的女性最讨厌男人们做出这样的姿势。

  ●身体前倾

  身体前倾是对谈话感兴趣或愿意交流的信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总是会将身体倾向于给他们带来美好体验的事物,而远离给他们带去糟糕体验的东西。这样的现象我们在久别重逢、亲友相聚或是商务谈判等很多场合都能观察到。

  除此之外,身体前倾也是表达尊重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试想,如果你希望和某个人说话,而对方始终背对着你,可想而知你的心中会感到多么屈辱。

  ●骑跨而坐

  将椅背冲向自己,骑跨在椅子上,这样的坐姿体现的是入座者的谨慎和支配欲望。喜欢骑跨而坐的人,通常属于支配欲望很强的人,当他们对谈话内容感到厌烦时,就会试图去控制别人。而这个时候,椅子后背正好充当了他们的挡箭牌,可以有效避免他人的攻击。

  ●蓄势待发

  身体微微向前倾,一只脚前一只脚后,双手分别放在两个膝盖上。这样的坐姿通常是一种准备就绪的信号,表明当事人对某件事情很感兴趣,正准备洗耳恭听,同时也可以代表随时准备撤离的意思。在一场冗长的会议行将结束之际,很多人都会做出这种等待起跑的动作。




  站姿是性格的一面镜子

  古人云:坐如钟,立如松。站立是人类最普通的姿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长辈们总是耳提面命地告诫我们“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然而,现实中除了特定职业如军人外,普通人的站姿却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站姿,我们就可以探知其性格和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讲,站姿就是性格的一面镜子。

  ●昂首挺胸

  抬头挺胸,双目平视,这样的站姿体现的是站立者昂扬的斗志和高涨的士气。当我们想获得更高的身份和地位时,往往会抬头挺胸,让自己看起来更加高大。采取这种站姿的人往往信心十足,给人以气宇轩昂、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印象。

  ●含胸驼背

  弯腰曲背,略现佝偻状,这样的站姿体现的是站立者封闭保守、缺乏自信的心态。当我们想表现得恭顺而服从时,我们通常会弯曲身体,让自己看起来比对方矮小。采取这种站姿的人往往在精神上处于劣势,内心惶恐不安,或者有强烈的自我防卫心理。

  ●手插裤兜

  将双手插入裤兜是男人们比较偏爱的一种姿势。当他们摆出这种姿势时,其内心是趋于封闭的,似乎是想以此来告诉别人,他们不会轻易吐露自己的心事,也不打算加入谈话中。

  或许正因为如此,手插裤兜的姿势往往给人留下傲慢无礼的不良印象。美国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就曾因为在会见韩国官员时摆出这样的姿势,而招致韩国民众的声讨。

  ●展示胯部

  将拇指放在裤兜里,或者紧扣皮带,这样的姿势代表了一种自信。男人们常常用这样的姿势来标志自己的领地,或者展现自己的英雄气概。美国西部电影里的硬汉们就非常热衷于这样的姿势,而已故摇滚乐巨星迈克尔?杰克逊更是将这一姿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双腿合并

  双腿合并,双手自然下垂,即我们常说的立正。这是一种非常正式的站姿,显示出一种中性的态度。当人们摆出这种站姿时,他们并没有明显的或去或留倾向,而是传达出一种不置可否的信号。士兵向军官敬礼、学生跟老师说话、员工与老板交谈时,也都采取这种姿势。
  ●单腿直立

  单腿直立,另一条腿或弯曲或交叉或斜放在一侧。当人们做出这样的姿势时,身体的重心往往放在一侧的臀部和腿上,从而使得另一条腿得到了休息。这样的姿势表达的是站立者的保留态度或轻微拒绝的意思。当然,也可能是当事人感到拘谨和缺乏信心的表现。





  第二章 穿衣打扮的读心策略

  服饰折射人的思想和品位

  1961年,当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出现在电视上时,法国人惊奇地发现,他们的领袖并没有身穿那套世人熟知的西服,而是换上了英姿飒爽的军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就在发表电视讲话前,戴高乐总统刚刚躲过了某右翼组织的一次谋杀。这个时候身着军装,无疑是对政变策划者的严重警告,同时也向民众显示了自己的力量和权威。

  由此可见,衣服不仅能使穿衣者感到舒服,同时也向外界传达了某种信息。心理学家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是心理的反映。服饰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个人的心理。

  ●喜欢暖色服装的人

  大家都认为,喜欢暖色系服装的人,比如红色、黄色、橙色等,内心更加温暖、祥和。然而,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事实恰恰相反。喜欢暖色系服装的人内心更加不安,对生活怀有更多的不确定感。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彼得?罗福发现,喜欢穿红色服装的女性在生活中常常感到不满足,她们富有冒险精神,追逐时尚,但变幻无常的性情常常令人捉摸不透。

  ●喜欢冷色服装的人

  与之相反,喜欢冷色系服装的人,比如绿色、蓝色、紫色等,往往表现出安详、冷漠和喜欢沉思的个性。他们通常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害怕冒险和挑战,害怕被人关注,对社会和他人有距离感。彼得?罗福就发现,喜欢穿绿色服装的女性在生活中常常安于现状,行动谨慎,习惯压抑自己的欲望,在感情方面羞于表白。

  ●喜欢华丽服装的人

  喜欢华丽服装的人大多性格开朗,自我表现欲极强,喜欢参加社会活动,但与其外表完全不同的是,他们的内心其实畏缩不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日本心理学家涩谷昌三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界限感很薄弱,感觉不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对自身的性格和能力有强烈的不确定感,因此,希望通过亮丽多彩的服装来消除内心的不安。




  ●喜欢朴素服装的人

  与之相反,喜欢朴素服装的人大多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他们对自己的满意度很高,有着明确的自我定位,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生活态度比较现实,感情也很稳定,在人际关系中会根据自己的标准来选择交往的对象。与此同时,他们表现欲不强,不喜欢张扬自我,但在关键时刻却会毫不畏惧地表达或坚持自己的观点。

  ●喜欢裤装的人

  在职场中,喜欢穿裤装的女性较有女人味,这似乎与我们平时的印象背道而驰,实则不然。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穿男性化职装的女人希望与男性同场竞技,以实力说话,而不是靠女性的身份获得特权。这类女性下班后会卸掉自己身上的面具,行为举止变得很淑女。

  ●喜欢裙装的人

  与之相反,平时穿裙装、工作时也穿女性化服装的人,在潜意识里有着较强的征服欲望,她们将自己视为女性来投入工作,冷静地进行分析、计算,希望运用女性的特质来赢得成功。因此,与其外表所呈现出的柔弱完全不同,她们作风强悍,具有某些男性化的特质。

  ●喜欢流行服装的人

  穿衣服喜欢追逐时髦的人,在生活中往往缺乏主见,对自己信心不足。他们在挑选衣服时,完全无视自己的需求和爱好,或者压根就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仅仅因为流行,就一味地追逐和模仿他人。在感情上,他们大多情绪不稳定,害怕孤独和寂寞。

  ●喜欢个性十足的人

  与之相反,穿衣服完全不理会潮流的人往往个性十足。这种人做事特立独行,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与周围的人或事格格不入。也有些人因为害怕被同化而失去自我,索性将自己关在小黑屋里。但不管怎么说,做事喜欢特立独行的人,总是不易与人相处或共事。

  T恤是彰显个性的标语

  纵观T恤的整个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个性张扬的历史。最初,T恤只是码头工人和水手的内衣,直到1951年电影《欲望号街车》的上映,著名影星马龙?白兰度在剧中身穿白色T恤的性感形象,令无数女性为之倾倒。如梦初醒的人们这才发现,原来内衣也可以当做外套穿!在那以后,T恤迅速从羞于见人的内衣发展为风靡全世界的个性服饰。




  如今,T恤已成为最个性化的艺术作品,崇尚个性的人们只需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一件T恤,然后将它和不同风格的服饰随意组合,自由表达着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

  ●喜欢标语T恤的人

  身为凡夫俗子,难免心中有话,不吐不快,于是T恤成为很多人展现个性、吐露心迹的最佳舞台。于是乎,幽默的自嘲、讽刺的恶作剧、惊世骇俗的欲望……各种雷人的标语开始出现在T恤上,表达着穿衣人的个性和心情。例如,“别理我,烦着呢”这句20世纪90年代初红极一时的标语,就曾将很多人无奈、颓废和自嘲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喜欢主题T恤的人

  国际时事,风云变幻,但凡有大事发生,T恤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消息、传达民意,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参与欲望和纪念之情。例如,汶川地震后,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身穿爱心T恤的热潮,人们纷纷用“四川加油”等标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祝愿。而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国上下流行着红心爱国T恤,充分表达了人们的爱国之情。

  ●喜欢明星T恤的人

  在大街上,我们随处可见身穿明星T恤的人。此类人多属于追星族,他们对自己的偶像无限崇拜,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追逐目标,希望有朝一日成为那样的人。除了娱乐明星外,政治领袖和英雄人物也常常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例如,印有古巴革命领导人切?格瓦拉画像的T恤,就曾在大学校园内红极一时,表达了青年人对理想主义者的崇敬。

  ●喜欢动漫T恤的人

  以动漫为主题的T恤,因其夸张、逗趣的特质,以及虚拟世界的刺激体验,很容易成为青少年,乃至成年人所追崇的服饰。喜欢穿动漫T恤的人,大多拥有年轻的心态,喜欢幻想,同时在外表举止上也富有童趣。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明星身穿动漫T恤。

  ●喜欢个人T恤的人

  喜欢把自己的名字或头像印在T恤上的人,大多思想比较开放、前卫,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陈规陋俗多有抵触。此类人性格开朗,喜欢结交朋友,为人诚恳、热情,而且极度自信。例如,The Who乐队的成员就曾将自己的头像印在T恤上。



  ●喜欢团体T恤的人

  很多组织如学校、企业或社团,都喜欢把自己的名称或标志印在T恤上,以此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喜欢穿这类T恤的人,对组织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为自己身为其中一员而倍感自豪。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身份,并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喜欢旅游T恤的人

  但凡出去旅游过的人,想必都见过路边兜售的大量印有景区标志的T恤,很多人还为此掏了腰包。喜欢穿这类T恤的人,多半对旅游很感兴趣,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他们拥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渴望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告知别人。

  化妆习惯暴露真性情

  关于化妆,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丈夫坚决要离婚,妻子千哄万哄无效,于是对他说:“不急,不急,等我先化个妆,咱们一起去办手续。”丈夫于是千等万等。良久之后,妻子终于完妆,风姿绰约往前一站,丈夫只好投降,摇头叹道:“算了,算了……”

  故事讲完了,化妆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在日常生活中,化不化妆、化什么妆,其实反映了一个女人的性格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尤其是当化妆习惯发生改变,例如突然不化妆,或者淡妆变浓妆时,那一定是她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不妙的事情。

  ●喜欢化浓妆的女人

  喜欢化浓妆的女人,往往个性比较开放、坦率,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总是希望通过极端的方式来吸引他人,尤其是异性的关注。她们思想前卫,对一些大胆甚至偏激的行为常持包容的态度。当然,也有很多女性把浓妆作为自我保护的面具,以此来掩饰内心的慌乱和沮丧。

  ●喜欢化淡妆的女人

  喜欢化淡妆的女人,没有太强的表现欲望,甚至不希望别人注意到自己。她们不喜欢太张扬,而是更注重适度和品位,认为浓妆艳抹太过庸俗。她们希望用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来吸引别人,而不是靠姣好的容颜来打动人心。生活中,她们凡事都喜欢有所保留。

  ●从来不化妆的女人

  从来不化妆的女人,更注重内在的修养,而不是外在的容颜,给人朴实无华的感觉。生活中,她们喜欢素面朝天,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对任何事物都不满足于肤浅的认识,而是更看重实质的东西。除此之外,她们心里有非常强烈的男女平等观念。



  ●化妆时间长的女人

  花很长时间化妆的女人,是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完美主义者。她们有坚强的毅力,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会表现出惊人的勇气。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她们过分在乎外表,对自己缺乏信心。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利奥?丝荣说过:切勿过分迷恋化妆,否则它将成为一种自我虐待。

  ●妆容不变的女人

  长期钟爱同一种妆的女人,是典型的保守主义者,她们害怕改变,拒绝所有的新鲜事物。因为在她们看来,任何的改变都会打乱原本平静的生活,哪怕只是换换眼影的颜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长期保持不变的妆容,只不过是这种内心恐惧的外在表现而已。

  手提包反映女人性格

  手提包对现代女性而言,不仅是完美装扮的句号,更是日常生活的缩影,如果没有包,她们甚至无法神态自若地出门。女人们对手提包的这种迷恋,常常令男人们感到困惑不解。对此,英国心理学家的解释是,手提包就像女人的贴身伴侣,能够带给她们足够的自信。

  而心理学家凯瑟琳?伊斯曼则指出,无论时尚风潮如何变幻莫测,每个女性都会偏爱某种类型的手提包,因此,通过观察手提包的细节,我们就可以窥知包主人的性格特征。

  ●喜欢品牌包的女人

  偏爱品牌包的女人,生活中多半喜欢精美的物品。她们对手提包的要求很高,尤其钟情于大品牌或价值不菲的手提包。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她们崇尚物质主义,习惯用财富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和身份,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地位,获得别人的欣赏。

  ●喜欢仿制包的女人

  选择仿制包的女人,对现实有着很清醒的认识,她们知道自己财力不济,却又不甘心落于人后,于是在做人方面,总是制造出一种表面的繁荣,即总想把自己最鲜亮的一面呈现在别人面前,而极力隐藏不尽如人意的一面,或者刻意掩饰自己的负面情绪。

  ●喜欢大包的女人

  喜欢大包的女人大多外刚内柔,希望给人独立的感觉。她们注重实用,手提包大得跟公文包似的,里面装满各种物件,能给别人及时的帮助,因而在人群中很受欢迎。但同时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背大包的女性缺乏安全感,而且包越大,里面东西越多,越缺乏安全感。



  ●喜欢小包的女人

  喜欢小包的女人多为完美女性。她们的手提包虽然很小,但却分隔出很多间隔。每次装包时,她们只带有用的东西,并为每件东西都准备了空间,以便将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她们凡事力求简洁,生性洒脱而充满自信,应变能力较强。

  ●喜欢闪亮包的女人

  喜欢闪亮包的女人大多非常自信,她们在内心里渴望被别人关注,因此,刻意选择色彩艳丽、饰之以珠宝或小金属片的手提包,以此来吸引别人的眼球,获得别人的关注。

  ●喜欢个性包的女人

  喜欢个性包的女人大多自我意识比较强,凡事喜欢特立独行,追求与他人截然不同的衣着打扮、思维方式等。在选择随身配饰时,她们倾向于有独特设计或新奇装饰的手提包。

  ●喜欢中性包的女人

  喜欢中性颜色和款式手提包的女人,表现欲不是很强,她们不喜欢被人注意,也不希望得罪别人,而是倾向于保持中立的立场,以此来缓解或消除各种压力。生活中,这类女性通常比较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因此,与她们交往让人感觉很舒服。

  ●从来不带包的女人

  不喜欢随身带包的女人,常将手机、钱包等零碎东西放在口袋里。这类女性通常比较强势,具有明确的自主意识,渴望自由和独立,极力摆脱束缚,拒绝依赖别人。当然,也有少数女性比较懒惰,觉得带包是一种累赘,所以干脆选择空手出门。

  领带是男人的介绍信

  关于领带的起源,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领带是英国妇女发明的,她们对自家先生吃饭时总是弄得满身油污颇感头疼,于是就在丈夫胸前挂上一块布,这样,需要擦嘴时就可以用这块布来擦。由于方法简单实用,很快就流传开来,并演变为今天备受男人们追捧的领带。

  传说归传说,其真实性无从考究,但领带在19世纪后日渐风行却是不争的事实,以至大文豪巴尔扎克不无感慨地说道:“领带是男人的介绍信。”相比西装、衬衫的单调,领带是男性服饰中唯一带有梦幻性质的部分,因而也最能反映一个男人的格调和品位。




  ●喜欢条纹领带的男人

  喜欢条纹领带的男人,多半性格保守,成熟稳重,处处散发着庄重、优雅的气质。具体到不同的条纹,又有着微妙的差别。横条纹显得平和、沉稳,竖条纹具有和谐、安静的含义,斜条纹则代表暗藏在成熟中的那份不羁和洒脱,给人自信、勇敢的印象。

  ●喜欢方格领带的男人

  喜欢方格领带的男人,多半聪明、睿智,富有远见,他们考虑问题思路清晰,做事比较干练,而且富有内涵,给人以儒雅绅士般的感觉。英国著名时尚品牌Burberry就凭借其独特的苏格兰方格,缔造了一系列经典之作。

  ●喜欢圆点领带的男人

  喜欢圆点领带的男人,多半性格沉稳,具有罗曼蒂克的浪漫气质,给人一种优雅、成熟的感觉。生活中,他们喜欢照顾别人,对家人和朋友温柔、体贴。当然,不同的圆点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如金色小圆点给人贵气、奢华之感,而白色大圆点则充满艺术和叛逆的味道。

  ●喜欢蓝色领带的男人

  喜欢蓝色领带的男人,多半含蓄而缜密,低调而不过分张扬,具有优雅知性的特质,给人以权威、值得信赖的感觉。例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曾在多次亮相中,选择浅蓝色的领带,显示出其低调、优雅和充满生机的活力,与其温文尔雅的气质尤其相称。

  ●喜欢红色领带的男人

  喜欢红色领带的男人,多半性格热情,朝气蓬勃,充满男性魅力。研究显示,红色领带被女人们认为是一个男人性感、有活力的象征。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期间,就曾因为敢于佩戴鲜红夺目的领带而深受女性公民们的欢迎,从而为竞选胜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领带结又小又紧的男人

  领带结打得又小又紧的男人,多半不够自信,做事缺乏组织能力。如果因为身材瘦小而有意为之,则说明他们希望借此来让自己显得高大一些;如果并无体形之忧,则说明他们气量狭小,性格多疑。生活中,他们大多谨言慎行,性格孤僻,容不得别人的半点质疑。

  ●领带结既大又松的男人

  领带结打得既大又松的男人,多半比较自信,而且善解人意,给人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感觉。生活中,他们大多感情丰富,崇尚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喜欢主动与他人交往,拥有高超的人际关系技能,因此,深得女人们的欢心和青睐。




  鞋子是穿在脚上的表情

  在英国女性中,流传着一种新的择偶方法,她们只需一分钟,就可以确定眼前的这个男人是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而这一切,都是通过观察男人脚上的鞋子来确定的。其实,女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穿鞋习惯,透过这些下意识的举动,我们就可以捕捉到对方的性格、品位和社会地位等信息。

  ●购买固定款式鞋子的男人

  这种类型的男人通常为怀旧之人。他们对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物,总是怀着深深的依恋,哪怕是自己的爱人无理取闹、任性、孩子气,也会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她,直至她渐明事理。他们对朋友很讲义气,乐于伸出援助之手,让朋友们觉得他们是值得信赖的人。

  ●穿鞋节俭的男人

  这种类型的男人属于拘谨、放不开的保守型男人。他们一旦买了一双鞋,就会非常珍惜它,希望可以穿得长久些。在为人处世方面,他们不够圆滑,经常得罪了人自己还浑然不觉;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不懂得周旋,四处碰壁。但在专业领域,他们却会获得成功机会。

  ●穿鞋随便的男人

  这种类型的男人通常不拘小节,眼高手低。他们并不在乎自己穿什么鞋子,甚至鞋子和衣服胡乱搭配,哪怕是鞋子破损不堪、式样陈旧,也毫不介意。生活中,他们做事缺乏条理,喜欢做白日梦,总是幻想自己可以一步登天,但那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爱穿正统黑皮鞋的男人

  这种类型的男人通常有大男子主义倾向。他们不论上班还是休息,总是穿着正统的黑皮鞋,而且鞋面擦得锃亮如新,绝不允许自己穿双脏鞋子或旧鞋子出门。生活中,他们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很少为别人做出改变,但对父母的意见却奉若神明、尽量包容。

  ●爱穿休闲鞋的男人

  这种类型的男人大多态度温和,风趣幽默,注重休闲生活,追求较高的生活品位。他们对鞋子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求舒适,而且注重鞋子的款式,以及同服装的搭配。生活中,他们主观意识较强,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凡事喜欢按照事先拟订的计划推进。
  ●爱穿高跟鞋的女人

  这种类型的女人通常个性成熟,头脑聪明,喜欢思考。她们在人际交往中坦诚大方,不会故意摆架子刁难别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她们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要求都很高,凡事力求尽心尽力,但常常因为想要的东西太多却无法得到满足而变得情绪不佳。

  ●爱穿靴子的女人

  这种类型的女人通常个性独立,喜欢自由,不愿受人约束,敢于表现自己。一般来说,她们不是相貌出众,就是聪明有能力,所以,很容易成为异性倾慕的对象。不过,虽然她们看上去不难接近,但要想真正赢得她们的芳心,还得有真才实学才行。

  ●爱穿休闲鞋的女人

  这种类型的女人警惕性很高,非常会保护自己。她们表面上看很坚强,其实内心非常脆弱。在外人看来,她们很容易和男性交往,但那也仅限于普通朋友而已,相反,对于自己心仪的对象,她们却敬而远之,刻意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人很难猜透她们的心事。





  第三章 行为习惯的读心策略

  从握手方式看对方性格

  在那以后,握手逐渐成为人们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初次见面,还是久别重逢,人们都喜欢以握手的方式来表达友谊和问候。据国外学者统计,人一生中平均握手1?5万次。然而,恐怕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就是这个简单的动作,却反映了人们的性格和心理。

  ●大力水手型

  握手时强而有力,这种方式多为性格外向的人所采用。他们热情开朗、高度自信,拥有较强的权力欲和控制欲,总是希望支配别人。研究表明,握手有力的人通常能够赢得他人的好感,但前提是得体和适度。如果用力过猛,乃至令对方痛楚难当,势必引发对方不快。

  ●轻柔恭顺型

  握手时柔弱无力,这种方式多为性格内向的人所采用。他们性格懦弱、害羞敏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甘愿拱手出让控制权。当然,某些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如外科医生、艺术家,或者患有关节炎的人,也可能会采取轻柔的握手方式。因此,不可一概而论。

  ●手心出汗型




  握手时手心出汗,多半是因为过于紧张或兴奋,导致血压和脉搏升高,汗腺分泌异常。例如,人们在撒谎时,通常会手心冒汗。不过,也要注意到,全世界有5%的人受到手汗症的困扰,他们之所以手心出汗,并非情绪波动所致,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

  ●蜻蜓点水型

  握手时刚碰到对方,就迅速收手,好像在走过场,给人缺乏诚意的感觉。不过,这种握手方式更多发生在异性之间。有可能是发出邀请的一方缺乏自信,不能肯定对方是否回应,于是采取这种速战速决的方式,以免因为过度紧张而导致尴尬的局面。

  ●依依不舍型

  握手时紧抓对方的手,久久不愿放下。这类人多半情感丰富,生性喜欢结交朋友。当然,如果在谈判前,对方握住你的手不放,有可能是在试探你,希望借此在气势上先声夺人,从而在随后的谈判中占据主导权。

  ●双手紧握型

  握手时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这类人多半热诚善良,对朋友推心置腹,希望借握手的机会,向对方传递体贴和亲善之意。一般来说,左手的位置距离对方越近,表明双方的关系越亲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握手方式只适用于有一定感情基础的朋友之间。

  ●上下摇摆型

  握手时紧抓对方的手,然后不停地上下摇动。这类人大多生性乐观、豁达,对生活充满希望,常常因为自己的积极和热诚,成为中心人物,受人爱戴和倾慕。但与此同时,也容易给人留下虚情假意、爱出风头的不良印象,令人望而却步。

  ●不愿握手型

  有些人打心底里不愿和别人握手,他们大多性格内向、羞怯,做事比较保守,戒备心很重,但待人极为真诚。他们一般不会轻易付出自己的感情,可是一旦建立了情谊,就会坚贞不渝。这一点,无论对友情还是爱情而言,都是如此。

  ●沉稳专注型

  握手时力度适中,动作沉稳,注意保持目光接触。这类人多半性格坚毅、坦率,富有责任感,而且思维缜密,善于推理,经常能为别人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每当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能够迅速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赢得大家的信赖和支持。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握手方式,才算是最好的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心理系主任杰弗里?贝蒂认为,完美的握手方式是使用干爽的右手,以适中的力度握三下,时间控制在2~3秒内。此外,握手时要注意眼神交流,同时保持微笑。
   
  从打招呼方式看对方心态
   
  在我国,打招呼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我们的祖先还穴洞而居的时候,他们就喜欢用“无它乎”来问候对方,意思是说“你没被蛇咬吧”?因为当时的人们经常在熟睡中被蛇咬伤或致死。如今,打招呼已成为人们联络感情、沟通心灵的重要方式,不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重视,更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打招呼的方式,了解他人的心思,洞察他人的心理活动。
   
  ●向人挥手致意
   
  打招呼时并不满足于语言上的交流,而是更加重视表情和动作上的沟通。这类人大多性格开朗,待人亲切,喜欢照顾别人。对于自己内心的不快,也能够迅速忘记。当然,向人挥手致意很多时候是因为双方相距太远,担心对方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眼睛直视对方
   
  打招呼时眼睛直勾勾盯着对方,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这类人通常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具有攻击性,希望通过打招呼来试探对方的虚实,并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但同时,这也说明他们对别人心存戒心。
   
  ●拍打对方肩膀
   
  打招呼时动作幅度很大,喜欢拍打对方的肩膀。这种动作通常出现在两个关系亲密的朋友之间,表明双方心无隔阂,不分彼此。但如果出现在两个陌生人之间,则表明对方对你无所顾忌,并希望借此给你来个下马威,以显示出他的优势地位。
   
  ●不看对方眼睛

  打招呼时不看对方的眼睛,而是将目光移至他处,顾左右而言他。这类人通常性格胆怯,害怕见陌生人,或者有强烈的自卑感。在为人处世方面,他们表现得不太自信,遇事往往犹豫不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性格孤傲,看不起别人。
   
  ●不跟人打招呼







  有些人很少或者从来不跟别人打招呼,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个礼貌问题,但从更深层次来讲,其实是自卑心理在作祟。这类人通常性格独立,讨厌相互间的寒暄,觉得那样做很虚伪、很做作。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给人留下自视清高的印象。

  除此之外,通过一个人打招呼的习惯用语,也可以了解到这个人身上的很多东西。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弗拉杰为我们总结了以下习惯用语的含义:

  你好

  这类人头脑冷静,对待工作和生活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他们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不喜欢大惊小怪,深得同事和朋友们的信赖。

  喂

  这类人活泼开朗,精力充沛,渴望受人仰慕。他们直率坦白,思维敏捷,富有创造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幽默感,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极少会固执己见。

  嗨

  这类人腼腆害羞,多愁善感,极易陷入为难的境地。由于担心出错,他们总是不敢做出新的尝试。但有时候也很热情,讨人喜欢,尤其是和家人或朋友在一起的时候。

  过来呀

  这类人办事干净利落,喜欢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他们热衷于冒险,而且能够及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看到你真高兴

  这类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谦逊。他们凡事喜欢参与,而不是袖手旁观。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了乐观情绪,但常常沉迷于幻想中,容易感情用事。

  有啥新鲜事

  这类人雄心勃勃,拥有远大的理想。他们好奇心极强,凡事喜欢刨根问底,甚至不惜打探别人的隐私。与此同时,他们热衷于物质享受,为此可以不遗余力。

  你怎么样

  这类人喜欢抛头露面,惹人注意。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习惯占据主导地位。行动之前喜欢深思熟虑。一旦接受某项任务,就会全力以赴投身其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从口头禅破译性格密码

  “口头禅”的说法最初源自佛教的禅宗,本意是指不用心领悟,就把某些现成的经验挂在嘴边,装做很得道的样子。演变至今,口头禅已成为个人习惯用语的代名词,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心理学家认为,口头禅是重大事件对人的影响和累积效应的结果,具有某种心理投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说话者本人的内心世界。





  ●从众型口头禅

  代表词:随便、差不多吧

  这类人大多性情随和,但遇事缺乏主见,喜欢随大流。“随便”两字说出口,其实就相当于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别人,自己则悉听尊便,但同时把责任也摘得一干二净。其潜台词是“错了别怪我,跟我没关系”。

  ●含糊型口头禅

  代表词:可能是、也许是、大概是

  这类人自我防范意识较强,轻易不会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暴露出来。他们在为人处世方面通常比较老练、圆滑,因此,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好。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以进为退的意思。一旦事态明朗,他们就会说,“我早就料到这一点”。

  ●附和型口头禅

  代表词:啊、哦、嗯、这个、那个

  这类人通常词汇量贫乏,或是反应迟钝,他们说话总是理不清自己的思路,所以不得不利用说话的间歇来思考问题。但如果对方是有意而为,则表明他很可能是个城府极深的人,做事非常小心谨慎,唯恐一句话说错引火烧身。

  ●引述型口头禅

  代表词:据说、听说、听人说

  这类人通常处事圆滑,精于人情世故,他们见识广博,从来不把话说绝,给对手留下把柄,同时,处处给自己留有余地。但有时候也表现得不太自信,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消极型口头禅

  代表词:郁闷、无聊、真没劲、没意思

  这类人带有明显的消极情绪,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于是借这种略带调侃味道的口头禅来宣泄内心的压抑情绪。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消极的人,相反,他们很容易感到快乐。

  ●积极型口头禅

  代表词:太棒了、很好啊、挺不错、太强了

  这类人通常比较热情、容易亲近,喜欢讲积极的词汇,说话很有感染力,经常在不经意间将你说服。当然了,他们也比较感性,说话很夸张,表情很丰富,让人感觉一惊一乍。

  ●坦言型口头禅

  代表词:老实说、坦白讲、不骗你、说真的

  这类人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获得组织的认可和朋友的信赖,但他们对自己却缺乏信心,因此,一再强调事情的真实性,以期给人可信、真诚的感觉。然而,他们越是这样再三强调,越是让人觉得可疑。





  ●质疑型口头禅

  代表词:是吗、不是吧、真的假的

  这类人生性比较多疑,对别人的话总是习惯性质疑。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抱有不信任感,容易产生疏远社会的心理,因而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觉得自己就是个局外人。其潜台词是“真的怎样,假的又怎样,与我何干”。

  ●肯定型口头禅

  代表词:应该、必须、必定会、一定要

  这类人自信心极强,遇事比较冷静,考虑问题很周全。他们自认为能够说服对方,使其心悦诚服。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人,习惯说这样的口头禅,具有很强的指令色彩。

  ●命令型口头禅

  代表词:我跟你说、明白了吗

  这类人支配欲很强,与人交往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总是视自己为人际交往的核心。他们自以为聪明无比,喜欢反驳别人的观点,并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类口头禅多见于上级对下级的谈话中。

  从吸烟姿势看对方的真性情

  在日常生活中,吸烟的人随处可见,在很多场合,我们都能看到很多人在吞云吐雾。事实上在中国,吸烟已经成为一种交际手段,被很多人视为是增进相互间感情的捷径。那么,吸烟和人的性格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近年来,心理学家通过对人们的吸烟姿势和形态做过系统的研究,他们认为,吸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福斯特更是把吸烟者的姿势细分为五个部分,并详细指出了它们的含义。

  ●持烟的方式

  ?夹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上。这类人性情比较温和,做事比较踏实,喜欢表达自己,给人的感觉很亲切、很自然。但是,他们容易随波逐流,缺乏决断力和意志力。

  ?夹在食指和中指的指缝间。这类人自我意识很强,做事雷厉风行,但他们不太擅长协调人际关系,因此,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和反感。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着。这类人头脑聪明,做事比较干练,但性情较为冷淡,有时候过于骄傲、自我,容易引起别人的不快。这种保守、戒备的姿势多见于男士。

  ●吸烟的方式




  ?把烟叼在嘴的右边。这类人才思敏捷,决策果断、迅速,他们一旦下定决心,就会勇往直前,大胆出手,常常给人出其不意的感觉。

  ?把烟叼在嘴的左边。这类人思绪联翩,计划性很强,做事之前,喜欢在脑子里盘算各种可能性。通常来讲,他们都属于城府较深的人。

  ?把烟叼在嘴中间,向上翘着。这类人比较好面子,虚荣心较强,虽然外表给人感觉很踏实,内心却暗流涌动,喜欢尝试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最终自食其果。

  ?把烟叼在嘴中间,向下翘着。这类人非常理性,从来不强人所难。他们做事很踏实,喜欢按照自己的节奏,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完成预定的目标。

  ?嘴里叼着烟,手上的动作不停。这类人对自己很有信心,业绩确实也很突出。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现状非常满意,而且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咬烟头,或用唾液弄湿烟卷。这类人性格中依然残留着不成熟的幼儿习性,他们借吸吮过滤嘴的动作来寻求安全感。事实上,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大部分的成年吸烟者,尤其是烟瘾相当严重的那部分人,在婴儿时期主要是用奶瓶来喂养的。

  ●吐烟的方式

  ?把烟吐向面前的人。这类人非常自我,经常无视对方的存在,尤其是当他们有意要挑衅对方时,情况更是如此。这种行为,在任何地方都是不被容许的。

  ?往上吐烟。往上吐烟是自信、乐观的表现,说明吸烟者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据说,抽雪茄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往上吐烟的。

  ?往下吐烟。往下吐烟是猜疑、悲观的表现,说明吸烟者信心不足、意志消沉。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愿冒犯别人,所以故意往下吐烟。

  ●抖烟灰的方式

  ?不停地抖烟灰。这类人做事很认真,即使烟灰很短,也要抖落。不过,这同时也表明他们内心紧张或有不安,不能轻松应对眼前的局面。

  ?烟灰已经很长,却不在意。这类人缺乏足够的精力,做事小心谨慎。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吸烟者正在冥思苦想,神情太过专注,以致无心抖落烟灰。

  ●掐灭烟的方式




  ?把烟按在烟灰缸里捻灭。这类人做任何事情都界限分明,一般不会感情用事。他们把工作和生活、恋爱和婚姻分得很清楚,轻易不会混淆。

  ?往烟灰缸里倒水。这类人做事容易走极端,既有追求完美的一面,也有不修边幅的时候。他们平日里很安静,但做起事情来却雷厉风行,常常让同事感到吃惊。

  ?烟还没灭,就扔到烟灰缸里。这类人通常比较自我,做事不顾及他人,缺乏协调性,经常将自己的观点和感情强加于人。

  从喝酒看对方的脾气和秉性

  当今社会,喝酒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无论同学聚会,还是好友相邀,无论商务谈判,还是接风洗尘,都免不了要喝酒。人们在清醒时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而一旦酒过三巡后,就会做出很多下意识的举动,暴露出其内心的本色。难怪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考察下属时,会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不同喝酒方式所折射出的人生百态。

  ●端起就干型

  这类人属于性格豪放之辈,酒杯一端,谈笑间杯中之酒早已下肚。生活中,他们多为直肠子,生性豪爽,做事痛快淋漓、不拘小节,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古道热肠的性情为他们赢得了许多至交,而一句“我干了,你随意”,更是折服了万千朋友的心。

  ●半遮半掩型

  这类人属于性格拘谨之辈,对着酒杯,抿上一小口,欲全部喝下,没那个勇气,不喝一点,又怕别人说自己不够意思。生活中,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总喜欢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对别人的议论十分在意,唯恐自己的不当之举引来别人的非议。

  ●杯中养鱼型

  这类人喝酒耍滑头,给别人倒满杯而给自己只倒半杯,或者每次端酒杯,总要剩一些在杯中,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养鱼”。生活中,他们为人不够坦诚,做事总喜欢搞点小聪明,还以为别人看不出来,这样的人很容易招致别人的反感。

  ●看人下酒型

  这类人不是不喝酒,而是要看跟谁喝。见到级别比自己高、对自己有用的人,他们咣咣干个不停,恨不得把自己泡在酒缸里,甚至还主动替领导喝;见到级别比自己低的人,则显得傲慢无礼。生活中,他们做事比较功利,喜欢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口无遮拦型

  这类人不喝酒没事,只要喝点酒就开始胡言乱语、信口雌黄,随便向他人许下承诺。生活中,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消极,情绪比较低落,或因怀才不遇,或因不满现状。因此,对他们的话你可以当真,但切不可太当真。

  ●滴酒不沾型

  这类人常以不能喝酒为由,坦然静观酒场风云,独自欣赏众人醉态。生活中,他们多半性格保守、敏感,不愿听从他人的意见,也不会轻易透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受职业所限,或者因为身体条件不允许,才不喝酒的。

  ●酒后酣睡型

  这类人喝完酒倒头就睡,没有多余的语言和行动。生活中,他们多半性格沉稳、随和,待人宽容、大度,不会因为小事与人锱铢必较。与此同时,他们拥有较强的自制力,做事非常理智,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很少有逾矩之举。

  ●酒后神侃型

  这类人平时话不多,但三杯两盏下肚后,就开始侃侃而谈。生活中,他们多半性格内向,轻易不表达自己的见解,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才喜欢崭露锋芒。与此同时,他们具有较强的进取心,胸怀远大的抱负,并愿意为此而努力奋斗。

  ●酒后倾诉型

  这类人喝完酒后,喜欢向自己信赖的人倾诉。他们平时性格内向,内心压抑,即使心有所想,也不愿轻易表白,而是更多地选择沉默。只有在酒精的刺激下,才会真情流露,评价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释放内心的压抑。

  ●酒后撒泼型

  这类人喝完酒后,就变得暴戾恣睢、狂躁不安,借着酒劲出言不逊,甚至摔盘子砸碗筷,跟人大打出手。他们平素少言寡语,生活不尽如人意,自尊心很强,唯恐别人看不起。一旦喝了酒后,不满的情绪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样倾泻而出。

  从开车习惯看车主性格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开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不同性格的人,开车习惯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开车很平稳,车速控制得很好;有的人开车很狂野,逮住机会就夺路狂飙;有的人开车缺乏耐性,稍有不称心,就玩命按喇叭;有的人不开车像只小绵羊,一旦开上车,马上就变成怒吼的雄狮……那么,这些开车习惯都暴露了车主的哪些性格特征呢?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解读。





  ●不紧不慢型

  这类人开车不紧不慢,不管事情有多急,也不管路途有多遥远,始终保持心平气和,按照正常的速度行驶。他们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哪怕前方一马平川。生活中,他们以中庸为处事原则,为人诚信、可靠,做事认真踏实、一丝不苟,喜欢按部就班,很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保守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倾向于循规蹈矩,缺乏冒险精神,即使有很大的胜算,也不会轻易冒险,因而略显无趣。

  ●激情狂飙型

  这类人喜欢享受速度带来的激情和快感,他们喜欢飙车,并且不能容忍别人超越自己。生活中,他们大多主观意识强烈,富有冒险精神,做事从不循规蹈矩;他们向往自由,不喜欢受制于人,也不允许别人为自己设限,否则他们可能会采取非常极端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独立;他们对待生活积极、乐观,凡事但求自己开心就好。当然,他们有时候头脑不够冷静,做事不够圆滑。此外,心中窝了一肚子气的人,也经常用飙车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怒火。

  ●慢条斯理型

  这类人开车很慢,对自己缺乏信心,只要坐在方向盘后,就开始感到害怕,觉得无法操控一切。生活中,他们大多性格怯懦,处处谨小慎微,总想不冒任何风险就获得成功;他们惧怕担当责任,极力避免将东西放在自己手里,即便获得了授权,也会想办法缩小权限。尽管如此,他们其实心怀嫉妒,羡慕那些超越自己的人,渴望自己也能奋起直追,但怎奈总是无法跨越自我的藩篱。此外,很多新手刚上路时,开车通常也比较慢。

  ●狂按喇叭型

  这类人开车容易情绪失控,一遇到堵车就着急上火,一被别人超车、插队就开骂,稍有不满就闪大灯、按喇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路怒族”。生活中,他们大多脾气暴躁,缺乏耐心,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知所措,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情绪失控;他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总是处在时间的压力下,从来不满足于当前的工作进度,总是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心理学上,将这种行为方式称为“A型行为”。




  ●抢先起步型

  这类人只要绿灯一亮,就抢先往前冲,恨不得插上一双翅膀。生活中,他们喜欢胜利的感觉,对成功的渴望往往比常人更加强烈,不愿被烙上失败者的印记;他们生活态度比较积极,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凡事总是比别人抢先一步;他们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拥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当然,由于经验的不足,他们有时候也很容易跌倒。

  ●不学开车型

  这类人要么不敢开车,要么对开车的兴趣不大,因而也没想过要学开车。生活中,他们大多主观意识淡薄,依赖性较强,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他们有自卑感,经常否定自己的想法,习惯于被人领导、受人支配;他们缺乏冒险精神,喜欢跟在别人身后做事,不愿承担责任,凡事过于追求稳妥。这样的人虽然难成大事,但也不会铸成大错。

  小动作揭示大秘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习惯性的小动作,例如摸摸头发、咬咬指甲。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常常会出卖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哪怕是地位显赫的政治家也不例外。在二战结束后的日本受降仪式上,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双手叉腰的小动作,就充分展示了其居高临下的胜利者姿态;而“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小布什紧咬嘴唇的小动作,则将其内心的焦虑不安显露无遗。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不同的小动作背后所隐藏的大秘密。

  ●摆弄饰物

  这种动作多见于女性,她们说话时似乎不知道把手放哪里,于是不停地摆弄饰物,例如玩钥匙、扭动手指上的戒指,或者拉拽衣服。这样的人一般性格内向,不轻易流露内心的想法。没有经验的人会以为她们注意力不集中,实际上她们只是在掩饰内心的紧张和焦虑。

  ●拨弄头发

  生活中有很多女性,即使头发很整齐,也没有遮住眼睛,但还是频繁地用手拂拭额前或脑后的秀发。在人际交往中,她们对别人的态度和言辞比较敏感,甚至有点神经质。如果男性有此动作,则表明他们比较情绪化,经常因为一些事情而感到焦躁不安。

  ●吸吮手指

  吸吮手指本来是婴儿期的主要特征,但很多成年人依然保留着这种貌似幼稚的习惯。心理学家认为,这种习惯主要源自婴儿期的创伤经历,例如吸吮或喂养的创伤。具有这种习惯的人通常倾向于依赖别人,总是要求别人伸出援手,一旦感到紧张,这种动作就会出现。




    ●掰响手指

  这种动作多见于男性,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啪啪响。这类人通常精力旺盛,开朗健谈,而且喜欢钻“牛角尖”。他们对事业和工作环境非常挑剔,有很强的进取心,只要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去实现。

  ●摇头晃脑

  这类人通常比较自信,甚至有一种唯我独尊的霸气。在人际交往中,他们非常乐于表现自己,尽管时常遭到别人的厌恶,但他们对事业一往无前的精神常令人赞叹。在拳击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运动员们在赛前冲着对手摇头晃脑,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

  ●拍打头部

  拍打头部的动作通常表示懊恼和自我谴责,当人们猛然想起,或者突然发现自己做错某件事情时,通常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这类人对事业有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大多心直口快,为人真诚,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人,但缺点是性子比较急,守不住秘密。

  ●用手抱头

  在足球赛场上,我们经常看到球员的射门稍稍偏出门框时,看台上的球迷们绝望地抱起了头。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其意图在于保护头部,当然不是为了抵御身体上的打击,而是为了防止心理上的伤害。事实上,当我们还是个无助的婴儿时,妈妈就经常托起我们的头。

  ●模仿别人

  模仿别人是典型的表示亲近的动作。如果你重复对方的话,或者模仿对方的动作,那么,很有可能是你对他或她产生了好感。模仿别人的意思是,你希望和对方一样,因此,很多时候,想知道自己对别人是否有吸引力,只要看他们是否在模仿你就行了。

  ●边说边笑

  这类人在说话时,总喜欢放声纵笑。他们大多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懂得知足常乐,无论对什么事情,都不会刻意去勉强;他们对感情非常专一,对友情和亲情特别珍惜。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人缘比较好。和这种人交谈,你会觉得非常轻松愉快。

  ●信手涂鸦

  很多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上课时,由于受到学校的管制,无法随意活动,烦躁之余常常以信手涂鸦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压力。成年人出现这样的动作,同样也是受到制约、内心焦虑的表现,例如不堪忍受冗长的会议。这类人通常感情比较细腻,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




以上均来自百度文库

原地址

http://wenku.baidu.com/view/0b8c81edb8f67c1cfad6b868.html

ぃ野花のAriosモ 发表于 2012-8-15 22:30:44

@3*字体是不是太大了..

大卡米 发表于 2012-8-15 22:38:42

ぃ野花のAriosモ 发表于 2012-8-15 22: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字体是不是太大了..

你刷新试试

ぃ野花のAriosモ 发表于 2012-8-15 22:40:11

大卡米 发表于 2012-8-15 22: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刷新试试

@3*建议你分开几个帖子,全部在一贴里 信息量太大了..

狱寺君的七七君 发表于 2012-8-15 22:40:52

@ou#蛋疼。。

大卡米 发表于 2012-8-15 23:00:09

RE: 一些读心术

ぃ野花のAriosモ 发表于 2012-8-15 2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建议你分开几个帖子,全部在一贴里 信息量太大了..

谢谢指点,初次发贴,下次会注意的

诺奇丫鹰眼 发表于 2012-8-15 23:12:28

慢慢学习。。

信息量好大!

bear疯疯 发表于 2012-8-15 23:15:08

好长,都成一本书了。

明镜若止水 发表于 2012-8-17 01:05:59

我叫粉笔头的说 发表于 2012-8-18 20:29:23

明镜若止水 发表于 2012-8-17 0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_←少年,最好分成几部分来发,这样好点,又能吃多点糖

╮( ̄▽ ̄")╭ 楼主无视我们...

我会永远快乐 发表于 2012-8-18 21:12:25

好长啊……

明镜若止水 发表于 2012-8-18 22:03:15

我叫粉笔头的说 发表于 2012-8-18 22:09:42

明镜若止水 发表于 2012-8-18 22: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_←你帮忙,用那个方法

_(:з」∠)_ 给我糖么

曜介酱虐心中 发表于 2012-8-18 22:52:16

先回了慢慢看=W=这个字体好萌尤其最后百度文库那里,嘿嘿

我叫粉笔头的说 发表于 2012-8-18 23:03:03

曜介酱虐心中 发表于 2012-8-18 22: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回了慢慢看=W=这个字体好萌尤其最后百度文库那里,嘿嘿

╮( ̄▽ ̄")╭ 已修改,累死我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一些读心术